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棋中聖品——保山「永子」
(中華瑰寶——永子)
保山古稱永昌。永昌歷史上有「三寶」即:永子、料絲燈、瑪瑙,其中「永子」名列榜首。「永子」即「永昌所產的圍棋子」的簡稱,又名「永棋」,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採用李氏祖傳秘方和絕技熔煉、傳統手工點「丹」而成。棋子質地細糯如玉又異常堅硬,猶如天然玉石磨製而成,外形古樸、內斂凝重,入手圓潤、冬暖夏涼。傳統的「四大雅藝」——琴棋書畫中的圍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雲南保山人李德章發明於明代的「永子」,是古往今來舉世公認的世界級棋中聖品。
「永子」發明人李德章,字俊賢,雲南永昌(今保山)人,明成化十六年(1481)出生,嘉靖十九年(1540)去世。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後遭權貴陷害被貶於京城負責保管珠寶玉器,在一次宮廷失火時,發現熔化的珠玉澆水凝固後具有晶瑩透亮的色彩。返鄉之後,經過多年的研製,他於明正德七年(1512)用永昌盛產的南紅瑪瑙、翡翠、琥珀等原料燒製成了「永子」。由於「永子」原料珍貴,工藝獨特、品質優秀,產量極為有限。自明代以來,「永子」不僅為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所珍愛,曾一度作為進獻皇室的上乘貢品,堪稱「國寶」。
(世界級圍棋大師聶衛平先生親臨保山指導)
據載,「永子」始於明代,其中可考證的歷史在五百年以上。《明一統志》中說「永昌之棋甲天下」。《徐霞客遊記》卷十八亦有雲:「棋子出雲南,以永昌者為上。」明代劉文徵所撰《滇志》中記載永昌府的物產時,特別提到了「料棋」即用礦料燒制的圍棋子。清代陳鼎撰的《滇黔遊記》也記載:「永昌出圍棋子,光潤如玉琢。」而清光緒十一年刻本《永昌府志》卷六十二中還約略記載了當年永子的生產用料和工藝:「永碁,永昌之碁甲於天下」。又據清劉崑《南中雜說》:「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為第一。其色以白如蛋清,黑如鴉青者為上。若鵝黃、鴨綠,中外通明者,雖執途人而贈之,不受也。燒棋之人,以郡庠生李德章為第一,世傳火色,不以授人也。清代趙吉士的《寄園寄所寄》引用《南中雜說》也有:「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為第一」。
據《永昌府志》、《滇南雜誌》等史籍記載,永子系以瑪瑙石、紫英石合研為粉,再加上鉛硝藥料「合而煅之」,然後用「長鐵蘸其汁,滴以成棋」。其配料之考究,工藝之精妙、複雜,儼然是古代的「高科技產品」,產量極為有限,不僅為達官顯貴、文士騷客所珍愛,還一直是奉獻皇室的貢品,故數百年來風行天下而十分難求。其質地細糯如玉,體堅而意柔;其色澤潤如麗珠,明而不炫;形面凸而不顯,身扁而不覺其薄。「黑白兩道」,白呈象牙之色,通體流光;黑透碧玉之澤,邊閃翠環。再加上紫柚木精作之棋盒,可謂珠美櫝貴,美侖美奐。據說,以此對弈,觸子心舒、著盤聲鏗,因其導溫性低,且有冬暖夏涼之妙。
來源:隆陽旅遊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帳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何聯繫我們?
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發信息、廣告請加QQ諮詢)
投稿郵箱:wx@bsxw.cn
微信公眾號:baoshanxinwen
管理員微信號:bsxww-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