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 前不久,濟寧嘉祥縣東紙坊村的一對夫妻來到「巧媳婦工作室」要求調解雙方離婚。原來,夫妻雙方於2001年5月再婚,近年來常因生活瑣事發生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以至於兩天一小鬧,三天一大鬧。
了解情況後,「巧媳婦工作室」請來了東紙坊村的「巧媳婦」張秋霞協助調解。作為村裡的婦女主任,她很清楚這對夫妻的真實情況。通過與雙方談話發現,他們的婚姻還有挽回的餘地。最終,在「巧媳婦」張秋霞的勸解下,夫妻重歸於好。「農村計生專職主任在村內人頭熟、『家長裡短』掌握全面、在農村婦女中威望較高,非常適合調解員的工作。」 張秋霞說。
據了解,濟寧嘉祥縣司法局針對村居矛盾糾紛特點,創新人民調解的工作方式方法,在紙坊司法所率先創建「巧媳婦」調解服務工作品牌,成立「巧媳婦調解團」,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自願報名、村委推薦、司法所把關、相關部門聯合審查的原則,以村為單位選聘「巧媳婦調解團」成員。積極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活動,進一步豐富嘉祥縣「五個一」大調解工作格局,使許多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嘉祥縣司法局分管負責人董興群同志向記者介紹說:「『巧媳婦調解團』成員身處鄉村、熟悉社情民意,能及時發現、掌握和上報矛盾糾紛苗頭,使基層大量的矛盾糾紛能夠早發現、早介入、早控制。對突發性、群體性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調處,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 ,圍繞「調」字作文章,在「防」字上下功夫。」
解決矛盾、化解矛盾,本領是關鍵。嘉祥縣司法局還定期開展人民調解技能培訓,通過開展培訓講座、組織交流、現場觀摩、參加庭審等各種方式,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交流、現場觀摩、參加庭審等各種方式,提高基層人民調解員的法理意識和調解本領。
同時,嘉祥縣暢通村、鎮兩級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凡是「巧媳婦」調解不了的矛盾,及時反映到司法所和鎮黨委政府,協調相關部門聯合調解。對調解完畢的矛盾糾紛,「巧媳婦調解團」成員採用定期回訪辦法,對矛盾糾紛的排查處置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為充分調動調解團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嘉祥縣依據案件標的額大小和矛盾糾紛的難易程度申請「以案定補」,解決了人民調解員的後顧之憂,提高了調解團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創新人民調解組織形式,為人民調解員開展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嘉祥「巧媳婦調解團」成立以來,最大限度發揮女性思慮周全、處事細緻和為人親和的個性魅力和優勢,今年以來共調處農村矛盾糾紛50餘件,調處成功率達100%,湧現出了東紙坊村的「秋霞大姐「、後於村的「馬大姐」和張馬街村的「小榮姐」等調解能手和品牌。
閃電新聞記者 杜宗浞 通訊員 李超 宋宇峰 濟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