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深度分析:廣東宏遠U18陣容哪裡有問題,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廣東宏遠的u18的陣容結構有點問題,能打的後衛只有球風成熟、頭腦冷靜的戴昊,戴昊球風雖穩但是沒藍,一堆鋒線,持球點太少,運球弱,進攻節奏太慢,遇到緊逼要崩,還要馬力克頻繁過渡,進攻沒有層次,餘家豪上來後,u18幾乎沒有藍底進攻了,也沒有三分支援,便秘乏力。u17有多達四名能打的後衛,馬志軒控制的節奏比較穩定,能突也有籃,王欣睿、林威有籃,王哲、石奎能衝,餘家豪一柱擎天。
而馮銘臻、馬典成能搶,節奏推得很快、很流暢,陣地戰也打得比較有層次,突分、掩護、擋拆打得比較清晰,就是對抗能力比u18差一些,身高矮一些。馬力克能看的暫時只有身體對抗能力,投籃很差,運球、速度一般但也夠用吧,體能有點差,身體對抗能力在青年隊挺強的,但如果上來一隊沒了身體怎麼打呢?這就是大問題了,之前高尚在青年隊的身體對抗也是很變態的,還是是需要在技術方面具備一技之長,未來才更有競爭力。馬力克速度不算快但還算夠用,下快攻這個看不出什麼的,還要看防守的腳步移動、持球的處理速率這些的。馬力克沒進攻能力,場上作用只是過渡一下球,罰球也不會。這支u18沒一個超班的存在,對手還是個師弟,這樣都打不出啥名堂。
可惜張昊受傷了,不然可以看看他打的怎麼樣,張昊沒投籃,對方有大中鋒在籃下,挑戰挺大的,而且u18後衛組織不行,很考驗張昊的自主進攻能力和籃下二次進攻。餘家豪在,張昊也會打得很掙扎,參考艾穆麥提,他起碼還有中投,面對馮銘臻、馬典成的防守籃底或許還能打。艾靠對抗打球,餘不怕他這種類型的,張昊腳步靈活,動作快,說不定打餘會挺好用。去年和一隊徐傑胡明軒等人組隊打球,打比他年齡大的內線進攻都沒遇到多大問題。他主要是沒投籃和主動持球進攻欲望不強,後衛不會給他餵球他就沒啥作用了。張昊矮沒籃,暫時只能吃藍底飯,餘家豪雖然慢,但很高,張昊離開三秒區幾乎沒有威脅,去年張昊也沒有遇到過餘家豪這個高度和水平的內線,張知垚這類有高度速度和投籃才可以拿點分,張昊好不了新疆那個多少。
餘嘉豪去年就去美國高中了,留在國內已經無法提升。不過這餘嘉豪看上去挺老相的,很多人還以為他改年齡改很多了。馬力克的體能和投射都需要練,然後他的視野挺不錯的,後面看了幾個他持球時的處理能力沒那麼差,防守也可以。希望宏遠管理把他調到一起訓練,只有職業隊的訓練系統才能改善他的缺點。兩年時間過去了,馬利克的投籃和罰籃還是渣渣,他再不把短板補上來,以後就是這樣了。這就是國青教練總會選馬力克集訓,但最後卻落選的主因,身體素質可以說在青年隊數一數二,然而技術太粗,這幾年進步不大。同時入選的劉野也是這個道理,可以說劉野在U18的後衛裡面身體素質最出眾的,然而控球技術。U18本來就是國青二隊,U17才是正牌國青一隊,03.04年這批全運適齡的看看就好了,真正潛力未必真的比U18好。
馬力克的持球能力比想像中要好,不過投籃能力比想像中還要爛,這兩年的傷病和位置的不固定,確實可以說是沒有進步,還是希望能快點上一隊,投籃可以說是要從零開始練起了,今天打後衛個人認為防守還算過得去,積極性也算可以,不過到後面確實有點跟不上了。劉野投了一個三分沒有進,手型和動作和之前的應該區別挺大的,希望是意識到投籃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練還是有機會的。這支u17餘嘉豪確實是個好球員,希望徐昕能看到差距好好追趕了。深度分析:廣東宏遠U18陣容哪裡有問題,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
鄒運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國青隊應該都是邊緣人了,要正視差距回來好好練了,u17裡五個位置裡確實是控衛的短板比較明顯了,如果有個傑仔這樣的後衛,場面就會流暢得多了。鄒運在練持球,如果能在明年上一隊之前,把三分,中投,持球練出來,那就說明他的學習能力很強,很自律,他的防守好過張昊和杜潤旺,那他在一隊的未來會非常光明,將會是冠軍球隊的主力。
當他和阿聯,周鵬,二飛,馬尚,威姆斯,趙睿,胡明軒等國手長期訓練比賽,對他的提高會非常快。而這些是其他國青球員不具備的,當在CBA經過幾年的苦練,到時誰更強那還不一定。餘嘉豪不過是在打身高,看他我仿佛看到了巔峰期的王徵。徐昕讓人能想到更多可能。鄒運起碼現在的三分確實已經算有譜了,投射這方面進步的確很大,持球目前應該還比較弱,以後還是希望能能好好練,不過這個與自身定位有關,不過只要能上我們的一隊,肯好好去練,以後確實很值得期待,我個人也很看好他,也對我們的教練組充滿信心。徐昕的天賦大家都看得到,資源也有了,但目前還是太瘦太脆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比賽才能更快進步,相信每一個我廣的球迷對他的期望都非常高。宏遠隊的基礎訓練可能比國青對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戰意義,是按照他一隊要求去打造的,張昊也到了升一隊的關鍵階段,在宏遠一隊接受訓練,對他意義重大。
現在u18從人員構成就看出不怎麼重視了,劉鵬沒有了寂寞大神也基本打不出什麼章法,戴昊是個攻擊力挺強的雙能衛,竟然用成純控衛去打,也是無奈了,不過艾茲賣提和張知垚打得都不錯,以後打上cba也會是個強勁對手。戴昊靜態天賦不錯,但沒有投籃,突破殺傷效果也一般,u17的壓迫防守強度比較大、速度又快,欺負u18持球點少、投籃不準、進攻速度慢,夾擊、延誤用了不少,導致u18不能把球流暢運轉起來。戴昊的組織能力也一般,突破和投籃能力不足以改變u17的防守陣型,只能說出球意識不錯,運球能力、護球意識合格,這是在歐洲打比賽比較多練出來的。艾孜麥提身體對抗出色,藍底技術全面細膩,有一定中投能力,但身高比較矮,速度一般,上一隊,沒了身體對抗優勢和身高,內線技術就無法發揮,青年隊靠身體吃飯的矮個內線一般上一隊要面臨比較大的技術改進,他會是一個不俗的對手但不會是超強那種,張知垚這種比較全面的高個內線才更有前途。
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