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長期患有慢性腎臟病(CKD)的腎友都會被同一個問題長期困擾著,那就是疼痛,疼痛其實也是CKD患者中非常常見的軀體症狀之一,有些腎友的疼痛程度甚至可以被評為中至重度,對他們的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不少腎友留言想要知道原因,以及該怎麼做才能緩解疼痛。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仔細講一講吧!
依照病理學的特徵,慢性腎病引起的疼痛可以分為傷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經病理性疼痛。傷害感受性疼痛主要是由於組織損傷,從而刺激傷害感受器做出反應。
而神經病理性疼痛是指,當神經纖維受損、神經系統因創傷或疾病發生異常改變時,神經纖維會產生自發衝動(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疼痛衝動是由神經末梢產生的),引起的痛感會投射到神經起源部位,因此被稱為神經病理性疼痛。這兩種疼痛在有些患者身上會同時出現,尤其是CKD晚期的患者,不同類型的疼痛常常會互相交叉。
慢性腎病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組織炎症或腎臟等內臟器官的病理性改變,這些疼痛有時會固定發作在某一區域,有時則難以定位。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幫助患者緩解疼痛的方法就是服用止疼藥,但是不同類型的疼痛所使用的止疼藥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止疼藥則是腎病患者都應該避開的,大家要認真服從醫生的用藥安排。
在讓醫生開止疼藥之前,大家應該先對自己的疼痛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就診時不僅節約時間,也能方便醫生做到對症下藥。
這裡小編給大家提供一個專家給出的「PQRST」自我回顧法,大家可以先對疼痛進行一個簡單的評估:
「P」即「誘發或減輕因素」:什麼因素惡化了疼痛?什麼因素緩解了疼痛?
「Q」即「質量」:您能描述疼痛是什麼感覺嗎?是刺痛、搏動痛還是灼燒感?
「R」即「部位或放射」:您能用一根手指指出哪裡疼嗎?是固定在一點還是會移動?
「S」即「嚴重程度」:若從一到十打分,十分為最嚴重,您認為自己的疼痛大概是幾分?
「T」即「時間」:第一次出現疼痛的時間是何時?一天內疼痛是持續發生還是間隔一段時間發生?
將以上問題仔細回顧後,再如實反饋給醫生,這樣醫生就能給您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早日緩解疼痛對您的不良影響。
而一些已經獲得止疼藥的患者則需要注意:避免從不同的醫生處獲取不同的止疼藥;避免違反醫生規定的止疼方案;避免自行調整用藥,包括服藥劑量以及服藥時間。尤其是下表所列舉出的患者類型,在出現疼痛時最好可以找專業的疼痛管理專家進行評估,以求得更好的治療:
希望腎友們可以對身體做出的疼痛反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早日進行治療,從而避免病情惡化。
參考文獻:
丁香園,2017.8.15,慢性腎病患者的疼痛管理指導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