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裝備】斯帝卡經典五夾OC,直拍橫打怎麼樣?-桌球國球匯

2021-02-24 桌球國球匯

又到了【找裝備】欄目給大夥回答器材問題的時間啦~下面有請裝備達人@邵璧林 為球友們答疑解惑~

@飛翔 

找裝備+斯帝卡鈦5.4,兩面反膠,直拍橫打,反手以撞擊為主,現在配的膠皮兩面都是斯蒂卡梵語M,不知道是否可以?

配得好不好,其中重要的一點還是看自己打的效果怎麼樣。

斯帝卡咒語M放在反手使用,以撞擊為主的,還是蠻適合的。這面膠皮還比較均衡,雖然不突出旋轉,但速度型打法還是可以的。兩面咒語配在鈦5.4這彈性較好的球板可能控制上差一點。正手也可以考慮驕猛銀V、挺拔1Q、亞薩卡威力9之類比較咬球的膠皮。

@YOLO 

找裝備+多尼克up適合橫板雙反嗎?求配膠(兩面300以內)

UP雖然向來被認為打顆粒膠的好板子,因為本身硬實且多半比較重,但實際上,打起雙反也是不錯的,只要配膠合適。之前有國際選手用UP配兩面Baracuda效果不錯。

筆者自己親身試驗,發現UP還是有些挑膠。最好是配多尼克本家的膠皮,會有驚喜的效果。比如反手F2或X1,正手S1或M1。

@Phimiss木子 

找裝備+我想諮詢一下 斯帝卡oc cr 正手天極3反手一諾王 直板橫打怎麼樣呢?並且感覺正手拉球有點不適應,怎麼辦呢?

不適應是指球板形變比較大,不習慣嗎?

這個膠皮配置是沒大問題的。一諾王雖然威力不大,不過橫打還是不錯的。如果是球板形變太大不適應,那可以調整下膠皮配置。正手換成狂飈3,反手換成粘性的狂飈3-50。這樣整體的形變會小點,好控些。

喜歡作者的回答?再宣布一個好消息,戳戳下面這個二維碼,就能直接添加@邵璧林 為微信好友啦!

如何連線國球匯君解答裝備問題?在「桌球國球匯」公眾號內回復「找裝備+你的問題」就好啦,像這樣:

最真的喜歡,是點一下右下角的「好看」↘

↙戳「閱讀原文」你一定能找到心動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找裝備】狂飈3-50打反手到底怎麼樣?-桌球國球匯
    又到了【找裝備】欄目給大夥回答器材問題的時間啦~下面有請裝備達人@邵璧林為球友們答疑解惑~
  • 【找裝備】蝴蝶王配什麼國產膠皮好用?-桌球國球匯
    >@BruceLin  找裝備:蝴蝶王泰克西姆底板正反手配什麼膠皮合適?如果要繼續用純木的話,可以轉道嘗試紅雙喜大芯七夾的狂飈龍3。如果能夠接受芳碳板,那狂飈龍5的底勁絕對不用懷疑了。喜歡作者的話,就戳二維碼吧~如何連線國球匯君解答裝備問題?
  • 【桌球裝備】斯帝卡「最強」的纖維板來了!-國球匯
    斯帝卡的纖維板中誰最紅?當然是Carbonado系列啦!
  • -桌球國球匯
    2005年上海世乒賽男單1/32決賽,馬琳在1比2落後的局面下連勝三局,將李廷祐淘汰出局,這場比賽,雖然是兩個直板對陣,馬琳卻打出了「兩面打一面」的味道,這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確實是極為罕見的——在2004年《桌球世界
  • 【桌球識貨】有哪些七夾板值得一玩的?先打了CL再說!-國球匯
    進入正題之前,咱們先看一個五夾與七夾的對比圖:
  • 【桌球裝備】扒一扒馬龍許昕張繼科用過的器材!-國球匯
    這款球板是不同於傳統七夾的大芯七夾,因為「橫芯」所以霸道無比,五夾手感、七夾力量的狂飈龍2讓馬龍勢不可擋,並最終取得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入場券,雖然只有團體名額,但是有總比沒有強,畢竟未來的路還很長,要相信天道酬勤。
  • 【桌球裝備】蝴蝶T25套膠怎麼樣?適合直拍橫打嗎?
    不過,特殊的結構自然就會有別具一格的特性,Tenergy 25在搓球、拉球時依舊和其他Tenergy一樣有著較為敏銳的摩擦感,然而在小力量下旋轉以及速度都不算出彩,而發力擊打之後,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所在:出球弧線平直而精準。
  • 國乒金牌直板教頭,這樣評價許昕、王皓、馬琳的直板橫打!-桌球國球匯
    直板許昕一壁聳立,而橫板好手群峰連綿,這是否說明直板不如橫板,主要在反手端直板橫打不如橫拍反手自然順暢? 對此,國乒金牌教練吳敬平第一個不同意:「我一直認為,直拍橫打比橫板的反手先進多了。因為直拍橫打臺內球靈活,在中近臺練到位了一樣能打出很高的水平,在遠臺拉球帶拐彎。
  • -桌球國球匯
    本文為球友 @楊磊 原創,國球匯經授權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觀點各不相同。本文會立足業餘球友實際,按照實事求是原則,全面分析比較「傳統推擋」與「直拍橫打」利與弊、內在靈魂、適用人群,希望能給與大家新的啟發!
  • 直板技術之「獨孤九劍」-國球匯
  • 60秒會打桌球19:直拍橫打,值得一試
    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直拍橫打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桌球運動員和教練員對桌球運動的一項技術創新。在擊球工具上,改變原有直拍單面覆蓋正膠或反膠、單面擊球的狀況,而是在另一面粘上反膠,使球拍正、反面都可以擊球。
  • -桌球國球匯
    本文為球友 @楓彧 原創,國球匯經授權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銀球飛舞的桌球江湖裡,「器宗」的傳說一直都在坊間流傳。鄙人不才,混跡乒壇數十年,經手的底板也不過四五十塊,其中還有不少是沾了身邊球友的光,試手一二而已。雖無燒底板的財氣,但有燒底板的心氣,對於各路器材美文、測評視頻那更是孜孜不倦,垂涎三尺而不自知。然而閱罷依舊只能望價興嘆,其中甘苦唯己自知。
  • 【桌球識貨】紅黑碳王!一擊斃敵的代表作!-國球匯
    這裡的「碳」並非我們常見的軟碳、編織碳等肉眼能看得到的碳纖維,紅黑採用的是斯帝卡獨創的碳膠水技術——將碳粉融入球板的粘合劑中,讓看不見的碳來為球板提速。別看還沒CL厚,但畢竟有黑科技加持,速度迅猛且擊球酥脆,並且延續了斯帝卡純木球板的力道,一板爆衝幾乎沒有回頭。紅黑也恰好出生在「CR」(加硬塗層)與「WRB」(空心柄)盛行的年代,因此紅黑有多種型號可選,希望更暴力且防拉絲的小夥伴可以上CR,喜歡重心靠拍頭、有鞭打感小夥伴則可以考慮WRB空心柄。
  • 【桌球裝備】是什麼兵器,成就了張繼科的「極速大滿貫」?-國球匯
    在經歷2008年的無機改革之後,內能套膠開始普及,五夾與熱門的蛋糕海綿搭配稍顯拖沓,硬質的纖維開始正式進入球板的一線市場。VIS,是跟隨張繼科多年的貼心小夥伴當王皓再一次出現在亞軍的領獎臺上向大家敬軍禮的時候,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惋惜與傷感,感慨一代橫打天王未能成就自己的大滿貫。
  • 【桌球裝備】盤點球板中的「核武器」!-國球匯
    由於速度快且爆發力十足的特性,紅黑也曾經引來眾多國手喜愛,搭配國套可拉可打,搭配外套更能將紅黑的暴力詮釋的淋漓盡致,當然,如果加上斯帝卡的CR技術與WRB技術則更是錦上添花了。斯帝卡的Crystal Carbo系列共有兩款球板,但是CC5與CC7完全是兩種不同風格的球板類型,CC5偏向穩定、多連續的弧圈
  • 直拍橫打:中式直拍昂貴的首飾(轉載老梁07年的文章)
    在我看來,不是王皓成就了直拍橫打,而是直拍橫打成就了王皓。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直拍為傳統的中國桌球遇到了來自歐洲橫板的全面「逼宮」,作為國球,從朝野到地方,從專業到業餘,採用直拍打法的球員和球迷都曾琢磨過一個問題:橫板打直板,是兩面打單面,那麼如何拓展直板側身攻以外的進攻空間呢?
  • 桌球器材 | 盤點那些適合直板橫打的經典底板,必有一款適合你!
    如今玩直板的球友們,誰還不會兩板橫打?不僅能夠克服反手位的起下旋問題,玩對攻打冷板也頗有味道。     不過,當橫打成為自己反手的主要技術時,卻又想兼顧一定的推擋。      所以說,適合直拍橫打的經典球板有哪些呢?今天生活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早期YE幾乎是國家隊直板的標配,馬琳、王皓、李楠等出色的直拍選手都曾經使用過YE。
  • -桌球國球匯
    對於球拍的整體重量,國球匯君嘗試過無數種搭配,比較偏愛的範圍在175-185g,中規中矩。其實在有機時代,大部分球迷的重量「舒適區」也是這個範圍。但隨著時代變遷,大型設備在輕量化,隨身設備卻往往重量化。
  • 【桌球裝備】專業隊員為什麼愛用這些球板?-國球匯
    國球匯君在前面兩期給大家介紹了進口+國產膠皮(戳藍色字開啟傳送門),這下好了,膠皮有了,球板馬上也有。
  • 桌球直拍橫打的心得體會
    剛開始打直拍橫打,我用了很長的時間琢磨到底怎樣應付正反手之間的間隔,後來給我琢磨出來了。你看看橫拍的球員,他們不可以站得太近的,因為太近你就看不到球是來到你的正手位,還是反手位。對一個過去是直拍橫打的球員來說,換成直拍橫打,我們的站的位置,有很大的傾象站回過去的直拍的站位。就是站得近近的,反正傳統直拍是沒有正反手的問題的。可是換成直拍橫打就有學問了。直拍橫打的站位,是離球檯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