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時候,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麼多年來,這個觀念已經已深入人心,
而要看是否真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前評價的一個很重要的直觀看法就是「分數」,「分數」直接將能力量化出來了,但是用「分數」來量化能力,依然存在局限性。
之前,「中考體育將與語數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等相關政策信息讓各方熱議,網友對其議論紛紛,有理解贊同,也有不認同的。
當前中小學教育,常聽到的詞就是「減負」,這從側面說過來,目前的中小學教育有著課業負擔加重、經濟支出更大等問題。如此改革後,應試課程又增加了兩門,是否又給課業負擔加碼?與減負是否背道而馳?
相對應的家長,為了能輔導孩子,恐怕得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了。
另外,要面對這種情況,恐怕不少家長會選擇培訓班,大大加劇了家庭經濟支出,還有一部分的家長可能沒法給孩子報培訓班。
另外,當前教育的一個問題就是資源資源不平均,如果美術納入成績,對於偏遠地區的鄉村學生,是否會更加吃虧?
教育改革應該要淡化分數,而不是把各學科的分數強化,但無論是去分數化還是強化分數,都應讓評價更多元。
對於將體育美術音樂引進中考,看下各網友怎麼說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 :這是逼著家長多掙錢了,不掙錢各種補習班上不起了
___轉身淺笑 :美術和體育真的是需要天分的。不能說吃不吃虧最重要的是你對它的愛好有多深,決定你能拿多少分。
風中紅了眼 :體育應達標,逼近不能要求大家都是運動員,音樂美術是興趣,明顯沒有必要
誠友 :說實話,體育可以有,至於美術跟音樂的確有點難為農民工孩子
Tuesday :體育還行,美術音樂就算了吧,還不如把禮儀課進中考,我們的孩子缺的是品德教養,不是唱歌跳舞
無語:天生的五音不全怎麼辦?
娜娜 :孩子太累了,家長要各項精通,孩子逼的每天往復各種培訓班,朋友家的孩子上了一年級瘦了好幾斤,我家的孩子學前班累病了好久不能上學,剛剛放下思想包袱,孩子抵抗力不太好就抓主科其他隨緣吧,結果就看到了這條新聞,出發點是好的,實際執行肯定走樣,你總不能要求科學家百米必須跑進多少才能當科學家吧!得有合適的措施引導哪個孩子適合哪個方向,得多優秀的孩子才能樣樣精通,壓力大死了!
A.c :鄉下哪有這麼多資源,你要這麼說的話,是不是得把耕種也算進去?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