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統一董事長羅智先的一句「統一逐步退出大陸方便麵市場」,引起了業內一片譁然。事後證明,統一所言非虛,但也並非是真正的退出,畢竟手握市場半壁江山的統一,怎會輕易的拱手讓人。
羅智先
在回顧統一2020年的半年報也不難發現,118億的營收內,其中52億元收益最大的貢獻者依然是方便食品業務,同比增長22%,而這其中「開小灶」跟「湯達人」這兩款產品的表現也是統一食品業務的最大亮點。尤其是開小灶這款產品,更是統一退出方便麵市場背後的戰略產品。
開小灶
方便麵市場最大的困境是什麼?那就是創新不易,尤其是消費者對於方便麵不健康、沒營養的固化印象一時難以改變。
而在這個觀點上,各個品牌採取了不同的解決之道,譬如康師傅就從「產品創新、高端戰略、消費者教育」等多個層面進行解決,而統一則選擇了另一個方式,那就是弱化品牌下的方便麵印記。
從「湯達人」、「藤嬌」、「提督」等統一的產品上不難看出,方便麵的標識性越來越弱,統一在刻意的為消費者呈現一個不一樣的統一。
在波瀾不驚的統一半年報之中,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開小灶」這款自然米飯產品了,羅智先也表達了對於這款產品的重視,認為其未來延展空間很大,在消費升級、懶宅單身經濟疊加疫情居家因素下,自熱食品與更多的生活場景有了貼合,有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從「開小灶」產品的銷量上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上半年收入突破1.7億,同比增長15倍,佔方便食品業務的3%。
首先說下「開小灶」這款產品的定位,開小灶是一款針對外賣市場而開發的產品,它既保留了外賣的便捷性,又摒棄了外賣有可能「不健康、不衛生」的隱患,從而讓消費者吃到真正「放心」「安全」「美味」的食物,開小灶意圖從外賣產業「分一塊蛋糕」,將不健康外賣擠出餐桌。
開小灶提出了「除了外賣,還有開小灶」的品牌口號,試圖以此獲得城市忙碌生活年輕人的胃。但現實情況,開小灶目前的產品態勢並不是其外賣市場「地利」上的成功,而是源於其「天時」與「人和」上的勢能。
那無疑就是疫情這個消費催化劑,在傳統餐飲業一片哀嚎之下,「方便食品、速凍食品」,但凡可應急消費的產品都得到了瘋狂的增長,而開小灶也享受帶了這波方便食品的消費紅利,在特殊時期成為了「外賣&方便食品」雙重屬性的消費食品,其銷量也獲得了最大化的提升。
而除了這點,就是開小灶在人和上的嘗試了,而這個人和就是「肖戰」,作為頂級流量明星的代表,肖戰因其「227事件」自身商業價值被大打折扣,但已成代言事實的開小灶產品並沒因此受損,反而在這場流量大戰中享受到了忠實粉絲的紅利,「購買=支持」的粉絲邏輯被「開小灶」運用都了極致,在電商平臺獲得了粉絲的瘋狂點讚。
對於統一而言,戰略上的調整已成必然,那就必須在產品上下硬功夫,天時可取,但不常有,人和可佔,但要適度。如果想從根本上複製「湯達人」產品的成功,那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質,發力其真正的核心外賣市場與消費者,這也是「開小灶」未來最大的挑戰。
但至少目前統一的大灶火勢不弱,小灶能否實現其戰略的布局,也是邊走邊看的模式。畢竟回歸本質,自熱食品也只是方便食品的一個變種而已,而只要消費者沒有退出市場,那品牌的退出也只是一場戲而已,而統一則還是方便食品領域的「二當家」,竟然拜了山頭,豈能輕易言退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