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市場主體 釋放發展活力

2020-12-14 南方新聞網

娛樂場所未按規定懸掛警示標誌、未及時變更企業登記有關信息、未「亮照經營」……這些輕微違法行為,若屬初犯並及時糾正不造成危害後果的,如今在珠海可免於處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衝擊,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共克時艱、釋放活力,國內多個城市紛紛出臺硬招實招,免罰清單制度進入大眾視野。

建立涉企「免罰清單」機制,推進「首違不罰、首違輕罰」,是全面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快「放管服」改革,為企業「鬆綁減負」的重要舉措,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各類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記者梳理發現,10月以來,珠海多個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免罰清單,涉及城管執法、應急管理、生態環保、市場監管、文化旅遊體育市場不同領域,累計194項輕微違法行為不再予行政處罰,為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城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再添助力。

●南方日報記者 胡鈺衎 吳志遠

五份清單

194種情形可免予行政處罰

以往,電梯檢驗機構未依法出具檢驗標誌、檢驗報告的,未依法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交更新後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信息或者電梯檢驗信息的行為,或將面臨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出臺的「市場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第一批)」,以上情形如若屬於首次被發現的,且違法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將可免予處罰。

自今年10月以來,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珠海市應急管理局、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陸續發布了相關領域的輕微違法行為免處罰清單。

記者梳理發現,「五份清單」共包含194項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涵蓋了市場監管、生態環保、文旅市場、城管執法、應急管理等不同領域,其中市場監管領域的輕微違法行為數量最多。

珠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第一批),對涉及115項法定行政違法行為的相關處罰依據、內容及免罰建議作出了明確。如公司未將營業執照置於住所或者營業場所醒目位置的行為,立即自行改正或在行政機關責令改正的期限內改正,免予處罰。

城市管理方面,以下三種經營行為如屬首次違法,且經責令限期改正後及時改正,未造成危害後果的可予以免罰處理——包括擅自佔用城市建成區「門前三包」責任區、城市綠地和城市道路、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等公共場所違法堆放物品的行為;在城市建成區「門前三包」責任區、城市綠地和城市道路、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等公共場所違法擺攤設點、流動經營行為;責任人不按規定超出門店外佔地經營行為。

珠海市應急管理局和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亦分別列出了54項和15項輕微違法行為,均規定了首錯免罰的具體情節和對不予行政處罰的剛性條件等,予以細化的操作規程。而最早發布相關免罰清單的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則對包括「未經環評審批擅自開工建設」在內的七類輕微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免罰。

執法變革

有溫度的執法不再動輒「一罰了之」

在業內人士看來,免罰清單其實是對《行政處罰法》第27條第2款的細化明確。

《行政處罰法》第27條第2款規定:「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以往在實際執法中,有些執法部門不知道什麼情況屬於『違法行為輕微』,便不敢適用《行政處罰法》第27條第2款的規定去免除企業的處罰。」有法律界人士指出。

行政執法單位尤其是一線執法人員缺乏明確的指引依據,在適用上述條款時經常存在顧慮。執法實踐中容易「一刀切」,對輕微違法行為按照某一單行行政法規確定的最低處罰內容進行處罰。這既給企業帶來「不痛快」,也耗費了執法單位大量的人力、物力。

記者多方走訪調研發現,在珠海,大部分輕微違法行為的主體都是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大都設立時間不長,合規意識和能力較弱,初次違法很多都是無心之失,一旦被罰難免會對企業未來經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019年3月,上海市推出《市場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34項市場主體的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被免於行政處罰,成為全國首個省級跨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

此後,免罰清單開始在全國多地推廣。北京、廣州、天津等地紛紛出臺當地版本的免罰清單制度,探索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

「有了免罰清單之後,那些可被免除處罰的情形被一一列明,執法人員便有法可依,可根據實際情況,對符合被列明情形的輕微違法行為免除處罰。」有珠海相關行政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行政執法不再動輒「一罰了之」,一場有溫度的執法變革正在進行。

銜接港澳

橫琴兩批港澳經營者免罰清單開創先河

依法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已成為各地激發市場活力、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基本共識。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行政執法的人性化。

今年初,包容審慎的執法原則在珠海文化旅遊市場治理工作中已有體現。

對疫情期間受處罰的文旅企業,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法律法規框架下予以減輕處罰處理。同時,制定了《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查處文旅企業違法違規案件執法指引》,對疫情期間暫停營業的演出場所、歌舞娛樂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場所等市場檢查時,以勸導說服教育為主。

「如發現有擅自營業情況的,督促自行關門停業;對旅行社、旅行社營業網點的檢查中,根據是否開門營業,有針對性進行檢查,對已開門營業的,檢查是否開展了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做好現場說服教育工作。」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王恆升介紹。

本次清單的出臺進一步體現了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根植文旅企業、服務文旅企業、發展文旅企業的工作思路。

事實上,這並不是珠海首次嘗試免罰清單制度。

2016年1月20日,橫琴新區創新發布《橫琴與香港、澳門差異化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工商管理類)(第一批)》,對30項在香港、澳門合法而內地違法的經營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或免予罰款。

該免罰清單的出臺,緣於橫琴發展的現實所需。當時,由於內地與港澳的市場監管規則存在差異,港澳經營者來到新環境後難免水土不服。對此,橫琴開創全國先河,通過對30項輕微違法市場經營行為免予處罰,如對商事主體店鋪招牌簡化名稱、對未在醒目位置亮照等行為,減少三地差異化的市場監管規則,進一步推進橫琴與港澳市場規則對接。

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港澳企業落地橫琴。去年12月23日,橫琴又印發實施了第二批40項免罰清單,針對港澳經營者的免罰清單體系進一步完善。

監管轉型

「輕監管」營商環境助力中小企業成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涵蓋了企業創立、發展的全過程,是企業發展的水和土壤。良好的制度環境能夠讓企業、特別是一些容易受衝擊的小微企業儘快擺脫生存困境,贏得平和的發展環境。

法律界人士指出,從規則層面來說,一個「輕監管」的營商環境,能讓企業付出的時間最少、成本最低,讓企業能更簡單地「活下去」。免罰清單就是這方面的實踐,是落實到規則層面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對助力中小企業成長十分重要。

「珠海將借鑑廣州、上海、北京等地經驗,探索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對市場主體符合首次違法、非主觀故意並及時糾正、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行政違法行為,制定並發布不同領域免罰清單。」珠海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免罰清單可分批制定並根據執法實踐適時予以動態調整,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各有關市場領域持續健康發展。

「每一份免罰清單,不僅僅是簡單的免罰,而是要求行政執法單位通過批評教育、指導約談、下達整改指令等措施,促進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在珠海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看來,監管者通過行政指導這種柔性方式,可使企業進一步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提高其守法合規意識,避免再次犯錯。

據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該局將根據工作需要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對免罰清單予以動態調整。對於適用不予行政處罰的生態環境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批評教育、指導約談等措施,促進生產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關注

珠海政府部門實踐容錯糾錯機制

保護改革者

鼓勵探索者

值得關注的是,除免罰清單制度之外,近年來,珠海政府部門也開啟了大刀闊斧的容錯糾錯機制實踐和推廣。

2017年,《珠海市貫徹落實「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意見(施行)》印發,初步劃出幹事創業的「安全區」。次年,珠海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明確相關單位和幹部在幹事創業、改革創新中出現工作失誤錯誤並造成一定損失或負面影響的,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相關責任的17種容錯糾錯情形。

容錯糾錯機制為當地肯幹事、真幹事的幹部卸除了包袱顧慮,發揮了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糾正偏差者、警醒違紀者的作用。

「組織能夠考慮到我於2017年在統籌機構改革工作時面臨的複雜局面,對我適用容錯糾錯機制,幫助我認識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使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珠海香洲區工商局李某感慨。

當時,拱北工商質監所在移交檔案過程中,因工商機構改革推進過程中,時間緊、難度大、責任重,工作疏忽,造成714宗行政執法案件檔案丟失。在發現檔案丟失後,香洲區工商局立即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補救恢復檔案。

香洲區紀委監委認為香洲區工商局黨組雖因工作失誤造成了損失和負面影響,但在發現問題後能夠不迴避問題、主動擔責,並第一時間恢復了絕大部分丟失的檔案,區工商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個人不存在謀取私利等違紀違法行為,符合啟動容錯糾錯機制的相關規定,對上述黨組織和個人予以容錯免責。

當前,容錯糾錯機制已拓展至珠海國資系統。5月,珠海市國資委印發《珠海市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列出了九種針對珠海國企幹部職工、可以容錯免責或減輕責任的具體情形,以激發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熱情,建設有助於企業家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

在過去的一年,珠海市紀委監委落實容錯糾錯、澄清保護等機制,對誣告陷害者果斷亮劍,會同公安機關查處了2名誣告陷害黨員幹部的社會人員。

相關焦點

  • 杭州:稅務服務賦能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全市生產總值7388億元,同比增長1.5%,新增納稅人11.13萬戶,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最短時間覆蓋受惠個體、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杭州市稅務局以工作專班的形式謀劃部署,掛圖作戰。鑑於個體戶經營易忽略政策信息,稅務幹部結合「三服務」走訪,「帶冊上門」「帶策入戶」,對接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 山丹縣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山丹縣堅持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之舉,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各項改革任務紮實推進,充分釋放了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建議》),將「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作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市場主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載體。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32億戶,其中,企業4110.9萬戶,個體工商戶8834.8萬戶。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保億萬市場主體匯發展澎湃動力
    【落實「六保」任務堅定發展信心】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1.25億戶——我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的數量。作為經濟運行的基本細胞,市場主體是居民就業的載體,也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是活躍的億萬市場主體,匯成了中國經濟這片大海。
  • 李明宇: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造更好環境
    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的細胞、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能否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關係著我們能不能在當前複雜形勢下戰勝困難、化解風險,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 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作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市場主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載體。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32億戶,其中,企業4110.9萬戶,個體工商戶8834.8萬戶。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二是穩健,「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主要突出政策不能「急轉彎」,政策是市場指揮經濟的補充手段,同時也是在為市場主體製造一個政策環境的可預期性。三是精準,即在實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過程中要更加科學精準、有針對性地扶持市場主體,未來,優惠政策可能還會往科技、中小企業傾斜。
  • 雲巖區做大做強市場主體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力
    今年以來,雲巖區新增市場主體20420戶,其中,企業新增7629戶,個體新增12791戶。目前,雲巖區市場主體總量累計達110348戶。「市場主體既是市場環境的晴雨表,也是經濟活力的風向標。
  • 徐州上半年增市場主體超7.8萬戶 經濟發展活力亮眼
    疫情之下,我市經濟發展活力依舊亮眼,市場主體規模穩健增長。來自徐州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8649戶,其中,各類企業25563戶,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數 說今年1至6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8649戶。
  • 鹽亭:逆流而上、統籌兼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會議傳達了綿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2020年1-11月全市市場主體發展情況的通報》,並就下一階段個體工商戶的登記工作作安排部署。但鹽亭縣個體工商戶活力仍存在短板。各監管所要在打破束縛、主動服務個體工商戶上拿出更多實招,營造更有活力的營商環境。 葉映偉指出,個體工商戶登記排查工作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各監管所要爭分奪秒,力爭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完成清查登記工作。 胥君要求,一是要講政治,顧大局。
  • 天津出臺20條措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進一步為企業鬆綁減負激發活力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市場監管委獲悉,為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天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鬆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統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
  • 提高四方面效率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的方向,應以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使命,優化融資結構、機構結構、市場結構、產品結構,為現代化經濟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金融服務。
  • 「權威訪談」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大連為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大連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保」上做文章,在「穩」上下功夫,多措並舉激活市場主體活力,為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 大眾日報評論 | 以改革攻堅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在聚力轉型升級、加快動能轉換的關口,用好企業改革「窗口期」,發起企業改革攻堅行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培育強企方陣、打造產業集群,正當其時,勢在必行。  沒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就不會有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我們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轉」那「轉」、這「換」那「換」,最終要靠企業的創新發展來實現,國有企業要發揮作用,非公有制企業也義不容辭。
  • 國資委主任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國資委主任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32億戶,其中,企業4110.9萬戶,個體工商戶8834.8萬戶。
  • 減稅降費賦能發展 新區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減稅降費賦能發展 新區市場主體活力迸發發布日期:2020-12-02 信息來源:錢塘新區報2020年前三季度,杭州經開區稅務局新增減稅降費累計23.66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影響17.02億元;大江東稅務局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2.81億元,其中今年新出臺政策影響
  • 蘭州新區:拓展城市聚集效應 釋放強勁發展活力
    蘭州新區人口流入還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持續釋放國家級新區強勁發展活力。蘭州新區新增人口中,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數達5000多名,反映出蘭州新區優質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正在快速完善提升。以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綠色化工園區等建設發展為引領的產業工人和務工人員增長5.2萬人、佔增長總數的50%,彰顯了新區產業快速發展的集聚效應。
  • 釋放悲傷,給自己的心靈鬆綁
    因此,為了免受悲傷情緒傷害到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釋放自己的悲傷。對於如何釋放悲傷這個問題,不得不說一下陳昇的成名曲 《把悲傷留給自己》。歌聲在洞徹人心的同時,也讓不少人將這句話作為化解悲傷情緒的妙招良計。但是在傷感的旋律過後,人們也曾質疑過,難道把悲傷留給自己就是處理悲傷情緒最好的辦法嗎?可以想像,一個人獨處角落、黯然落淚的場景是多麼哀怨、多麼悽涼。
  • 張博:多措並舉激發濱州「夜經濟」市場主體活力
    多措並舉激發「夜經濟」市場主體活力——訪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博為更好地落實《濱州市加快發展城市夜經濟實施方案》,市市場監管局如何立足市場監管職能,服務保障夜間經濟繁榮發展針對廣受關注的夜經濟,近日,記者採訪了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博,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服務「夜經濟」發展,激發「夜經濟」市場主體活力記者:我們出臺了哪些促進「夜經濟」發展的舉措?
  • 雲南普洱: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普洱市稅務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政策措施落地,激發市場主體發展內生動力,為推動普洱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撐。  信息共享讓企業開辦「即來即辦」  疫情發生以來,普洱市稅務局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創新納稅服務舉措,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數據直連共享,精簡辦稅流程,減少資料報送,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釋放企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