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

2020-12-18 澎湃新聞

近日,

《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

正式印發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方案》明確成都將具體實施

以下十項行動

十項行動

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產、禁售行動

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實施塑料替代產品應用推廣行動

實施塑料汙染治理科技支撐行動

實施塑料垃圾專項清理行動

實施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行動

實施塑料汙染監管執法行動

實施塑料汙染治理政策制度保障行動

實施塑料汙染治理宣傳引導和示範引領行動

實施塑料汙染治理組織機制強化行動

主要目標

到2020年底

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到2022年

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力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到2025年

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具體內容請看文件全文

↓↓

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四川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制定本行動方案。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

基本原則:

——堅持分類實施,有序推進。針對塑料製品種類較多的實際,堅持分類施策,對不同類別塑料製品提出相應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充分考慮各區域、各領域特點,分階段確定實施路徑,穩妥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堅持科技支撐,循環利用。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培育形成塑料減量、回收規範和循環利用的新模式。

——堅持多元共治,全民參與。強化政府監管職能,明確企業主體責任,發揮行業組織引領作用,加強政策宣傳,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治理體系。

主要目標:到2020年底,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力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產、禁售行動

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口岸物流辦、各區(市)縣政府,以下工作均需各區(市)縣政府參與,不再單獨列出

二、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一)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委

(二)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城市建成區、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等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縣城(含縣級市)建成區、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等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50%。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水杯、垃圾袋,客房禁止使用帶一次性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塑料洗衣袋,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責任單位:市文廣旅局、市商務局

(四)快遞塑料包裝。到2020年底,全市郵政業力爭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70%、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90%,加快建設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按照規範封裝操作的比例、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均達到90%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

三、實施塑料替代產品應用推廣行動

(一)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領域塑料替代產品推廣。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方便群眾生活。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推廣生鮮產品使用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在重點覆膜區域加強農膜科學使用技術指導,推廣秸稈覆蓋、果園生草覆蓋等農膜減量替代技術,結合農藝措施試驗示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探索建立應用推廣模式。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要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布執行情況。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物流倉儲、電商快遞等企業要通過設備租賃、融資租賃等方式,積極推廣可循環、可摺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開展新型綠色供應鏈建設、新產品新模式推廣、廢舊塑料製品回收利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等試點示範。支持企業採用股權合作、共同注資等方式,建設可循環包裝跨平臺運營體系。鼓勵企業使用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三)推動快遞行業綠色包裝。嚴格落實《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督促寄遞企業採購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的包裝產品,推廣使用環保膠帶、包裝袋和填充物等,逐步減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的使用。推動寄遞企業建立完善綠色採購制度,優先採購經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推進郵政業綠色發展。

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

四、實施塑料汙染治理科技支撐行動

(一)強化塑料領域科技研發。開展河湖水體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汙染機理、監測、防治技術等研究。加大塑化劑降解、微塑料高效清除、廢舊塑料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研發麵向不同用途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製品,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的性能。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二)完善塑料汙染治理標準體系。嚴格執行塑料製品綠色設計、再生塑料質量控制相關標準和規範。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參與制定嚴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將一次性塑料製品管控要求納入旅遊景區和星級賓館、酒店評定評級標準。嚴格執行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環境保護相關標準。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廣旅局、市生態環境局

(三)加強綠色產品技術推廣。支持可降解塑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提高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能力。督導塑料製品生產企業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生產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製品,不得違規添加對人體、環境有害的化學添加劑。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製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積極採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支持我市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能力,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

五、實施塑料垃圾專項清理行動

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傾倒點排查整治工作,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農村剩餘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整治。加強高速公路、農村道路沿線、坑塘溝渠、荒山荒坡塑料廢棄物清理處置,加大巡查和執法力度,防止道路運輸過程中塑料垃圾脫落、揚撒,嚴厲處罰隨意傾倒塑料垃圾的行為。開展江河湖泊塑料垃圾清理行動。推進農田殘留地膜、農藥化肥塑料包裝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農田殘留地膜量。

責任單位:市城管委、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

六、實施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行動

(一)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清運。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合理規劃建設塑料製品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和網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利用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在公共機構、寫字樓、機場、車站、地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增加設施投放數量,提高清運頻次。推動電商外賣平臺、環衛部門、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在重點區域投放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回收設施。建立健全廢舊塑料回收體系、廢舊農膜回收體系,規範廢舊漁網漁具回收處置。做好醫療機構內部廢棄物分類管理和回收處置。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機關事務局、市城管委、市郵政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

(二)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依託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促進項目集聚,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範化產業化,提高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焚燒量和填埋量。探索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回收領域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督促生產和銷售企業利用其銷售網絡回收廢棄塑料製品並進行資源化利用。對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塑料廢棄物,有限度地推進能源化利用,加強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運行監管,確保各類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

七、實施塑料汙染監管執法行動

(一)加強日常管理。嚴格落實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的政策措施。凡屬于禁塑範圍的塑料製品生產項目,不得辦理供地、備案、環評、施工許可等手續。對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製品生產企業,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行業管理部門日常監管中發現有關塑料環境汙染的,應當及時將相關線索移交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由其依法立案查處。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

(二)嚴格監督執法。充分發揮12345、12369等平臺在塑料汙染治理中的監督作用。對塑料汙染治理實施不力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予以查處,並通過公開曝光、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塑料製品,以及虛標、偽標等行為。強化郵政業生態環保工作評價和督導檢查,嚴格落實規範化、標準化封裝操作相關要求。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置等環節的環境監管,依法查處違法排汙等行為,持續推進廢塑料加工利用行業整治。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

八、實施塑料汙染治理政策制度保障行動

(一)落實支持政策。加大對綠色包裝研發生產、綠色物流和配送體系建設、專業化智能化回收設施投放運營等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可降解塑料製品採取差異化產業政策,引導更多資金支持中小型創新企業發展。支持專業化回收設施投放,為設施進居民社區、地鐵站、車站和寫字樓等公共場所創造條件。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購物筐(車)低價租賃」等模式,引導社會各界禁限塑料製品。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加大對符合標準環保綠色產品以及循環再生辦公用品的政府採購力度,減少一次性中性筆等塑料辦公用品使用。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範圍內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市所有公共機構。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住建局、市機關事務局

(二)健全法規制度。適時修訂相關地方性法規,將塑料汙染防治納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在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開展企業綠色管理評價和商品包裝適宜度分級評價,採取差別化管理措施。完善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制度設計,健全監管手段和措施,明確快遞企業關於快遞包裝使用行為的責任。健全可降解塑料製品檢測認證制度。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與製成品的生產、銷售信息披露制度。實施企業法人守信承諾和失信懲戒制度,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九、實施塑料汙染治理宣傳引導和示範引領行動

(一)加強宣傳引導和氛圍營造。深入開展塑料汙染防治「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軍營、進商超、進賓館、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等「十進」行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平臺,廣泛開展塑料汙染防治宣傳,引導公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參與垃圾分類,抵制過度包裝,重複使用布袋、環保購物袋等替代塑膠袋。引導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商業團體、公益組織等機構有序開展專業研討、志願活動,廣泛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參與塑料汙染治理的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機關事務局、市文廣旅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

(二)發揮禁限塑示範引領作用。以舉辦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為契機,秉持「綠色辦會」理念,制定並組織實施大運會塑料汙染治理的具體措施,為全市塑料汙染治理做出示範。對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製品,在大運會競賽場館、籤約酒店、服務場所等相關領域和辦賽環節嚴格禁止使用;在不影響賽會舉辦和公眾觀賽前提下,儘可能減少塑料製品使用;積極推進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在大運會的場景應用,帶動提升全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水平。

責任單位:大運會執委會

十、實施塑料汙染治理組織機制強化行動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縣、市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精心組織安排,切實抓好落實。各區(市)縣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實化細化政策措施,加強監督管理,紮實推動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市生態環境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專項行動,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將存在的重點問題納入環境保護督察,強化考核問責。

責任單位:市級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立工作機制。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建立專項工作機制,統籌指導協調全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強化市級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及時總結分析工作進展,重大情況和問題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召開專項工作機制全體會議,總結全市塑料汙染治理階段性工作情況,研究審議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安排。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能職責,認真落實各項任務和專項工作機制會議議定事項,加強配合,形成合力。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級相關部門

注釋:

1.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根據《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是指有意添加粒徑小於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的淋洗類化妝品(如沐浴劑、潔面乳、磨砂膏、洗髮水等)和牙膏、牙粉。

2.不可降解塑膠袋

根據《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不可降解塑膠袋是指商場、超市、藥店、書店、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展會活動等用於盛裝及攜提物品的塑料購物袋,不包括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3.一次性塑料餐具

根據《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一次性塑料餐具是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4.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指以聚苯乙烯樹脂為原料,在擠出機中經過高溫加熱熔融後加入發泡劑(丁烷)等進行擠出拉片,將片材收卷後在通風潮溼的環境中放置養生後再進行二次加熱吸塑成型,製成的各種餐飲具如快餐盒、湯碗、方便麵碗、生鮮託盤等。

5.城市建成區

根據本市城市建設發展情況,結合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需要,本市城市建成區範圍包括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和新津區,以及各區根據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際需要劃定的區域。城市建成區範圍根據本市城市建設情況適時調整。

6.瘦身膠帶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市監標技〔2020〕126號)和《快遞封裝用品》(GB/T 16606)等國家標準,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文件要求,「瘦身膠帶」是指寬度小於45mm的膠帶。使用「瘦身膠帶」有利於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減量化,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

7.一次性塑料用品(賓館用)

指以塑料為主要材料製成的賓館一次性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等。

8.秸稈覆膜餐盒

指從農作物秸稈中提取纖維原料製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盒,具有生產過程不對環境產生汙染,用完後容易回收、易處置、易消納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環保餐具。

9.果園生草覆蓋技術

是一項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果實質量的土壤管理技術,現在主要以人工生草的方法進行覆蓋。

10.一次性中性筆

一次性中性筆是一次性中性墨水原子筆的簡稱,其筆芯、筆桿等大多由塑料製成。

原標題:《來了!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塑料汙染如何整治?成都市發布具體行動方案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對塑料汙染治理提出指導意見。廣東、上海、浙江等多個省區市發布具體方案,明確了治理塑料汙染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央廣網·視聽四川」成都市:確定2025年治理塑料汙染目標 十大...
    總臺央廣記者劉濤報導:《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17日正式印發。根據該《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持續實施開展十大行動。《方案》確定了塑料汙染治理目標:到2020年底,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力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佛山市印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方案
    摘要:日前,廣東省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等部門印發了佛山市加強塑料汙染的治理方案,為市民提供布袋、普通塑膠袋等購物袋,同時提倡使用可降解餐具踐行禁塑令。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自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灘第一次報導發現塑膠袋以來,塑料汙染問題便一步步在發酵。世界各國對塑料汙染的認識隨著時間在不斷深化,各種力量交互作用尋求塑料汙染治理共識,思路和模式日漸清晰和豐富,行動力度不斷加強。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多個國家結合自身國情出臺包括限塑、禁塑、徵稅等法律法規。從201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均號召和倡議全球應對塑料汙染問題。
  • 恩施州開展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行動
    恩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阮璐 通訊員龔青)為切實貫徹落實國家、省及我州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12月11日,州商務局組織開展全州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此次治理行動聚焦全州商場、超市(含中石化、中石油內設超市)、集貿市場、餐飲、住宿、展會、電子商務、外賣、再生資源回收等重點商貿企業,要求各縣市商務部門提前摸底調查,制訂工作方案,督促指導商務領域相關企業做好禁(限)塑工作,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建立工作檯帳,於12月25日前將工作方案、工作檯帳報送至州商務局,並於每季度末報送禁(限)塑工作進展情況。
  •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正式實施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進一步加強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近日,由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實施。從十方面提出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具體來說,《行動計劃》從以下十個方面提出了北京治理塑料汙染的明確要求——(一) 發揮北京冬奧會在塑料汙染治理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以舉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制定並組織實施北京冬奧會落實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方案;廣泛傳播北京冬奧會治塑理念,推廣複製成熟經驗、技術和產品,引領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向國際最高標準看齊。
  •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商南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塑料廢棄物統一回收,禁止汙染河道、田園
    為積極推進全縣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今年以來商南縣制定印發了《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明確部門職責任務,紮實開展塑料汙染專項治理,營造全民治塑氛圍,呵護好商南這片淨土。一是對轄區所有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生產聚乙烯農用地膜、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的企業和場所,開展了全面排查,掌握塑料製品基本情況、質量狀況、生產情況、銷售情況等信息,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產品禁限主體責任。
  • 重磅:中國開始強化塑料汙染治理屬地管理責任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以下簡稱《意見》)印發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落實,整體工作平穩開局,但各地各領域工作進度還不平衡。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解讀:這是壓實地方政府責任的具體體現。
  • 大同市多部門聯合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
    快遞派送網點內,使用各類塑料包裝的快件佔了半數以上。記者 戎禹仁 攝記者昨日從大同市郵管局獲悉,為做好大同市快遞綠色包裝治理,大同市郵管局與市生態環境局、發改委、工信局等11部門聯合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加速推進郵政快遞業等重點行業塑料汙染防治。
  • 治理塑料汙染,駐馬店有了「時間表」
    到2025年,全市所有縣(區)白色汙染將得到控制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劉金霞)在公司加班叫一份外賣,商家告知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下班路過飲品店時買杯飲料,發現一次性吸管變成了紙管……市民生活中這些細小變化將會越來越多。
  • 應對塑料汙染 「中國方案」正穩步推進
    雖然一次性塑料製品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白色汙染」卻在肆意蔓延給我們的環境帶來極大的傷害,塑料汙染成為全球性的威脅。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應對「白色汙染」的「中國方案」已經有了整體部署,並在穩步推進。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思路推進主要任務。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制度體系日臻完善
    中國是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問題上,始終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把倡議變成行動,把理念轉為實踐,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一是以限制塑料購物袋為抓手,減少塑料製品使用。早在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以下稱「限塑令」)。
  • 成都: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將禁用
    【成都: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將禁用】都知道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2021寧夏事業單位之面試熱點:治理塑料汙染,中國有了「時間表」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今年初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時間表」:   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領域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   寧夏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解析   本質: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時間表」,對綠色中國政策的響應,也是以民眾為中心的體現。   關注點一:環保   1.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近日發布的《有關塑料的十大事實與再生塑料產業綠色發展建議》顯示,中國每年塑料製品產量逾7500萬噸,回收率為23%—29%,高於日本、歐洲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
  • 發改委召開《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座談會|周晉峰博士應邀...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徵集意見座談會上,周晉峰博士首先回應菸頭汙染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菸頭是否是有毒和有害的。菸頭的目的就是為收集有害物質,避免人吸入進去。廢舊菸頭是有毒有害的。
  • 治理塑料汙染,咱新樂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治理塑料汙染,咱新樂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2020-12-21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建設廳副廳長張奕帶隊赴我市開展塑料汙染治理聯合專項檢查
    近日,省建設廳副廳長張奕帶隊,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等赴我市開展為期3天的塑料汙染治理聯合專項檢查。市綜合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奇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馬川陪同。本次行動,是為檢查地市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情況,重點圍繞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等政策落實情況,塑料垃圾回收處置情況等方面進行檢查。張奕副廳長一行先後來到快遞營業網點、酒店、小區、農貿市場、超市等點位,檢查工作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