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球捕手為例,談談社交電商破局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前兩周的文章《從社交電商的底層邏輯,分析網際網路下半場的走勢》中,簡單梳理了社交電商的發展情況和主要模式,本文將通過以一個具體的案例(環球捕手)闡述社交零售模式電商的市場現狀與機遇。

一、產品簡介

環球捕手於2016年4月基於微信生態圈的零食電商平臺環球捕手上線,屬於B2B2C模式——小B「商家」從大B的商品庫(平臺)選擇適合自己售賣的商品,形成自己的小商家。小商家僅負責流量獲取及分銷,供應鏈以及其他服務由平臺來負責。主營零食、保健品、母嬰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2016年10月,環球捕手獲得A+輪一億元人民幣融資,2017年4月環球捕手註冊用戶突破1200萬,銷售額將近8億。

2018 年2月3日,浙大友創投資旗下文辰友創基金對其戰略投資,估值20億元。

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後,環球捕手也有著另外一面。

環球捕手是在法律紅線(過度分享機制)遊走的代表性產品,也有人評論這類以社交關係為底層構架的產品踩著紅線在快速擴張。無獨有偶,模式相似的雲集微店也是同樣限於是非爭端之中,這似乎是社交零售電商的集體症狀。

二、社交電商等新興電商的突起的根本原因——站在巨人頭上摘桃子的玩家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2015年以來,社交電商開始了驚人的增長,令人驚嘆的背後似乎暗示著新一種零售商業的快速興起,這風起雲湧的背後是傳統與新興市場趨勢共同交織的結果。

1. 傳統電商市場飽和,難以進入賽道

2017Q4我國B2C網絡購物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報告來看,以京東、天貓、蘇寧等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已經牢牢地佔據了中國網際網路這塊市場。另外垂直型電商如唯品會、國美、噹噹等在各類更加細分的跑道上堅守,傳統電商在各個方向上如流量、運營、渠道都佔據了電商行業的制高點

而另一組相關數據顯示:淘寶目前在售商品總數超過10億,其中只有3%—4%的商品有銷售記錄。同時,淘寶目前大概只有3%的店鋪能夠盈利,其餘97%的店鋪都在虧損狀態。

這樣的情況下,傳統電商賽道無論是商品的品類還是商戶的生存情況來看,傳統電商這個賽道都已經相當飽和,初創公司缺乏切入賽道的角度。

2. 傳統中心電商成本高,初創公司毫無競爭優勢

近年來,傳統電商的競爭加劇。從15、16年阿里巴巴成立菜鳥聯盟與京東物流的線下布局形成抗衡之勢,從京東、天貓和優質淘寶商家先後在全國各地降低倉庫以達到次日達的基礎服務,從騰訊京東合作深挖社交紅利到支付寶多次改版指向社交,巨頭們先後在軟硬體、物流體系、流量支持都布局完善,耗費的財力、精力、技術投入都是相當巨大。

阿里巴巴獲客成本分析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網

僅以阿里巴巴為例:在用戶基數已經巨大,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下,獲客成本勢必不斷升高,除獲客成本以外,電商在稅賦、倉儲物流方面成本均不斷提升,阿里巴巴實際稅率 4 年間提升 8.6%,可見這樣的規模和成本是任何一個具有強大背景的初創公司都難以企及的。

但是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相對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能夠節省80.89%的固定成本,緩解73%的庫存壓力,減少63%的推廣費用,同時能提升48%的銷售周期以及提高48%的銷售利潤。由此導致了更多的初創公司來避開傳統電商業務,進而轉向更加輕量級的社交電商模式。

3. 社交媒介的興起,出現嶄新賽道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隨著移動終端的全民化以及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資費,直接刺激了圖文、直播、短視頻等多元化社交媒介的興起,據艾瑞諮詢發布的短視頻行業報告來看,短視頻用戶激增堪比中國前三甲的社交軟體,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類「經濟體」,例如:網紅經濟、KOL紅利、社群紅利,啟發了一批批具有用戶心理洞察力的創業者,開始利用社交媒介來進行去中心化模式的創業。

在這條嶄新的賽道上,出現了一大批新玩家,以社交為底層構架的環球捕手、以內容驅動的小紅書等都是代表性產品。

4. B2B2C電商興起原因

三方面的原因其實可以一句話來總結:環球捕手、雲集微店、小紅書等此類社交電商都是「站在巨人頭上摘桃子的玩家」。在各大「前輩」費盡心力完成基礎設施的布局、流量的聚集,用戶習慣的培養、付費意願的提升之後,社交電商才得以用一個較為輕鬆地姿態進入電商圈子。

在今年傳統模式飽和競爭的情況下,社交電商仍舊有一輪爆發式的增長,而環球捕手雙十購物節單日銷售2.18億這種成績。即使各位大廠心有不甘,也不得不開始匆忙地準備應對策略。

三、環球捕手的商業邏輯

回到之前的話題,以環球捕手為代表的社交零售電商被稱為踩住紅線擴張的玩家,孰是孰非難以一語說盡。我們不妨先回到十年前那段線下商戶向線上電商轉型的那段時光,很長一段時間內,促進網上各種評論家對於這段轟轟烈烈轉型的大討論,現在看來用一句話就可以道盡,這也是電商的本質屬性——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用戶。而環球捕手的本質屬性則是源於對於傳統模式的改造。

環球捕手的「人、貨、場景」的變革:

(1)人:發展的路線:商場導購——朋友圈代購——網紅帶貨——社交節點裂變分銷。

從零售業出現以來直到現在,零售的變革從走街串巷的叫喊到規模化的商場導購,再到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的網購直到現在興起的基於社交的商業模式,隨著時代和技術的改變,零售行業的標誌性模式也在不斷的改變,但是核心都在於以「顧客為上帝」,其不同主要在於如何更加有效地為商品提供背書,刺激消費者購買慾。

環球捕手正是以社交裂變為核心切入市場,通過流量裂變得到了巨額流量支持,在此基礎之上選擇了需求量大、高利潤高的零食生鮮產品,通過犧牲掉部分利潤獲得更高份額的成交量,將每一個裂變的節點都納入自己的用戶網絡圖中。

目前其用戶數已突破4000萬、會員數突破300萬,2018年商品交易總額(GMV)計劃突破100億元,成為社交電商市場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2)貨:將以「品牌」為核心的產品傳播方式轉換為以「品質」為核心的品牌傳播方式。

用戶傳播方式的邏輯變化直接催生了備貨的邏輯,傳統零售中通過品牌的力量來進行促銷往往會受到不錯的效果,而這些品牌產品通過擴大邊際效應能夠有效的控制成本,像馬太福音中「有的強加給你,沒有的要把你所有都搶過來」 ,不具有品牌效應的產品生存難以為繼,具有品牌效應的產品能夠更快的實現資本的積累。

因此,商戶更加傾向於毛利潤高同時具有良好品牌效應的產品。

但在由中心節點傳播到由各個節點傳播的轉變過程中,原有的備貨邏輯不在適用,因為在社交關係中哪些不具有品牌效應的商品也能夠獲得信任的背書。換言之,性價比高的商品能夠獲得很大的一部分消費者青睞。

而為了實現性價比高的商品被環球捕手等社交電商上架,這些社交電商必須通過更加健康更加價值的方式改造供應鏈的上端,環球捕手深耕供應鏈來保證貨物的品質,環球捕手「中國田」計劃通過對接優質品原產地來實現品控,例如:環球捕手將「即食肉類」的供應鏈觸手伸長至西藏當雄等源產地,通過以扶貧為核心的戰略合作保證供應鏈上端商品的品質。

(3)場:將以「搜索、內容導購」為核心的消費方式轉換為以「分享、發現」為核心的消費方式,直接脫離傳統紅海競爭市場的普遍規律,撬動了另一種社交紅利。

傳統電商是通過用戶產生的目標導向性,促使其在某一個平臺產生購物的行為,傳統電商通過這條邏輯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實現在不同種類的商品的卡位、跑馬圈地的效應,比如:京東的3C、唯品會的折扣衣物、淘寶的萬能與高性價比。

而環球捕手則是通過體驗式消費加上商品在社群和朋友圈等不同的場景傳播,實現商品銷量的提升。通過利用社交節點,實現了以分享為核心的消費行為,避開了布局傳統電商布局,具有先發優勢以及避免巨頭降維打擊。

場景遷徙:高德地圖大數據計算,截至2015年,統計出全國共30萬個小區,而這個數字在城鎮化發展的前提下仍在不斷擴大。

基於這個大背景,環球捕手推出另一款產品小區樂,以全國社區為服務對象,形成地方規模化的採購,貨源來自于格家優質供應鏈或者批發商(本地生活)。通過縮短供應鏈降低銷售成本,利於開展以社區為核心的線上線下場景聯動,通過社交鏈撬開線下零售的大門,獲得新一輪社交紅利。

四、未來發展1. 用內容取勝,刺激新一波增長

環球捕手最受爭議的地方在於社交裂變模式的設計如過度分享,目的在於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交節點,進而撬動一個個社交節點實現產品的裂變增長。參考內容電商,可以發現其增長營收能力並不弱,而專注於零食電商的環球捕手,通過佔據衣食住行的第二位」食」具有天然的話題屬性和傳播優勢,因此建立以內容為中心的話題和社區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破局之道。

例如:從平臺現在已經自有的試吃員入手,打造最幸福的網紅試吃員,建立官方直播通道,利用頭部流量的優勢獲得產品的宣傳和商品的售賣。再或者建立環球美食實驗室等公眾號,舉辦環球廚藝大賽和世界美食試吃大賽,來打造網紅、打造環球捕手。通過種種方式建立環球捕手在吃貨心中的專業性和娛樂性,實現內容壁壘。

2. 借轉型會員制淡化過度分享機制

據統計機構Statista研究發現:Prime會員平均每年在亞馬遜網站上的開支為1300美元,幾乎是非會員用戶的兩倍。Prime會員服務本身的費用為每年99美元或每月10.99美元,而亞馬遜Prime會員的續費率在90%-95%之間。

無獨有偶在中國,今年阿里巴巴的88VIP、攜程愛奇藝、京東愛奇藝等聯合會員的依次出現。一方面證明了電商規模已經到達臨界值,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會員制進一步刺激用戶購買力的能力。

過度分享機制是使社交零售電商陷入非議門的首要原因,與之對應的是會員制提升用戶復購率和忠實度的重要舉措,兩者作用相悖但形式相似。藉助會員制的轉型(提升付費頻率,降低單次付費成本),通過服務和性價比來取勝,徹底淡化以分享為核心的機制。

總之,政策的風險依然存在,但在如今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那些肯深耕供應鏈、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的產品,在未來發展可期!

 

本文由 @子木君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社交電商的時代漩渦,環球捕手品牌形象如何突圍?
    2018年是我加入社交電商的第一個年頭,同時也是社交電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速度通常伴隨著陣痛,這一年社交電商尤其以我們公司環球捕手為代表,在外部的公司形象和產品形象從萬般質疑逐漸好轉,我想其中的經驗是我在19年初最應回顧和總結的事情
  • 一心一意把社交電商玩深,環球捕手尋求更高突破點
    3月3日,以「共生·同創」為主題的格家網絡2019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召開,千名知名品牌商齊聚,探討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新環境下,會員制經濟的新商機。
  • 美食電商定位左右搖擺,三心二意的環球捕手能走多遠?
    從環球捕手平臺上的布局來說,有水果生鮮、零食酒飲、還有美妝服飾、母嬰家居等等,更像是一家以美食為特色的綜合電商。環球捕手能躋身生鮮電商APP用戶月活量TOP15排行榜,說明這個平臺還是有兩下子。表面上,平臺的品類齊全,平臺的長勢也還不錯,像是披著一層七彩外袍。但是環球捕手這個美食電商也潛藏了平臺定位不明確等隱患。
  • 山西陽曲考察團參訪環球捕手 探討電商助農新模式
    9月18日,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縣長裴耀軍一行來到位於杭州的環球捕手總部,就陽曲縣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和線下活動運營模式,與環球捕手「中國田」項目組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裴耀軍一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環球捕手的產品展示區、商學院、小區樂及商品部等區域。對於環球捕手在全球供應鏈深耕與布局所取得的成效,裴耀軍表達了極高的認同與讚許。
  • 社交電商環球捕手疑似跑路?創始人回應:前財務總監挪用公款2.6億...
    至少在外界看來,剛剛過去的雙11帶給杭州知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的不完全是喜悅。而且,呈現出矛盾特徵。11月11日晚,一張截圖開始在網際網路流傳,稱當阿里正在狂歡慶祝新的記錄,社交電商環球捕手(「斑馬會員」前身)卻疑似跑路,警察已在其總部浙商財富大樓下站崗一天。
  • 社交電商頑疾多 雲集、環球捕手、貝店、蜜芽plus等被傳涉嫌傳銷
    同時,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引發媒體關注,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微博某大V爆料貝貝集團旗下會員制折扣商城『貝店』涉嫌傳銷被罰萬元的消息也不脛而走。一時間,社交電商深陷「涉傳」困局,未來發展之路也是略顯「迷茫」。
  • 3年GMV做到100億,環球捕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社群電商,從字面上來看可以分為兩部分:社交和電商。商業交易的基礎是信任,而社群電商相比傳統電商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通過微信與消費者建立社交信任進而產生交易。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環球捕手作為社群電商平臺,保持了每年5倍的GMV增速,3年做到100億的銷售額,那麼他是做對了什麼,什麼是他賴以增長的壁壘?
  • 投訴不斷、涉嫌傳銷:環球捕手被指問題叢生
    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依靠分享經濟、做熟人生意的社交電商蓬勃興起。近年來,以拼多多、雲集微店、環球捕手、小紅書等為代表的拼團、分銷開店、社區導購等多種類型的社交電商平臺快速崛起。可是,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社交電商平臺常被人詬病。
  • 6小時眾籌600萬 環球捕手首家美食社交線下店 G-Coffee 強勢起航
    12月20日下午,美食平臺環球捕手「G-Coffee項目說明會」在總部杭州成功舉辦。未來,眾多網紅將現身門店,共同參與線下分享。  6小時即籌600萬 環球捕手重磅打造社交美食線下店  早在12月4日,環球捕手正式與啟德國際籤約開啟社交美食線下店戰略合作,期望通過強強聯合,2018年在全國打造多家「GCoffee」社交美食線下店,為平臺會員創造場景化消費。
  • 環球捕手技術團隊摘得電商「最佳團隊」桂冠
    近日,環球捕手技術團隊榮獲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頒發的2018浙江電商優秀從業者——最佳團隊獎。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上線2年多的環球捕手持續保持爆發式成長,年度GMV從20億到百億,大促銷售記錄從1.5億到5.4億,訂單數量成倍增長的同時,帶來的是數據穩定性幾何倍數增長的壓力。
  • 新零售電商品牌雲集、環球捕手、花兜、拼多多、貝店、蜜芽受歡迎
    最近幾年來,實體商家新零售市場越來越火熱,並形成了以社交電商拼多多等品牌為代表的新興電商戰略群。新零售平臺和傳統電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比較注重線下熟人關係,通過熟人推薦為主,有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同時,很多傳統實體商家由於電商專業水平不高,長期處於無法網上開拓業務的窘境,新零售平臺一般都會安排對接的人員予以幫助,解決了商家最大的痛點。因此,新零售行業發展越來越迅猛。當前,在新零售領域表現較為出色的品牌已有不少,包括雲集、環球捕手、花兜、拼多多、貝店、蜜芽等,都表現不錯。
  • 江湖鬥爭,環球捕手的業務邏輯
    ——阿里集團的CEO張勇電商生態之後,阿里的移動金融、物流網絡、雲計算網絡、數字媒體大文娛等一點點補足的商業要件,正在慢慢形成新的商業生態——吸引更多的人使用,為更大範圍的商業服務。在上一篇文章《社交電商的新玩法,十年興衰雙十一》中,簡要地提到過阿里/京東等巨頭雙十一業績的狂歡,除了「兩超」巨頭以外,我追蹤的另一個社交電商平臺「環球捕手」同樣獲得了亮眼的表現,巨頭的夾縫中,新入局者如何搏得一席之地,我想在這裡有所探討。
  • ZOO COFFEE聯合環球捕手,布局線下美食分享店G部落
    環球捕手是一家美食生活電商平臺,成立於 2016 年,以美食為核心,輔以社交電商、內容電商、自營品牌等多重屬性, 2 年來深耕美食垂直領域,與全球眾多知名美食品牌有深入合作,致力於發掘和分享全球美食及美食文化,積極打造以美食為主的全球化生活體驗平臺。
  • 「環球捕手出品」模式即將輸出海外
    此次,環球捕手歷時20多天來先後前往澳大利亞、紐西蘭2個國家,完成了swisse、紐樂(Nutra-life)等20多個當地品牌的年度籤約,涵蓋美妝、母嬰、保健等眾多類目,在此行程中環球捕手分享了目前國內領先的社交零售商業模式,介紹了環球捕手2017年預計銷售額20億等信息。澳大利亞與 紐西蘭品牌方邀請環球捕手參觀了不同的工廠與原材料產地。
  • ZOO COFFEE攜手環球捕手,聯合店ZOO COFFEE·G部落盛大開業
    環球捕手是一家美食生活電商平臺,成立於2016年,以美食為核心,輔以社交電商、內容電商、自營品牌等多重屬性,2年來深耕美食垂直領域,與全球眾多知名美食品牌有深入合作,致力於發掘和分享全球美食及美食文化,積極打造以美食為主的全球化生活體驗平臺。
  • 疑環球捕手換殼斑馬會員涉嫌傳銷被曝光 會員被指用來「填坑」?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斑馬會員公司主體為杭州迅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股東為張麗萍、黃雲,實控人為張麗萍。8月28日,北京時間撰文《「環球捕手」被封禁這753天 變身「斑馬會員」:2月賺5萬 疑涉傳銷》稱,斑馬會員創始人「李瀟」,與環球捕手CEO「李瀟」是同一人,而環球捕手在2017年因涉嫌傳銷被微信封禁,斑馬會員與環球捕手關係不同尋常。
  • 「環球捕手」火遍朋友圈 到底是營銷還是傳銷?
    環球捕手」火遍朋友圈,營銷還是傳銷?  長沙晚報記者 鄧豔紅  「社交分享經濟模式」「邊分享邊賺錢」「努力3個月,日賺3000元+,月入5萬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個自稱為用戶搜羅全球好物的個性美食生活平臺「環球捕手」進入長沙人的視野。
  • 火圖科技全面支持雲集與環球捕手模式,助力企業實現逆天翻盤
    杭州2016年6月14日電 /美通社/ -- 移動電商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火圖科技全面支持「雲集微店」和「環球捕手」模式。近來,這兩個平臺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微電商界聲名遠揚。這主要是因為不走尋常路,懂得根據時代發展尋找市場痛點,在逐一突破的同時獲得了日銷百萬的銷售佳績,成為了羨煞旁人的行業新貴。
  • 新零售社交電商平臺有哪些
    1、拼多多 基於微信等社交媒介進行商品傳播,分享,抓住用戶從眾、愛佔小便宜、炫耀、興奮等心理特質,通過激勵政策鼓勵個人在好友圈進行商品推廣,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進來。 2、雲集 個人或者線下店主通過平臺開店,利用社交關係進行售賣和分銷,平臺一件代發。 3、京東拼購 京東拼購是基於京東商家,利用拼購營銷工具,通過拼購價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是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的一個工具,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
  • 從開豪車、中午才起床到三個月睡辦公室,環球捕手李瀟圖什麼?
    其中,杭州有兩家倒騰出了新玩法,一家是淘寶四金冠賣家肖尚略創立的雲集,還有一家就是李瀟的環球捕手,有別於拼多多利用社交圈做拼團模式,雲集和環球捕手是讓消費者可直接開店,並用抽成的方式促使他們利用社交平臺向他人推薦產品。億邦動力網了解到,雲集和環球捕手為店主提供包括商品、內容、客服、IT系統、培訓在內的後端支撐,店主只要做好與用戶溝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