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典小說都有武評,說嶽、隋唐、水滸、西遊等都有,因為裡面猛將牛人很多。不過,若論範圍之廣,武將之強,名氣之大,勢力之多,還當屬三國演義。關於三國演義,第一猛將自然是公認的呂布呂奉先,但是第二猛是誰,說法眾多。
有人說是趙雲,有人說是張飛,有人說是關於,還有人說是馬超。
不過,「一呂二馬」的聲音很少,也因此備受質疑。那麼,「一呂二馬」的說法是否有道理?馬超的武藝,能超過關與、張飛或者趙雲嗎?他能僅次於呂布嗎?
必須要說的是,馬超可以說僅次於呂布。這一點,看看馬超的戰績就知道了。
從十七歲出場,幫助父親在戰場廝殺開始,馬超戰績頗多。不數合刺死王方,生擒李蒙並殺之,幾回合就刺死李通,不到十回合打敗于禁,二十回合打敗張郃,這兩位可都是五子良將級別的,尤其是張郃,後期也算是數一數二的猛將了。還有單挑曹洪,僅僅四五十回合後,曹洪刀法就亂了。
這還不是重量級的選手,繼續看就知道了。
馬超經典單挑戰中,曾與許褚打得難分難解,兩百回合不分勝負。而且後來許褚卸甲赤身作戰,某種程度來說,可能是穿甲太累贅,影響速度,這一點來看,馬超稍稍強一些。還有單挑張飛,馬超從白天到晚上,從馬戰到暗器之戰,雙方始終僵持不下。
被楊秋等五位大將圍攻,馬超僅憑一柄劍,「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將各自逃生」。馬超與楊阜單挑時,他宗族裡還有七位兄弟前來助戰,結果七人全部被馬超殺死,楊阜本人也中了五槍。
要知道許褚和張飛都是超一流猛將,馬超能和他們打平手,至少說明馬超不弱於二人。從這一點來看,馬超和張飛、許褚、典韋、關羽、趙雲等人完全可以並駕齊驅,他們都是僅次於呂布的超一流猛將。
不過,馬超還有更高的評價。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
作為最早出場的人物,曹操看過很多猛將對決,最經典的就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即便關羽、張飛,曹操也沒說他們不減呂布之勇。由此觀之,馬超的確很強大。
實際上,曹操對馬超的評價相當高,除了這句話外,還有「馬超英勇,不可輕敵」「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
另外,還有人點評過馬超。
操問之,楊阜曰:「馬超有呂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今丞相若不乘勢剿絕,他日養成氣力,隴上諸郡,非復國家之有也。望丞相且休回兵。」
作為曹操的部下,楊阜直接認為馬超和呂布一樣神勇,甚至比呂布更厲害,因為呂布不得部下之心,而呂布深得羌人之心,在羌人心中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所以,楊阜堅持讓曹操早點除掉馬超,不然許多地方就要被搶佔了。
其實,馬超剛出場時,作者就說他「英勇無敵」了。
除了武藝猛之外,馬超在其他方面也堪比呂布。
比如相貌方面,馬超出場時,年方十七歲,作者寫他「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顯然是個美貌的少年。葭萌關大戰時,劉備一看馬超,「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者人才出眾」,提到一句「人言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
這就說明,「錦馬超」不是劉備一人說的,而是大家都這麼說。顯然,馬超的英俊帥氣,是大家公認的。
不過,馬超真正的重頭戲過後,雖然歸順劉備,封為五虎將之一,但是後期卻幾乎沒戲。諸葛亮北伐時,再提到馬超,馬超已經病逝了。
馬超一生,就像一顆流星,一閃而過,又如驚鴻一瞥,恍惚不見,留給了後世無限遐想。另外,再加上「金呂布,銀馬超」「一部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等說法,後世不少讀者也甚是喜愛馬超。
武藝超一流,容貌俊朗,命途坎坷,這些馬超和呂布都很像。所以,世人有「一呂二馬」的說法,而馬超是配當得起這種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