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恆大正式亮相中國足壇,老闆許家印喊出了「3年奪中超、5年奪亞冠」的口號,結果這兩大任務,恆大全部提前完成。恆大的出現,讓中國足壇「光喊口號」的一幕成為歷史,也扇了那些準備看恆大笑話的人的耳光。然而即便是恆大,也無法避免落入俗套,空喊口號已經成為恆大近些年來的「標誌」,恆大球迷也感受到了國安球迷當年的無奈。
許老闆當年喊出「3年奪中超、5年奪亞冠」的口號,以及以重獎刺激球隊(中超2011賽季513獎金政策),就引發了眾多中國足壇名宿的質疑。後來的上港助教、中甲球隊南通支雲的主帥謝暉就曾經這麼發問,「500萬贏球獎!輸球罰300萬!又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爛東西!中國足球不缺錢!缺的是對專業的尊重!請學習一下高水平聯賽的球隊管理!五年內拿亞冠冠軍?如果你沒把它當句笑話那你腦子一定進水了!」
不過謝暉的這番話,在2013賽季恆大登頂亞冠之後,就立馬被翻出來「打臉」。恆大以土豪形象介入中國足球,但沒有重複中國足壇過往那些土豪球隊一兩年就垮的歷史。從投入上來說,恆大絕對引領了中國足球的浪潮,讓中超直接進入了「燒錢期」,各隊的軍備競爭,也讓球迷如痴如醉。
然而,中國足球的底子本來就薄,本土球員的身價被炒了上去,表現卻對不起自己的身價,同時各俱樂部走的另外一條道就是大牌外援政策。然而新千年的前10個年頭裡,中國足球的青訓完全塌方,恆大介入足球頭幾年引發的燒錢浪潮,當一代球員漸漸老去時,國內球員已經扛不起大梁,而外援受限足協的限制高價引援和限薪令政策,則沒有新的大牌到來。
由恆大開啟的軍備競爭,最終也砸了恆大自己的招牌。斯科拉裡在任時期就極度不信任年輕球員,而且是公開表態,中國的年輕球員還無法「接班」。陣容漸漸老化的恆大,已經意識到更新換代的問題,不過給歷任主帥開出的任務,依舊是冠軍、冠軍和冠軍。2016年奪得中超和足協杯雙冠王后,2017年給斯科拉裡的任務是超級盃、中超、足協杯和亞冠全部要奪冠,實現「大滿貫」,任務如此之重,斯科拉裡更不敢啟用年輕球員。
後來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2017賽季恆大只有超級盃和中超入帳,足協杯和亞冠都被上港淘汰,斯科拉裡賽季結束後就與恆大分道揚鑣。教練生涯還略顯稚嫩的卡納瓦羅重新回歸,從2018到2020這3個賽季,許家印給卡納瓦羅的任務都是雙冠王,結果卡帥只交出了2018年超級盃和2019賽季中超冠軍2個獎盃,如果以恆大的要求,這就是不及格。
明知球隊的人員構成有缺陷,競爭力逐步下滑的情況下,卻為了滿足所謂的冠軍球隊這個虛榮心,恆大終於回到了中國足球熟悉的軌道上來:空喊口號!
燒錢,讓恆大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上港和國安都是模仿恆大最為徹底的球隊,尤其是國安成為中超燒錢浪潮中的最後一個跟風者。模仿者越來越多,恆大隨即調整政策,藉助歸化的東風攬下一批具備歸化資格的外援,然而如今看來也是「砸在自己手中」,歸化為錢而來,一旦被歸化成功,就失去了往日的風採,艾克森就是其中的典型,而洛國富則是病急亂投醫的典型。
當恆大也摸不準中國足球的「命脈」時,或者準確說無法跟上足協的節奏時,王朝塌方就是遲早的事,奪冠變為「空口號」也是註定的事。對於恆大球迷來說,3年之內兩度三大皆空,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然而足球世界只有一時的王者,沒有一世的王者,世界主流聯賽,只有符合足球規律的球隊,才能數十年屹立不倒,但中國足球絕沒有遵循這樣的規律,國字號沒有,俱樂部亦沒有。
而恆大騷操作自從卡納瓦羅來到球隊也是頻出,2018賽季輸給人和之後,許老闆直接拍板,要求換掉球隊的所有外援,非U23年齡段的國腳不再是非賣品,卻忽略了轉會政策,讓恆大上下一陣忙活。2019賽季,恆大眼見就要中超成功奪冠,結果短暫受挫,就演了一出「卡納瓦羅上課」的好戲,但卡帥絕不低頭,恆大也只能服軟放低姿態,與卡納瓦羅各給臺階下,雙方「重歸於好」,只是裂痕清晰可見。
2020年首度無冠,恆大又在亞冠出局後開演好戲,董事長領導下的主教練負責制,直接變為董事長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而總經理的新任人選不是從恆大集團選出,而是卡納瓦羅麾下的球隊隊長鄭智,如今直接成為卡帥的領導。這樣的用意不言自明,只是卡納瓦羅和恆大這次還互給臺階下嗎?
搞足球沒有錢不行,但錢也不是萬能的,還是那句話,一支球隊想要經久不衰,或許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足球方面,而不是場外。
(貝克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