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甬讀桶不讀湧,月農讀膿不讀朧。米更讀粳不讀梗,日青讀晴不讀睛……」很多中國人都未必讀得順的繞口令,卻被外國人字正腔圓地念完整了,這樣有趣的畫面出現在了「漢語橋」比賽啟動儀式上。
9月1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京啟動。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趙國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主任、融合發展中心召集人汪文斌,央視頻融媒體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過彤,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交流處處長滕連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姜麗萍等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活動由朱迅主持,現場介紹了今年「漢語橋」在賽制、技術上的多項創新。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教育部中外語言合作交流中心聯手央視頻,採用5G「雲錄製」創新節目製作模式,打造更具新媒體互動性的「漢語橋」活動。趙國成說:「近20年來,『漢語橋』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秉承初心,系列比賽受眾達到了150多個國家140多萬人次,被譽為漢語的『奧林匹克』,是溝通世界的語言之橋、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學生中文比賽設立的初衷,是希望為世界各國青少年搭建一座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語言交流平臺。」汪文斌說:「央視頻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5G+4K/8K+AI』先進技術為引領,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的主動布局。平臺秉承開放、共贏的理念,與各方資源產生化學反應,生產出具有強大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的優質內容。」
據悉,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即將於今年9月—12月進行,央視頻是本次活動的融媒體播出平臺和互動平臺。過彤表示:「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央視頻與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手,讓這座漢語橋再次連通不同文化,連通全世界。能夠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一點貢獻,這是國家級視聽新媒體平臺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這一代媒體人心心念念的初心和使命。」
在啟動儀式上,康輝、敬一丹、魯健、朱迅、張斌、劉欣、任魯豫、朱廣權、尼格買提、王寧、鄒韻等多位總臺主持人組成的「最強打call團」,也為「漢語橋」和本屆選手錄製視頻送上了祝福。
據介紹,今年「漢語橋」活動前期工作已啟動,有上百位優秀選手進入資格賽的選拔,部分選手也通過風採展示短片與現場媒體「打了個照面」。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漢語橋」組委會從節目賽制設計到技術支持等方面實現了諸多升級。
啟動儀式現場,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林鋒、副總監王雪純公布了全新的賽制:「今年將通過四輪比拼,在全球五大洲分別誕生洲冠軍,最後,在全球總決賽上角逐總冠軍。從題目設置上,除了文學常識、成語比拼、真人情景對話、辯論等模式之外,選手還將圍繞『我與漢語的故事』進行Vlog創作。」製作團隊希望通過多樣化的題目設置吸引年輕受眾的「駐足」,而熟面孔的出現也將為節目「保駕護航」。
據悉,康輝、敬一丹、劉欣等觀眾熟悉的央視主持人和語言文化交流專家也將有可能以嘉賓或評委角色加入到賽事中。在技術方面,央視製作團隊原創了「5G雲賽場」「線上虛擬觀眾」等創新形式,通過技術讓更多選手、網友參與到活動中來,把「漢語橋」活動變成一個更廣泛參與的交流平臺。(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牛夢笛)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