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改變故多 退伍軍人存摺少上萬元
昨天是年改上路第一天,許多退伍軍人發現自己減少的金額超過預期。 圖/陳學聖服務處提供
昨天是年改上路第一天,許多退伍軍人一早就到銀行刷存摺,卻發現本月領到的退休金,一下少了幾千甚至上萬元,遠比政府公式所說的「十年逐步調降」幅度為大。國防部官員解釋,除了因為優存利息改到每月一日起算之外,過去軍官的「補足退除給與差額」與「月補償金」,也在這波修法中被取消或一次結清,才會出現降幅出乎預料的情況。先前鬧出通知函寄錯大烏龍的國防部,經過連夜趕工,昨天清晨發布新聞稿宣布,已在六月卅日結束前,將廿萬五千八百卅七分「已退軍職人員退除給與重新計算通知函」交寄。退役官兵如有疑義,可於收到函件之次日起卅天內,以書面提起訴願。國防部與退輔會也設置諮詢電話,並於網站提供退撫制度問答、懶人包,以及訴願救濟等相關訊息。
2. 反年改一路嗆 蔡總統訪綠川喊卡
總統蔡英文昨天到臺中市參訪,可見反年改團體嗆聲的場景。 記者陳宏睿/翻攝
總統蔡英文昨天參訪臺中,動員近五百名警力維安;為避免拒馬封街引發民怨,市警局定調「不用拒馬、用人力」,反年改團體則化整為零在總統參訪必經之路,持標語高分貝對總統車隊嗆聲,高喊下臺。昨天總統車隊行經臺中,沿途都有零星反年改團體在路旁拉布條、舉標語抗議;原本昨晚在成功嶺的抗爭被認為是主戰場,但僅約廿人到場。烏日警分局協調在鄰近車隊行經道路旁劃設意見表達區,讓陳抗人士在區域內拉標語、嗆聲,沒有衝突。
3. 醫療分級下猛藥!大醫院門診不減量 健保就不給付
為落實轉診,減少門診量,健保署要求大型醫院七月起每年減少百分之二門診量,否則不給付健保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天起,習慣到大醫院看病的民眾,恐得面對醫師徵詢,願不願意轉到診所看病?這項變革是因健保署為落實轉診,要求區域級以上大型醫院,每年要減少百分之二、五年減少百分之十的門診量,否則不給付相關健保費。對這項措施,醫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健保費斷頭」有助落實轉診,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臨床醫師直言,醫學中心門診減量「不可能」,有醫院曾評估,超量不給付的損失,低於減量的損失,寧可承擔受罰風險,也不願輕棄病人的收入,不排除只是消極配合。病患則擔心診所的醫療品質,對轉診新制似乎不太埋單。醫改會則憂心,健保署僅要求門診減量,卻未規定減量對象是否為「初級照護病人」,若減掉的是複雜病症患者,病人掛號依然一號難求,建議健保署修正新制並公開各醫院減量輕症比率,才符合公平正義,保障病人權益。
4. 70歲失智照顧93歲失智 「快沒命了」
七十歲的白婉芝(右)照顧九十三歲的失智媽媽(左)多年,二年前她被診斷為輕度失智。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白婉芝這位七十歲的退休教師,當公教年改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時,她的心思全放在九十三歲的失智母親身上;二年前她被診斷罹患輕度失智,「怎麼會這樣」?為了照顧母親,她勤做筆記、努力參與活動延緩退化,因為她不能倒,「不然媽媽怎麼辦?」「我自己照顧媽媽也覺得快沒命了」,白婉芝說,她有孩子,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要當討厭的老人」,未來當她和媽媽二人都認不出彼此時,母女會攜手一起住進安養中心,她說:「我已經登記預約好了」,只是不知這天何時會到來。白婉芝「失智老老照顧」的案例,並非特例。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調查,嘉義縣市去年服務的一千個失智症家庭,有四成八是失智老老照顧;臺中市失智症共照中心執行長郭慈安也說,中心服務的對象,幾乎每月都有一件類似個案。
5. 3前綠議員 挺蘇煥智選南市長
前臺南縣長蘇煥智宣布參選臺南市長,他自認是6名參選人中最有行政經驗,可最快上手的人選。 記者鄭維真/攝影
表態投入下屆臺南市長選戰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今天上午在永康桂田飯店發表「故鄉的呼喚」參選記者會,據知,臺南市議員曾王雅雲、蔡秋蘭和陳朝來等人表態挺蘇,後續效應引人關注。王、蔡、陳原為民進黨員,本屆議長選舉被民進黨視為「跑票」開除黨籍。民進黨臺南市長提名人黃偉哲陣營說,對上述人表態「不意外」,團隊仍按照既有選舉步驟、策略進行。
6. 「總統民調低…」扁:民進黨年底恐雙北雙輸
前總統陳水扁昨發「新勇哥物語」指出,民進黨年底恐雙北雙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昨天在臉書「新勇哥物語」貼文指出,總統蔡英文民調低,對選臺北市長的立委姚文智相當不利,而民進黨若北市選情不好,新北也好不到哪去,「雙北雙贏」恐變成「雙北雙輸」,民進黨期盼年底大選的「領頭羊」不見了,連帶也會影響原本其他不樂觀的縣市更雪上加霜。陳水扁指出,「美麗島電子報」六月國政民調出爐,綠營對蔡英文感到失望的比例有微幅攀升跡象。在臺北市,蔡總統的滿意度一個月掉了百分之十一點一,是繼「桃竹苗」地區後,滿意度第二低的地區。陳水扁認為,如果蔡總統施政滿意度仍拉不起來,姚文智要在經濟選民與軍公教佔比多的臺北市脫困突圍似有難度。
7. 公司法修法拚本周三讀 3條文爭議大
立法院上周密集協商「公司法」修法,拚本周三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司法」修法上周在立法院密集協商後,全案五十多條保留條文剩廿一條待表決。包括大同條款、實質受益人申報等因重大歧見仍保留,但限縮委託書表決權、公司治理人員則有共識刪除,並二讀通過鬆綁公司一年可每半年或每季發放股利的「股王條款」。預計周五可完成三讀。
在爭議條文部分,「SOGO條款」,因朝野對非法變更公司登記經判決後是否可回溯、以及犯罪主體應如何認定等歧見大,協商決議各黨團自提版本;另一「大同條款」,即第一七三條之一,「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份之股東,得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工商團體籲政院版應設計配套方案,避免市場派與公司派隨時發動經營權角力戰,國民黨憂心爭奪經營權情況恐大增,力表反對。此外,有關廢除法人董事條文,工商團體認為,如果剝奪投資機構指派法人代表的權益,投資機構無法指派法人代表,勢將影響外資與其他企業投資意願;對此朝野均認茲事體大,不能貿然刪除。相關爭議條文都可能交付院會表決。
1. 歐盟反避稅 臺灣恐列黑名單
報系資料照片
歐盟去年底公布稅務不合作黑名單,包括巴拿馬、南韓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上榜,臺灣則未被列入。不過,雖未被列入黑名單,臺灣卻在灰名單(觀察名單)上,據了解,臺灣在租稅透明的表現讓歐盟不滿,可能被列入黑名單,財政部官員因此急赴歐盟說明,努力避免上榜。財政部原定6月底要提出薪資所得核實扣除及扣除額調整修法方案,目前仍未出爐,但負責推動本案的財稅高層卻在此時率員趕赴歐盟,顯見此事的急迫性。
2. 離岸風電融資 民銀興趣大
本周行政院會暫定由金管會報告綠色金融推動進度。綠色金融的重心在離岸風電專案融資,但知情官員坦言,慶富案發生後,公股行庫對政府政策鼓勵的離岸風電專案融資的態度趨於保守,反而是民營行庫態度較積極,躍躍欲試。官員說,離岸風電融資是採專案融資模式,在歐洲的德國、英國、荷蘭,都有很成熟的融資技術。為此,經濟部標檢局也在積極建立第三方驗證系統等認證制度,以期金融業能放心融資。
3. 陸砍太陽能補貼重傷臺廠 矽晶圓廠擬組聯盟自救
臺系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國碩、中美晶、達能等,面臨中國政策獎勵高效太陽能模組廠大舉採用單晶電池,壓縮臺廠發展空間,擬籌組太陽能晶片聯盟,結合裸線和鍍鑽廠,導入50微米鑽石線切割,藉由說服政策獎勵及降低成本,雙管齊下,力抗單晶太陽能矽晶圓侵蝕市佔。大陸太陽能531新政策,讓太陽能矽晶圓成為重災區,不管單晶或多晶矽晶圓價格崩跌,但單晶產品因轉換效率高,在大陸領跑者和扶貧計畫,以及臺灣政策獎勵高效太陽能發電等諸多因素加持下,單晶太陽能矽晶圓和電池、模組需求還在,相較之下,多晶矽產品不僅價格慘跌,市場更被單晶產品快速取代。
4. 鴻海找美國菁英組AI軍團 郭臺銘赴史丹佛大學演講
郭臺銘
鴻海集團將在美國建立智慧製造團隊。董事長郭臺銘將親上第一線進行「企業徵才」,美國當地時間7月6日(臺灣時間7月7日)在史丹佛大學演講,希望爭取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作為集團轉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的重要基礎,也希望與年輕新創企業家合作。郭臺銘受邀參加史丹佛大學學生會相關活動,將針對工業人工智慧專題發表演講,並將釋出招攬跨領域人才與合作訊息。
1. 陸個人減稅 最快10月上路
大陸全國人大官網公布《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對外徵求意見,擬將個所稅起徵點提高至人民幣5,000元。 本報系資料庫
大陸個人所得稅修法加速,起徵點將調高至月薪人民幣5,000元(約新臺幣2.3萬元),亦即年收入人民幣6萬元(約新臺幣27.9萬元),最快有望今年10月1日實施。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人大網6月29日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距離第一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僅僅一周,個所稅法修正草案全文對外公布。草案擬將個所稅起徵點由每月人民幣3,500元調高至人民幣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草案明定實施日期,將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但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工資及薪水所得可以先行計算。亦即薪資所得者可以先行享受到減稅優惠。
2. 廣西「高鐵旅遊·鄉村振興」主題列車 昨日南寧開出
廣西首趟「高鐵旅遊·鄉村振興」主題列車昨從南寧東站開出,苗族婦女在發車前與列車合影。此趟主題列車的八個車廂各設一個主題,對重點旅遊城市、特色旅遊名縣、國定貧困縣特色旅遊資源、鄉村旅遊產品等進行公益宣傳和推廣,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1. 川普改口:北韓去核協議「有可能行不通」
美國總統川普1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表示,北韓去核協議「有可能行不通」。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間正好在北韓傳出秘密增產核武燃料的隔日。川普在節目中一改先前對北韓去核化樂觀態度,表示談好的內容「有可能」最後「行不通」。英國衛報報導,川普在上月12日新加坡「川金會」後表示,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很聊得來」,並已談妥北韓去核計畫。但川普在1日訪問中被問到,是否相信金正恩會履行上月川金會上北韓去核承諾,川普回答:「我跟他達成了一個協議,也和他握了手,我真的相信他是認真的。」川普說:「現在,有可能(行不通)嗎?我是不是遇到過一些交易 ,你是不是遇到過一些事,最後有人還是做不到?那是有可能的。」
2. 挾民怨而起 左派 「美國人」將成墨總統
墨西哥總統候選人羅培茲一日在墨西哥市的投票所準備投票前,向媒體高舉勝利手勢。 (美聯社)
墨西哥七月一日舉行總統、國會和地方選舉,在民調中領先對手廿多個百分點的反建制左派候選人羅培茲可望當選總統,成為墨國近九十年來第一個並非由兩大黨提名的總統。羅培茲指控把持政府近一個世紀的兩大黨是同一個「權力黑幫」,只會圖利自己。墨國選民受夠了貪腐和暴力,羅培茲的指控贏得廣泛回響。他並未端出明確的改革政見,但多數選民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十四歲的羅培茲一頭銀髮,詞鋒銳利,曾任墨西哥市市長,二○○六年和二○一二年兩度挑戰總統大位失利。他幼時在父親店中幫忙賣進口美國服飾,有個外號叫「美國人」。羅培茲是左派大將,他承諾將鎖定數十年來相繼民營化的國營事業,還要扭轉現任總統潘尼亞尼託將原油業民營化的做法,讓外資很緊張,擔心血本無歸。
3. 韓出口摔跤 下半年罩烏雲
南韓6月出口額較一年前下滑0.1%,不如經濟學家預估。 (歐新社)
受到工作天數減少影響與比較基期過高影響,南韓6月的出口意外下滑,一反前月強勁回升走勢,僅管南韓第3季出口預料將維持成長動能,但美國與中國等國爆發貿易糾紛,仍是可能威脅南韓下半年出口與經濟的最大變數。南韓貿易部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出口額較一年前下滑0.1%,不如經濟學家原估的成長2.2%,更遠不如5月的大增13.2%。6月進口額則成長10.7%,使貿易順差縮水至6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