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賀捷奉命組建「八一桌球體工隊」。桌球在當時的「八一隊」是名副其實的小球,不像三大球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賀捷委託廣州軍區舉辦桌球全軍選拔賽,成績優異者進行集訓。此外,他的目光盯向全國各地的桌球人才,軍隊可以不拘一格特招。這時上海郵電局桌球隊的李振恃映入他的眼帘。
李振恃1949年出生於上海,15歲成為上海市少年桌球比賽冠軍。因家庭出身問題,上海隊沒有錄用。隨後被駐滬的空四軍招走。1966年「文革」開始,空四軍桌球隊解散,李振恃被當時上海業餘桌球界享有盛譽的郵電隊相中,安排在上海郵電學校。上世紀七十年代,上海的桌球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球迷們津津樂道的乃是李振恃領銜的郵電隊與上海隊的比賽。當時採用的是九盤五勝制,每次比賽,李振恃基本上是全取3分,保持不敗。1972年日本國家桌球隊來滬訪問,李振恃借調給上海隊,一舉擊敗世界名將河野滿,一時成為美談。
賀捷帶著介紹信來到上海,郵電隊的教練接待了他。賀捷了解到,儘管李振恃不屬於上海桌球隊,但他屬於桌球人才,也由上海桌球隊管理,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如要調走李振恃必須證得上海桌球隊的同意。於是賀捷去了上海桌球隊,對方一口拒絕,賀捷只好悻悻而歸。
隨著1973年全國桌球錦標賽日期的迫近,賀捷坐立不安,他決定再次到上海爭取一下。他苦口婆心地對上海桌球男隊的領導說「李振恃已經24歲了,再也耽擱不起了,你們不用,就讓給我們吧,不然這小孩就廢了」。該領導動了惻隱之心,籤字同意放人。但上報到上海市體育主管部門,又被擱淺了。
回來後,求才若渴的賀捷茶飯不思,苦思冥想後忽生一計,他知道李振恃曾被空四軍特招打球,於是賀捷就委託瀋陽軍區的老戰友發函去上海,以恢復李振恃部隊編制為由徵召。這一招果然奏效,李振恃最終被調入瀋陽軍區,再轉到「八一桌球隊」。
同年10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桌球錦標賽上,以李振恃擔當主力的「八一隊」是沒有一個國家隊成員的隊伍,但卻一路過關斬將,打入男子團體決賽,最終屈居亞軍。而李振恃則一鳴驚人獲得男子單打冠軍,他又和伍時寶合作獲得混雙冠軍。賽後「八一桌球隊」獲得總政嘉獎。
武漢賽結束後,李振恃毫無爭議地進入國家隊。他是第33屆和第34屆世乒賽男子團體冠軍主力成員。在世乒賽上先後與梁戈亮和蔡振華合作奪得兩次男子雙打冠軍。
1981年李振恃退役回到「八一隊」當主教練,由於治隊有方,後提拔為「八一體工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