零下273.15℃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錯了

2020-12-22 胖福的小木屋

俄羅斯的奧依米亞康的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71攝氏度,被氣候學家稱為世界「寒極」。按這樣來說,零下273.15℃好像也沒有特別冷吧,但其實在整個宇宙來說,沒有物質的溫度能低於零下273.15℃,因為它也被稱為絕對零度。

科學家發現的宇宙最冷之地——「回力棒星雲」,那裡的溫度為零下272攝氏度比絕對零度(零下273.15℃)高將近1度。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

絕對零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很多人對於溫度和熱的理解都缺少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一種態函數,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原子熱運動劇烈程度。說白了就是物質內部粒子的平均動能。而在物理學中,是沒有「冷」這個概念的,「熱」是指由於溫度差別而轉移的能量。零下50℃也是「熱」,因為粒子還處於運動之中,

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裡面,粒子是不可能有負的速度的,速度>=0,至少我們認知的三維空間不可能,然後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認為,越精確地知道位置,則越不精確地知道動量,反之亦然。所以把等號也給抹了。那麼從定義上,溫度就存在一個達不到的最小值,當然了,粒子移動速度也有一個上限,光速c。所以其實溫度也是有上限的,被稱為普朗克溫度,這個數字就是1.4億億億億℃。

早在人類的觀察還停留在宏觀世界的時候,化學之父波義耳就觀察到硝石(硝酸鉀)溶解於水而吸收大量熱量,認為地球內部可能存在一種最低溫度,他把這叫做「原始冷」。

後來,紀堯姆·阿蒙東注意到,當從沸點冷卻到冰點時,密封容器中的氣壓會下降「大約1/4」。由此外推的話,他推斷,如果繼續冷卻,氣體的壓力也許最終會在某個溫度之下完全消失——按照今天的標記,這個溫度大約在-300℃。再後來,隨著對理想氣體壓力和溫度測量精度的日益提高,人們發現這個推測不算離譜。1834年,克拉珀龍提出了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根據理想方程的推導,今天的絕對零度被定義為開爾文溫標下的溫度零點(也就是0開爾文),大約相當於-273.15℃。

一旦達到這個溫度,微觀量子接近於靜止,所有原子的振動都會停止,分子也就沒有辦法熱運動,物質已經基本喪失了基本相態,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將被打破,這個時候時間和空間都會失去意義,也就不存在什麼宇宙了。

從絕對零度被提出那一刻,科學家就想達到絕對零度,目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雷射冷卻鉀鈉氣體分子達到了500納開爾文,相當於一攝氏度的5000億分之一((比絕對零度僅高百萬分之幾攝氏度)。而想要繼續往下探索就非常困難了,所有物質的導熱率都隨著溫度下降而急劇降低,這意味著,想要從某處將熱量向外傳導需要更長時間。同時物質的比熱,也就是變化單位溫度所吸收或釋放的熱量,隨溫度降低而變得極其微小。

這也意味著任何微小的行為都相當於再給物體加熱,假設一隻蝴蝶從10釐米高處飄落下來,停在一塊1釐米見方、溫度為0.001K(-273.149 攝氏度)的銅塊上,撞擊的能量就足以讓這個銅塊的溫度上升100倍。

在追尋絕對零度的旅程中,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的科學原理與物理現象,比如昂內斯教授通過採用壓縮氮氣節流預冷氫、氫壓縮節流預冷氦,最終用壓縮節流的方法將氦液化,獲得了4.2K(-268.95 攝氏度)的低溫。成功將最後一種「永久氣體」——氦氣液化。

昂內斯就發現,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某些金屬會變成超導體。冷卻到某一臨界溫度之下,這些金屬的電阻會陡然下降15個數量級,幾乎與0無異。

而當液氦進入2.17K(-270.98 攝氏度)時候,部分液氦就會進入超流態,一種可以完全無摩擦流動、完美導熱的狀態,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由於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盡地流動。當進入超流體之後,不管液氦中的哪個區域部分受熱開始要形成氣泡,附近的超流液氦就會將這些熱帶走,將氣泡消滅於無形之中。

而達到絕對零度會發生什麼,沒有科學家可以預料到。如果人類可以製造出絕對零度,那麼宇宙構建的物理秩序或將被打破,熱力學第三定律就很直白地宣告:絕對零度不可達到!

相關焦點

  • 1.4億億億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直接改變我們對溫度和熱的理解
    1.4億億億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直接改變我們對溫度和熱的理解什麼叫做溫度?大家一看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很簡單,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用來衡量冷和熱說法,便叫作溫度,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這僅僅是從一個微觀且籠統的角度在回答這個問題。
  • 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是不是有誤會?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風蕭瑟的天氣即將到來,但相信大家對溫度高就很熱的這個理解是不會錯的,夏天40度的高溫下,那是汗如雨下啊;當然冬天零下十幾度,那絕對是滴水成冰!難道錯了嗎?
  • 溫度有零下273.15度的最低點,為何有沒有最高點?
    但是生命對於溫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它所適宜的溫度,可能對於外星生命來說就不適宜了。比如說溫度,如果達到將近一百度,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噩夢,但是對於其他的外星生命來說,可能卻是他們生命的溫床。為了能夠更好的去理解和探索溫度,我們將溫度進行了一些定義。溫度它分為零上和零下。至於參考點就是水,如果水能夠結冰那麼就是零度以下。
  • 零下273.15度的絕對零度有多可怕?專家:時間和空間毫無意義
    零下273.15度的絕對零度有多可怕?專家:時間和空間毫無意義對於生物來說,冷和熱往往都是可以比較直觀地感受到的,當然冷和熱也不過是溫度的一個代名詞,在人類發現看"摩擦"可以產生熱量之後,我們便知道了溫度的本質就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簡而言之就是,整個世界是由不同的粒子組成的,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做著無規律的運動,當它們的速度越快的時候,這個物體的溫度也就越高。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感受到一個物體很熱、甚至燙手,而有些物體很冷、甚至刺骨,這是我們人類的感官帶來的真實感覺。但是我們如何去表示一個物體的冷熱程度呢?我們總不能簡單的說一個物體很熱、一般熱、很冷、一般冷,這樣的說法很模糊。
  • 高溫可以無限,低溫最低是-273.15℃?宇宙中最高的溫度是多少?
    摘要:絕對零度是-273.15℃,即k氏溫度的0K,家裡的冰箱可達零下十幾度,乾冰可達-78.5℃,液氮可達-196℃,但是很明顯,高溫容易達到數百度,劃火柴可達到約400-500℃。為什麼低溫有下限,高溫沒有上限?-273.1499999999℃,但離絕對零度還有一步!
  • 為什麼太陽內部溫度有1500萬度,而宙中的最低溫只有零下273.15度
    最近天氣反覆無常,又有些降溫了,說到降溫我就想到一個問題:宇宙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可以達到多少?首先我們來說說宇宙的最高溫度,宇宙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呢?達到溫度上限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們成功地製造出了一個高度炙熱和稠密的亞原子爆炸,溫度超過了5萬億度。科學家認為,在如此高溫之下,不但原子本身會被分解,就連構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都會融化,生成一種由更小、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構成的不穩定狀態,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 如果溫度達到了絕對零度(約零下273度),時間就停止了嗎?
    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溫度是什麼?而絕對零度-273.15℃意味著什麼?這可不僅僅是時間停止那麼簡單。攝氏溫標現在我們最熟悉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是瑞典人攝爾修斯(1701~1744)最早提出來的,以數字刻度表明溫度高低的方法。所以以他的中文譯名的第一個字為單位,符號為℃。
  • 突破絕對零度 下限遠不止-273.15攝氏度
    什麼是絕對零度呢?就是說0K約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在絕對零度的下,微觀粒子都停止了運動。所謂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於微觀粒子來說也是同樣的定理。微觀粒子無時無刻不在做著各種各樣的無規則運動,宏觀就會表現為溫度。
  • 人造高溫已達5.5萬億度,為何零下273.15度卻無法達到?
    如果不考慮「持續性」的話,人造最高溫度就是5.5萬億攝氏度,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2年生成,只在粒子對撞瞬間出現過。什麼是溫度?但相比動輒幾千億幾萬億的高溫,低溫之路明顯要短的多,因為在我們的宇宙裡最低溫度就是絕對零度,熱力學上叫0K,換算一下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
  • 宇宙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分別是多少?真的能達到這個溫度嗎?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溫度」這個概念入手。溫度如果我們從微觀的視角來看理解溫度,溫度的本質就是微觀粒子運動的劇烈程度。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我們都知道,萬物是由粒子構成的。絕對零度理解了溫度的微觀詮釋,我們很自然就能夠知道宇宙中對應的最低溫度。這個溫度對應該就應該是分子平均動能最低的時候,我們把這個溫度成為絕對零度。絕對零度對應的是零下273.15攝氏度。
  • 宇宙中溫度的本質是什麼?溫度有下限,溫度有沒有上限呢?
    那麼,宇宙中大的溫度是否有極限呢?溫度的下限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就聽說過絕對零度的概念,絕對零度是宇宙中最低的溫度,也就是溫度的下限,它的溫度是零下273.15度,宇宙中的物體都不可能低於這個溫度,低於這個溫度,物質的分子也會停止運動。
  • 為什麼高溫無限而低溫最低是-273.15℃?
    從這句話中其實也可以間接地說明一種自然現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溫度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對溫度的理解也只是熱和冷這兩個概念,但事實上溫度確實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一個物理量。關於溫度的極限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要想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來認識一下溫度的實質。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想像不到
    我們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有些動物體溫可能更高,比如蝙蝠40℃。水結冰是在0℃為一個臨界點,平時我們喝的熱水大概是40到60攝氏度而已,我們在標準大氣壓下燒的開水也只有100℃。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原子在這個溫度下基本都被電離了,在這個溫度下已經不存在什麼化學結構了,中性的原子已經是不存在的。如果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那麼整個宇宙將重新改頭換面了,因為達到這個溫度是是宇宙誕生是的溫度,這個溫度被稱為普朗克溫度。
  • 溫度能降到零下一千度嗎?如果人在這種低溫中會怎樣?
    這個如果不會成立,因為零下一千度是不可能達到,不管是攝氏溫標還是華氏溫標都到不了-1000度。原因在於溫度有一個下限,約為零下273.15攝氏度。微觀粒子始終會存在熱運動,它們具有動能和勢能(統稱內能),這是物體會有溫度的根本原因。
  • 溫度在宇宙中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最高溫度沒有上限?
    物體不可能低於這個極限,因為在這個溫度下,一種物質的所有分子停止運動,「粘」在一起。絕對零度在國際單位制中被記為「OK」,也稱為熱力學零點。「K」是溫度的單位,以英國物理學家拉格斯·開爾文勳爵的名字命名。OK等於-273.15℃。人們是如何發現這個絕對零度的?16世紀末,法國物理學家阿蒙頓發現,在水的沸點以下,溫度與氣體的壓力成正比。
  • 俄羅斯的「冰城」,溫度最低只有零下64度,30多萬人全靠它活著
    北方可能有些城市早已經下雪了,而南方更是迎來了一年中最冷最潮溼的雨季。天熱的時候大家在抱怨自己所在的城市最熱,同理天冷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那麼究竟世界上最冷的城市是哪一個呢?它的溫度又有多少呢?大家想知道的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溫度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感覺到溫度?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熱的時候也是一樣,那人是為什麼會感覺到冷和熱,決定我們感受到的溫度是什麼?我們的身體周圍都是大氣分子,它們在不斷的遊動著,而它們遊動的速度快慢就和溫度有關。當溫度高的時候,大氣分子的運動就會劇烈一些,它們散發出來的能量就比較大,並會把這些能量傳遞給你,於是你就會感覺到熱;當溫度低的時候,它們的運動速度就會變慢,這個時候它們不但無法給你傳遞能量,還會帶走你身上的能量,所以你就會感到冷,這也是為什麼人在熱的時候活動方面還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冷的時候卻會渾身僵硬,覺得動一下都困難,這都是因為你身上的能量被帶走了。
  • 為什麼高溫無限,而低溫最低是-273.15℃?
    溫度的本質溫度和時間一樣,都是人們為了衡量客觀事件存在某種特殊屬性所創造出來的一個物理量。從溫度來看,它是人們用來表徵物體組成微觀粒子平均動能的物理量。由於組成物體的微觀粒子,無論是分子、原子,還是更微觀的中子和質子,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做著無規則的熱運動,表現為三種基本的形式:振動、摩擦和碰撞。
  • 絕對零度是溫度最低下限,那麼溫度上限是多少?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所以才能夠讓生命誕生,不過溫度這個詞是人類自己命名的,科學家通過研究之後,發現,溫度是有最低下限的,溫度的最低下限就是分子靜止的時候,但是目前科學家還沒有發現絕對零度,但是科學家知道絕對零度是零下273.15攝氏度,沒有溫度可以比它更低,那麼有很多人提出一個疑問就是溫度有最高上限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科學給出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