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導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口罩供需矛盾凸顯,部分地方甚至「一罩難求」。而在資本市場,口罩概念股的股價卻是水漲船高。
2月4日,口罩概念股泰達股份(000652.SZ)、道恩股份(002838.SZ)、欣龍控股(000955.SZ)、再升科技(603601.SH)等多隻股票漲停。其中,泰達股份和欣龍控股更是在2月3日和4日連續漲停。
事實上,此次漲停的企業中,主要為口罩生產的中遊以及中上遊企業。《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醫用外科口罩以及N95、KN95等有過濾防護等級口罩,其核心原料是熔噴無紡布。
上述漲停的企業中,欣龍控股、再升科技、道恩股份正是熔噴無紡布的主要生產廠商。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泰達股份、再升科技、欣龍控股在內的多家企業正在滿負荷生產口罩所需原材料。
事實上,熔噴無紡布的生產原材料多為聚丙烯。聚丙烯作為石油衍生品,其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方面向記者表示:「為應對目前口罩短缺的情況,中國石油大連石化公司滿負荷生產高端醫用無紡布原材料H39S-3聚丙烯產品。」此外,中國石化上海石化也正在加緊生產醫用牌號聚丙烯產品。
記者了解到,聚丙烯產品在進行加工處理後製成聚丙烯切片,為中遊廠商製作熔噴無紡布提供原料,最後下遊公司採購熔噴無紡布製作口罩。
中國石油方面向記者表示,今年1月1日至21日,大連石化公司共生產H39S-3產品1.17萬噸,同比增加了近18%。春節期間,大連石化開穩開滿化三裝置,全力保障H39S-3產品市場供應。
如今,隨著疫情的發展,口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必需品,而口罩的按需供給成為老百姓熱切關心的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中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隨著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發式增長。
工信部人士表示,正在全力以赴克服種種困難,推動生產企業加班加點恢復產能。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復工復產面達到了40%,但要看到,恢復乃至擴大產能畢竟需要時間。
欣龍控股公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全國各地相繼出現,公司作為醫用防護材料的生產企業受到社會高度關注。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落實政府要求,努力應對疫情的防控防治,公司在臨近春節假期時下發通知要求旗下海南、湖北、湖南基地相關醫療防護材料生產線春節放假期間不停產,按時或優先交付當前疫情急需的相關生產訂單。上述舉措獲得了社會良好的反響。目前公司正在全力生產,積極供應抗擊疫情所需的醫用防護材料。
(編輯: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