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肉真的能減肥嗎?素肉比動物肉好?素肉知多少

2020-10-25 粵看閱精彩

近年來全球吹起一股吃素風潮,連知名的連鎖咖啡店都推出「植物肉」或「未來肉」系列餐點。有些人吃素是因為宗教信仰、有些是愛護動物和環境而選擇吃素。當然,還有許多人吃素是為了健康,減少身體的負擔,但對於不習慣吃素的葷食者或肉食主義者來說,也有素食料理中常見的素肉可以選擇。



事實上,植物肉或是素肉並不是真的肉,而是經過 加工製成的人造肉,這樣看似健康的加工食物,對於身體有哪些影響呢?以下將進一步介紹。

植物肉或素肉是怎麼做的?

世界各地因為宗教影響,素肉、素雞,素鴨和素魚等各種素食人造肉早存在已久,但近期外國也開始風行中文稱「植物肉」或「未來肉」的素食人造肉。



這些素食人造肉是怎麼做的?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素肉的組成原料。素肉的主要原料是從「豆粕」萃取出的「大豆分離蛋白」再經過調味重組加工,形成市面上常見的各種素肉產品。

在外國,因為多數人不喜歡黃豆的味道,因此素肉的蛋白質的原料,常取自豌豆、糙米或是馬鈴薯等食材。



以素漢堡肉來說,常見的成分包含豌豆蛋白或大豆蛋白、馬鈴薯澱粉、糙米蛋白、椰子油、芥花油等,有些漢堡肉會添加甜菜汁著色,看起來更像真的肉,有些則會添加來自某些豆科植物中所含的血基質(Heme,又稱原血紅素)這種含鐵化合物來增添漢堡的肉味。而為了要製成凝固這些原料製成塊狀的人造肉,需要使用甲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作為黏合劑,它是一種常用於調味醬或是雪糕中,增加黏稠度的植物性成分。

▼素肉和真肉的成分比較、素肉比動物肉健康?



與牛肉製成的漢堡肉相比,素漢堡肉也擁有差不多的蛋白質含量和卡路裡,不過植物肉的飽和脂肪含量更少,也沒有膽固醇,更有益健康的是植物肉還含有纖維。

但是比起真正的漢堡肉,植物肉的鈉含量高很多。以一塊生的四盎司(約113克)的牛肉餅來說,其鈉含量約為75毫克。然而,美國目前最紅兩款素漢堡(B牌和I牌),光漢堡肉的鈉含量就有390毫克及370毫克。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六公克的食鹽。



素肉比動物肉健康?

美國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胡教授(Frank Hu)表示,用堅果、豆類和其他植物性食品代替紅肉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慢性病風險,但並不能因此推論,吃純大豆或豌豆蛋白製成的加工漢堡一樣可以對健康有同樣的正面效果。

素肉和動物肉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還是取決於我們怎麼吃。胡教授表示,如果將一般漢堡換成純素漢堡,但卻照樣搭配薯條和含糖汽水,還是不健康的飲食內容。

素肉適量 注意鐵質補充

由於素肉或植物肉的鈉含量比真的肉高,所以在飲食分量上需要控制。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約25%純素者的血液中鐵質含量極低。相較於男性,女性有更高的缺鐵比例,因此女性素食主義者尤其要特別注意鐵質攝取。

肉類普遍都含鐵,而素肉或植物肉卻不含鐵。雖然許多植物的鐵含量很高,如全穀物、豆類和菠菜,但是這些植物所含的鐵質為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比起動物來源的鐵質更難吸收,所以不注意飲食均衡的話,容易缺鐵。

為了幫助鐵吸收,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營養學家梅根·羅西(Megan Rossi)表示,某些食物的化學物質的特性,可提高其他化學物質的吸收率。建議攝取植物的鐵質時,搭配維他命C,可以提升吸收力。例如富含鐵質的小扁豆可以添加富含維他命C的番茄醬來調味。

營養學家瑞秋·克拉克森(Rachel Clarkso)表示,加工食品中,也會添加鹽作為防腐劑。在純素的料理中,像素肉這些食物會加入較多的鹽,以塑造出和真的肉一樣吸引人,想一吃再吃的口感。所以吃素肉的時候,記得控制好份量避免攝取過多的鈉,並補充較缺乏的營養及維他命,才能真正離健康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又一肉製品巨頭殺入植物肉市場,金鑼「素肉派」不簡單!
    歷時一年研發「素肉派」上市在發布會現場,金鑼文瑞營銷管理部副總裁杜慶夫宣布,金鑼「素肉派」系列產品正式上市。據了解,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將動物細胞培育成肉,但這種方式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安全性及規模化量產的問題沒有解決;二是運用現代食品科技,從各類植物中提取植物蛋白,並將其製作成具備與真實動物肉外形、口感、口味相似的「植物肉」,而這一方案已經相對成熟,並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推廣開來。
  • 植物肉市場崛起,金鑼推出「素肉派」系列,以東北優質非轉基因大豆...
    金鑼文瑞營銷管理部副總裁樊紅旺則表示,「素肉派」植物肉產品的上市,一方面是迎合消費趨勢,順應市場發展進行的創新產品研發;另一方面,金鑼集團也希望藉助「素肉派」這款創新產品,對肉製品行業特別是植物肉的未來進行更多有益的探索。
  • 全球吃素風潮:素肉對健康的影響
    當然,還有許多人吃素是為了健康,減少身體的負擔,但對於不習慣吃素的葷食者或肉食主義者來說,也有素食料理中常見的素肉可以選擇。事實上,植物肉或是素肉並不是真的肉,而是經過加工製成的人造肉,這樣看似健康的加工食物,對於身體有哪些影響呢?以下將進一步介紹。植物肉或素肉是怎麼做的?
  • 外媒:麥當勞將推出「素肉」漢堡
    報導還稱,隨著消費者在個人健康、畜牧業的環境影響和動物權利方面的認識不斷提高,其他巨頭,如唐恩都樂或星巴克,也紛紛涉足素肉市場。報導注意到,麥當勞已經與別樣肉客公司在加拿大測試了一款植物漢堡。別樣肉客專門開發素肉產品。報導指出,像大豆這樣的肉食替代品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像別樣肉客和「不可能食品」公司這樣的新公司開發出的產品在口味、質地和顏色上更加逼真。
  • 特色手撕素肉,似肉非肉,口感細膩,爽彈美味,鮮香濃鬱,開胃又下飯!
    特色手撕素肉       素肉是仿生食品中頗受歡迎的一類,它是採用先進的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經選材、配料、調味等過程加工而成的仿葷食品,外形、色、香、味等與葷食相似。用於生產素肉的原料以大豆蛋白為主。大豆蛋白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所需多種必需胺基酸,是非常理想的植物蛋白。
  • 為了大戰瓊斯,拳王泰森放棄食素生活,透露專吃野生動物肉
    >眼下,對於即將登臺亮相的泰森來說,為了增強體質光吃食素已經不行了泰森在最新做客喬-羅根(Joe Rogan)的播客中說道:「為了訓練,我希望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勁有力,所以停止了食素眼下,我只吃野生動物的肉——麋鹿肉、野牛肉,這樣才會健康,我意識到甘藍、藍莓對別人有益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有毒』的。」
  • 為了大戰瓊斯,拳王泰森放棄食素生活,透露專吃野生動物肉!
    眼下,對於即將登臺亮相的泰森來說,為了增強體質光吃食素已經不行了,所以他放棄了堅持多年的素食生活,重新開始吃肉,並且透露了食肉的具體種類。泰森在最新做客喬-羅根(Joe Rogan)的播客中說道:「為了訓練,我希望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勁有力,所以停止了食素。
  • 吃起來像肉的素漢堡登陸休斯頓!狂吃"肉"不長胖!不可思議的高科技!
    一種由新技術研發而成的「素漢堡」現在登陸休斯頓,這款漢堡看上去、聞起來、吃起來都和肉一樣,但是!它卻是實實在在的素食!聽上去是不是很神奇?儘管號稱素漢堡,不過,可別以為這款漢堡是為素食主義而誕生的。布朗教授表示:「如果素食主義者不喜歡我們的漢堡,這反而是一種認可。」因為布郎教授不斷地改進他的產品,就是為了讓它對肉食主義者變得更有吸引力。
  • 【健康】植物肉更健康?
    筆者見店內有似類雞髀、排骨等肉食,故對店員說這些素食材料真的很像真!怎料店員告知那些真是肉類,原來這店亦照顧到非素食人士。筆者最終選了一份田園沙拉、一份植物蛋白質漢堡及氣炸鍋甜番薯條。朋友最初以為分量不夠,但出乎意料,當完成大半個漢堡包後,兩人均已非常飽足。為何素漢堡可以有如此飽肚感?
  • 秋天吃「素三寶」,比肉強多了!
    全國廣播電視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聊健康               郭力導讀:秋天最適合進補的季節,吃膩了大魚大肉,來試試「素三寶」吧,滋補勝過老母雞,不吃就虧了~關注郭力微信號"郭力話健康」健康快樂每一天!
  • 素蟹黃拌蘆筍:雖然是素菜,但味道不輸肉菜!
    素蟹黃拌蘆筍,雖然是素菜,但味道不輸肉菜素菜大部分的人都是覺得沒有肉菜好吃,畢竟肉的香味還是素菜不能比的。不過這樣的認知也是見仁見智,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素菜就比肉菜差,另外有些素菜的味道和口感也是屬於非常獨特的,肉菜未必是能夠做的出來。
  • 我國首次組織細胞培養肉試吃 味道和普通肉一致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近日,南京農業大學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肉類試吃活動——細胞培養肉試吃。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細胞培養肉試吃,試吃的志願者表示,口感和普通肉一致。與此前曾被炒作過的「素肉漢堡」不同,這次試吃的是真正的人造肉。
  • 吳奇:目前的「人造肉」只是素食
    近年,「人造肉」話題持續火爆,備受資本追捧。然而,眼下所謂的「人造肉」是否能真正稱之為「肉」,依舊是市場爭議的焦點。在吳奇看來,目前市場上所有經過加工和調味的都是「素食」,而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真正意義上的「素肉」,可以買回去按照自己的意願加工成適合自己和家人口味的菜餚。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深入理解動物肉的分子結構和性能,方可開發和生產出真正可以替代各種動物肉的不同的素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 「People」是人,「meat」是肉,那麼「人造肉」英文是?
    美國最大的人造肉供應商之一Beyond Meat的股價暴漲,其「人造肉」產品也獲得了國外媒體的熱烈追捧。昨日內容回顧:星巴克開賣「人造肉」,69元千層面賣光,網友:真肉不香?artificial meat可能具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cultured meat另一種是:仿肉(mock meat)以及 素肉(vegan meat)artificial還有「人工的」的含義,正如artificial在AI(人工智慧)中所具有的含義。
  • 為了吃肉而「造肉」,他如何創辦了風靡全球的人造肉公司?
    會面結束,Biz Stone來到凱鵬華盈的辦公室,第一個問題是:能讓他也投點嗎?2011年,凱鵬華盈投資200萬美金解了布朗燃眉之急,Biz Stone和推特另一位創始人Ev Williams兩人都有投資。怎樣的說辭打動了沙丘路上精明的投資人?
  • 什麼植物變成肉?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全球公認的優質蛋白是指:大豆蛋白、雞蛋蛋白還有牛奶蛋白、而植物基食物的主要成分就是大豆蛋白為核心原料的,所以能很好的為人體提供優質的蛋白。第二個是亞健康和三高的問題。引起這些問題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人體吸收了大量的膽固醇和脂肪,眾所周知,膽固醇和脂肪大多在動物肉中,植物基食品的脂肪含量是較少的,也沒有動物類的膽固醇,反式脂肪酸,所以植物基食品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植物基食品大多滿足了健康和天然的食品標籤,也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植物基食物中有很多種種類,其中就包括植物肉。
  • 有肉吃又可以減肥
    減肥的時候不能吃肉,吃肉會長肉。。。導致絕大部分要減肥的人談肉色變,感覺吃多少肉就會長出多少肉,每天僅僅靠吃蔬菜,水果來降低熱量的攝入達到減肥的目的;但是事與願違,可能這樣的吃法,在短時期內可以降低體重,感覺上有利益減肥,事實上這樣做無法真正達到最終想要的減肥的目的。
  • KFC中國首款人造肉,素食主義者的世界有點複雜
    他們一直都有(素肉餐品),只是味道不怎麼樣。很多大品牌做了大量的研究以製造一款味道好的產品。 Fake meat:假肉 Mock meat:仿肉 人們看待素肉的出發點不一樣,叫法也不一樣。
  • 揭開訛傳千年的"三淨肉"真相(圖)
    那麼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始終格守著嚴格的「淨素」戒律,並在許多經典中教導僧侶為何要食素的理由:  《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顯識經》:一切卵(蛋類)不可食。 《梵網經菩薩戒本》:「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 中科院院士吳奇:目前的「人造肉」只是素食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近年,「人造肉」話題持續火爆,備受資本追捧。然而,眼下所謂的「人造肉」是否能真正稱之為「肉」,依舊是市場爭議的焦點。在吳奇看來,目前市場上所有經過加工和調味的都是「素食」,而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真正意義上的「素肉」,可以買回去按照自己的意願加工成適合自己和家人口味的菜餚。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深入理解動物肉的分子結構和性能,方可開發和生產出真正可以替代各種動物肉的不同的素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