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旺旺中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時新聞報、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臺灣新生報等臺灣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來到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採訪採風,同時拉開了第四屆「臺灣媒體看貴陽貴安」活動的序幕。
據了解,「臺灣媒體看貴陽貴安」活動由貴陽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策劃,計劃進行為期一周的採訪拍攝。活動旨在通過臺灣媒體記者的筆和鏡頭,以文字記錄、視頻專題採訪等形式,對貴陽貴安堅持高標準要求、推動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立體式宣傳報導。 當天,採訪團一行首先來到航空港經濟區展示中心,通過觀看宣傳片、互動交流等,詳細了解經濟區發展歷程、產業發展及交通多式聯運等情況。採訪團邊聽介紹邊興致勃勃地用攝像機、相機拍攝。「這是我第一次來貴陽,看到了與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一面,站在經濟區制高點看到發展全貌,園區布局明確、生態環境優越,很看好這片土地的發展前景。」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記者陳慶飛表示,將通過手中的攝像機將這裡的環境和發展一一記錄,讓臺灣民眾真切感受西部城市的變化和未來。
「研發健康碼是你們臨危受命還是早有規劃」「研發周期是多久、效果如何」「有哪些研發難題、怎麼克服的」「如何做到保護市民信息安全」……在貴州數聯銘品科技有限公司(BBD),採訪團一行與研發「貴州健康碼」主創人員開展了近2小時的交流,詳細了解了企業利用大數據,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決戰脫貧攻堅的成功做法。 疫情期間,BBD用時6天研發出能第一時間對重點人員實現快速識別,幫助群眾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復學的「貴州健康碼」,期間實現一天一迭代、一天一版本。BBD自2016年落戶經濟區,並逐漸發展成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中的生力軍,其落地開花結果的快速崛起也正是經濟區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發展歷程的的生動實踐。
「像BBD這樣的大數據企業在過去我們是不太了解的,來了之後才知道他們藉助大數據在疫情防控、精準扶貧等場景中的應用,著實讓我大開眼界。聽完之後我很有興趣做成一個專訪,讓臺灣民眾簡而易懂的了解大陸企業如何藉助大數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健康碼也是中國臺灣當前亟需要做的,所以很想把貴陽在這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臺灣。」旺旺中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監、「臺灣媒體看貴陽貴安」採訪團團長方偉光說。 採訪團一行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經濟區的參觀採訪。接下來,採訪團將圍繞大數據、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等主題,到貴安、高新、花溪等地進行採訪拍攝,實地了解貴陽貴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做好宣傳推介,以吸引中國臺灣同胞關注、支持貴陽貴安發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娟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