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椒種植已完成700畝,正在進行生長管護。」近日,自貢市富順縣騎龍鎮觀音村第一書記陳奎簡要介紹了香益隆公司藤椒、生豬產業項目建設情況,年出欄8000頭現代化豬場建設主體基本完成,糞汙處理設施及環評已完善,預計種豬6月下旬能夠進場,7月中旬能全面建成投用。
大閘蟹養殖基地
為督促貧困村優勢產業項目建設有序推進,6月3日,富順縣委辦幫扶人員一行,來到該村藤椒、生豬產業建設現場,了解建設進度、存在困難問題等情況。
「我在雲南從事花椒經營已近20年,去年計劃投資發展藤椒500畝,只是想為家鄉脫貧攻堅盡份力量。」該縣香益隆公司負責人李川介紹自己返鄉創業的過程感慨良多,沒想到,鎮村幹部知道後給予了大力支持,富順縣委辦的領導也多次前來關心指導,積極為藤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此外,李川還聯合了幾位經銷大戶商議,達成了共建生產基地的決定,計劃初步種植藤椒1000畝,兩期完成2000畝。為生產高品質藤椒,基地全部使用農家有機肥種植,配套建設了7個單元的德康生豬養殖場。
觀音村是富順縣34個貧困村之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8戶688人。富順縣委辦自2015年作為幫扶單位以來,除常規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及「五個一批」等工作外,成立了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下派一名青年幹部任村第一書記,統籌調度幫扶力量,重點對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特色優勢產業迅猛發展方面開展工作。
生豬產業項目建設
「我們村地處邊遠,十年九旱,產業發展舉步維艱,是全村貧困戶增收脫貧的最大障礙。」該村支部書記邱生明介紹,通過富順縣委辦領導的大力協調,全村水泥路建設達20公裡,水利設施改造建設資金近500萬元,為全村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特別是2017年爭取到的100萬元集體經濟扶持資金,使村裡建起了108畝優質柑橘集體經濟項目,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了解,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富順縣委辦為該村累計協調道路建設、集體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建設等項目建設資金達150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發展環境,顯著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開創了全村返鄉創業和就近就業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全村回引優秀民工返鄉創業13人,發展柑橘、藤椒、生豬、大閘蟹等規模產業6個,流轉土地2200畝,218戶貧困戶利益全部聚集到產業鏈上,不便外出務工的全部貧困戶勞動力和60%的其他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受益群眾超過3000人,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得到根本保障。
此外,富順縣委辦每年都要到村裡,開展看望慰問當年新考取的大學貧困學子活動,勉勵貧困學子自強不息、自立成才,讓學生感到溫暖,讓家長看到希望。截至目前,已牽頭開展慰問貧困大學新生39名,落實慰問金35400元。縣委辦還連續6年到村開展貧困兒童慰問,今年還牽頭舉辦了觀音村首屆「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全面助力脫貧攻堅」暨慶「六一」活動,活動當天,參與兒童近200人、家長500餘人,教育扶貧的共識正不斷深入每一位觀音群眾的心田。
「太感謝幫扶單位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能住進這樣的『新』房子。」觀音村2組貧困戶蔡維芬滿懷深情地說道。原來,蔡維芬老兩口多年來一直居住在破漏的土坯房裡,房子時常跑風漏雨。結對幫扶蔡維芬以來,富順縣委辦自籌資金27000元,對其房屋進行了加固維修,徹底解決了其住房安全隱患問題,還為老兩口添置了電視機、打水機及必要的生活用品。
破除「等靠要」思想,幫助貧困戶提升生產技能,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如何更加有效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富順縣委辦每年都會協調組織相關部門或者技術人員到村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創業就業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群眾600餘人次,其中80%的人實現了自主就業或發展家庭產業。
針對農產品滯銷問題,富順縣委辦常態化組織幫扶責任人到村開展消費扶貧,通過以購代捐的方式,激勵貧困戶自力更生。今年疫情期間,當得到觀音村7組貧困戶鄧明貞家蔬菜因疫情而滯銷,眼看就要爛在田地裡時,富順縣委辦隨即組織幹部職工幫忙代銷,並及時聯繫世臻集團到村採購蔬菜,在兩天時間內便將2000斤蔬菜銷售一空,幫助鄧明貞渡過了難關。
觀音村的貧困戶中,因疾病致生產生活困難的戶頭佔七成,而其中患有風溼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疾病的又佔六成以上。針對這一現狀,富順縣委辦創新思路,多舉措開展健康扶貧。首先通過21名幹部結對幫扶的44戶貧困戶進行走訪登記,建立臺帳,因戶因人針對性落實醫療扶貧政策和幫扶慰問。但是,在重病治療中,少則幾百、多則數千元的醫藥費自付部分,還是讓很多經濟狀況欠佳的貧困戶無力承擔。
為解決這個問題,幫扶人員積極聯絡該縣中醫醫院達成長期合作,向有關慈善機構申請健康扶貧救助,為全村住院治病貧困人員全額報銷醫藥費自付部分。為了提高慈善項目實施效率,該縣中醫醫院黨支部組織專家志願隊到村裡,對全村老人及貧困人員集中開展扶貧義診義治,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和救助政策,指導自我保健和就醫程序,針對健康扶貧慈善項目救助對象開展篩查,並提供熱情周到的貧困人員就醫志願服務。
針對因病、殘、災等原因導致的深度貧困戶,富順縣委辦廣泛組織社會愛心企業、人士進行針對性幫扶,助力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實施的針對性社會扶貧中,享受康復、五官治療醫藥費零付費的貧困人員共23人次,受益群眾超過300餘人;組織各界20餘愛心人士開展慰問幫扶,錢物累計近20萬元。
「真扶貧,扶真貧」,六年來,富順縣委辦用真心、真情、真誠的實際行動有力地詮釋了這一點,也得到了各級黨政和該村群眾的充分肯定。今年5月,富順縣委辦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19年脫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集體。(張真德 曾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