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制《乾隆大藏經》第47冊,第0442部,大乗單譯經部,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等譯《大佛頂如來宻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影印本「卷第七」中的呪文部分,校正注音。
本繁體注音版《大悲咒》是根據現行流通版的84句大悲咒校正注音的。龍藏版的大悲咒是82句,經比對,只是從第78句後的分句方式有所不同,現行流通版本多分了兩句,而文字部分均相同。但在第16句,龍藏版大悲咒比現行流通版少了5字「那摩婆薩多」,注音僅作參考。特此說明。
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ΟΟ五年一月印行的注音版《佛教念誦集》校正注音。注音僅供參考。特此說明。
此咒為般若結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加強記憶力,促進心通。如能勤讀此咒,易得一心不亂、憶持不忘之力。
咒語原文: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三稱)
阿袮,邏闍鞞。鈐浮娑闍鞞。
耶婆奈闍鞞。博廁,娑迷。
波吒邏闍鞞。他奈婆邏鞞。
薩多邏伽邏泥。休磨休磨。
摩訶,伽樓尼迦。娑婆訶。
虛空藏咒注音:
ā nǐ,luó shé pí。qián fú suō shé pí。
yē pó nài shé pí。bó cè,suō mí。
bō zhà luó shé pí。tuō nài pó luó pí。
sà duō luó qié luó ní。xiū mó xiū mó。
mó hē,qié lóu ní jiā。suō pó hē。
發音註解:
阿(ā啊)袮(nǐ你):禰:讀作(nǐ你)屬於古音,而今音為(mí迷)。
闍:讀作(shé蛇),有的方音讀「薩」。
鞞:發音(pí皮),還有其他三種讀法:(pí皮)、(bǐ比)、(bǐng丙)。這裡念(pí皮)比較合適。因鞞通毗,「鞞殺社」,也譯成「毗煞社」;「阿鞞跋致」,也譯成「阿毗跋致」;「鞞嚧社那」,也譯成「毗盧舍那」。(見《佛學大辭典》。)
耶:讀(yē噎)。另讀(yě也)
廁:讀作(cè測),有的方音讀「次」。
吒:讀音(zhà乍),不讀今音(zhā)。
伽:讀(qié茄),有的地方讀「斜」。
磨:讀作(mó模),有的方音讀成「我」。
訶:讀音為(hē呵),有的方音讀「呼」。
迦:讀(ji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