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萬千瓦!青海柴達木盆地正式邁入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2021-01-13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兩座光伏電站併網成功,海西電網新能源裝機突破千萬千瓦,達到1019萬千瓦。

至此,青海海西地區正式邁入青海省繼海南地區之後第二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南崑崙,北祁連,柴達木盆地在中間。隨著光伏、光熱和風電新能源建設的不斷推進,青海柴達木盆地這片廣袤的大地正在以另一種形式展現著它的姣好容貌。

「十三五」以來,青海海西新能源高速發展,目前已成為海西第一大電源,佔海西電網總裝機容量的91.88%,其中光伏電站162座,裝機容量564萬千瓦;光熱電站4座,裝機容量16萬千瓦;風力發電場69座,裝機容量439萬千瓦。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西電網新能源累計發電量129.38億千瓦時,持續助力當地經濟建設和電網綠色清潔發展,為完成好中國「十四五」節能減排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貴州金元新能源併網容量突破500萬千瓦
    2020年12月31日,隨著最後一個項目安龍縣蔑帽坡150MW農業光伏併網成功,貴州金元2020年完成新增併網項目245萬千瓦,累計併網容量突破500萬千瓦!
  • 江西省新能源裝機突破千萬千瓦 火電水電佔比下降
    原標題:能源供應格局之變折射綠色發展成效  江西新能源裝機突破千萬千瓦  火電水電佔比下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來自國網江西電力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江西省累計新能源裝機達到1366萬千瓦,是水電裝機規模的2.07倍。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在全省電源總裝機佔比達到29%,而水力發電裝機660萬千瓦,僅佔比15%。江西省長期以來以火電為主、水電為輔的能源供應格局出現了巨大變化,新能源裝機和年發電量雙雙擠入第二位,火電佔比逐步降低,水電佔比則退居第三。江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 華能謀劃核電突破,「十四五」要打造千萬千瓦級三大核電基地
    據界面新聞獲悉,截至目前,華能集團已形成山東石島灣、福建霞浦、海南昌江三大沿海核電基地。舒印彪透露,「十四五」期間,華能集團將全面開發上述三大核電基地,公司核電產業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通過『十四五』努力,華能集團將打造千萬千瓦級的三大基地。」
  • 「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
    慶祝投產發電(央廣網發 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供圖)央廣網成都12月20日消息(記者賈宜超 通訊員習心豔)12月19日18時,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建設有限公司安裝調試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電站3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 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
    風光每年新增裝機  或將不低於7500萬千瓦以上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風電、光伏併網裝機均達到2.2億千瓦,合計為4.4億千瓦。  按照2030年12億千瓦的累計太陽能、風電裝機容量來算,目前距離最低要求仍有逾近7.5億千瓦的裝機差額,如果以此數據按10年平均計算,則意味著風、光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500萬千瓦。  雖然上述目標增速超出了「十三五」平均裝機規模,但仍低於此前業內預估增速。
  • 2020年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1084萬千瓦
    2020年,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容量1084萬千瓦,同比增長11.76%,創年新增裝機規模歷史新高。其中,完成新能源場站併網71座,新增裝機容量579萬千瓦,佔全年新增裝機的53%。新能源裝機容量的擴大帶動了清潔能源發電量的提升。
  • 新疆哈密市電網裝機容量為1844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1300多萬千瓦
    伴隨國家對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該公司發電量連年攀升,自 2010 年開工建設至今,已建成兩個風電場,均為 20萬千瓦風電裝機規模。「2016 年年發電量為 2.6 億千瓦時,2019年為 4.6億千瓦時,發電量增加了近一倍。我們對設備技術進行了升級改造,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可用率和發電性能,預計 2020年發電量還將進一步提升。」
  • 山西電網風電出力突破千萬千瓦
    5月11日,全省大風天氣,山西風電借風而起,兩次創歷史新高,並於18時11分首次突破千萬千瓦,達到1006.4萬千瓦,佔當時全網用電的44.5%。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山西電網風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截至目前達到1299.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20.7%。
  • ...柴達木盆地 華文媒體 孫睿 網絡媒體 青海-中國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海外華文媒體六天行程數千公裡探秘青海柴達木盆地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世界屋脊和深居內陸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海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構成了海西豐富多彩和獨具魅力的旅遊資源體系。
  • 柴達木盆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盆地中發育有多個次一級的小型山間盆地,包括尕斯湖、馬海、蘇幹湖、大小柴旦、德令哈等盆地,可謂盆中有盆、盆盆相連。▲ 霍魯遜湖,分為南、北霍魯遜湖兩部分,位於柴達木盆地的最底端,是青海三大湖泊之一,但是知名度最小。
  • 「全國風電裝機第一縣」——瓜州爭取年內能源裝機規模超900萬千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瓜州縣按照市委打造「兩大增長極」、培育「四大增長點」的戰略部署,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兩大戰略,傾力打造全市新能源產業基地的核心示範區,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奮力開創瓜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寧夏光伏裝機規模達到1003萬千瓦 佔全區電力裝機18%
    22日,從寧夏發改委獲悉,隨著大唐寧夏吳忠市太陽山100兆瓦光伏複合發電項目首臺逆變器併網發電,寧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突破千萬千瓦,達到1003萬千瓦,佔全區電力裝機的18%,如期實現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
  • 青藏聯網工程柴達木換流站調相機投運
    近日,青藏聯網工程的「心臟」±400千伏柴達木換流站兩臺調相機結束168小時試運行,在大電網的「浪潮中」順利通過性能指標檢驗和全面考核。調相機工程的正式投運,將進一步提升我省乃至西北地區清潔能源穩定送出能力。  調相機是一種電網動態無功功率補償裝置,是補償或吸收電網無功功率的同步電機,相當於電網的「穩定器」。
  • 國家電投雲南國際取得雲南省161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開發權
    國家電投雲南國際取得雲南省161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開發權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2
  • 穿越柴達木盆地,去看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圖/視覺中國 去柴達木,來一場「火星之旅」。 談及青海,大多數人想到就是青海湖、三江源等地的秀美風光。但是,作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海蘊藏的精彩遠不止如此。圖/《發現青海》 在距今5.13億年前的早古生代初期,原本陸塊聯結的古中國大陸開始解體,柴達木盆地區從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片淺海。到了距今4億年前的晚古生代早期,由於板塊的俯衝及碰撞作用,柴達木盆地南北兩側的海槽開始封閉,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柴達木地區不斷隆升。在距今2億年前,板塊運動持續,海水漸退,柴達木地區就形成了內陸盆地。
  • 重磅|華能、明陽搞事情,將推千萬千瓦海上風電資源合作!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11月20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能集團)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簡稱:明陽智能,SH:601615)在廣東中山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啟動協議中首個明陽陽江青洲四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
  • 國家電網連續100天對青海供電,提供清潔能源,實現用電「0」排放
    同時,青海有可用於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裡,被認為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理想之地。自今年5月9日0時至8月16日24時,國家電網將連續100天對"三江源"地區16個縣和1個鎮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
  • 青海電網新能源發電出力首超全網用電負荷
    12月1日11時37分,青海電網新能源發電電力達939萬千瓦,當時負荷938萬千瓦,青海新能源發電出力首次超過全網用電負荷,青海電網成為寧夏之後我國第二個新能源發電出力超用電負荷的省級電網。當天11時43分,青海新能源發電電力達到993萬千瓦,新能源出力再創歷史新高,為當時用電負荷的106%。青海是全國清潔能源示範省,可用於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達10萬平方公裡,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時,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
  • 160萬千瓦!國華投資2020年新能源新增裝機超額完成任務
    2020年,在國家能源集團「500+」行動計劃的指引下,國華投資上下齊心,提前謀劃,周密部署,攻堅克難,安排了18個新能源建設項目,全年通過自建與收購的方式共新增新能源裝機160萬千瓦,超額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100萬千瓦目標,促使新能源規模持續邁上新臺階。
  • 1084萬千瓦!新疆電網年新增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
    14日,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2020年新疆電網新增電源裝機1084萬千瓦,同比增長11.76%,年新增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按新疆電網2020年各類型發電利用小時數計算,這些新增裝機今年預計可發電345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110億千瓦時,可減少燃燒標準煤3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45萬噸、二氧化硫3萬噸、氮氧化物2.6萬噸,進一步推動新疆低碳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截至目前,新疆電網電源裝機突破1億千瓦,其中新能源發電裝機3561萬千瓦,佔新疆電網總裝機三分之一以上,規模居西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