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盛大開幕.mp3
07:06來自湖北之聲FM1046
昨天(16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光谷開幕。這是湖北省專業性最強的綜合性農業盛會。本屆農博會的主題為「鄉村振興、科創先行」,超700家參展單位,集中展示全省乃至全國的部分最新農業科技成果。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公司旗下的測土車
本屆武漢農博會分為農業科技、精緻農業、數字農業與金融等六大展區。土壤是農業的基礎。土壤好不好、適合種什麼?先聽聽CT怎麼說。在國內肥料助劑龍頭企業富邦科技展臺,一輛測土車通過土壤普查系統實現了土壤元素的即時測評。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公司正藉助現有技術,不斷完善數位化土壤平臺,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專業、更好的服務。
「它是用伽馬射線在地裡這樣跑一圈,所有跑過的土地都有土壤數據,土壤信息立即可以獲得。而我們的農業不管是你種大米還是種水果,它都需要知道土壤信息,土壤的本體情況、健康狀況,才知道我該種什麼該施什麼肥。」
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基因分型團隊負責人張小波
種子,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門」。在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展臺,一張看起來十分普通的玻璃薄片就是水稻基因育種晶片。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基因分型團隊負責人張小波介紹,通過該晶片,可以開展品種定向改良、種質資源鑑定創新等多項工作。
「它為什麼能夠很抗倒,為什麼耐高溫?它這些都有它內在的基因的支撐。我就是相當於通過晶片的掃描篩選到比如說我有100株,篩選之後發現只有3株還是5株是集合了這些性狀的,我就把它選出來,其他的就不下地了,就是一輪一輪地篩選把好的性狀聚集到一個種植的推廣生產的品種上面。」
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水稻產業中心經理範忠志向記者介紹公司產品
湖廣熟,天下足。不斷深入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也為農產品新品種的推出提供可能。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水稻產業中心經理範忠志介紹,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與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與湖北大學聯合選育的兩優287被農業部評定為湖北省首個超級雜交稻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1500萬畝以上。在兩優287基礎上,公司又與武漢大學聯合培育的升級品種兩優152,目前該品種已通過國家審定。
「從品種的搭配和升級研發來說,從市場角度來說是一個很完美的品種。主要是提高了它在兩優287的基礎上解決了抗稻瘟病的能力,提高了它的豐產性,更加增加了它的種植的適應範圍。」
據了解,農博會現場還籤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33個,籤約金額868.68億元。
當然,這麼大一個農博會,除了「高精尖」的農業科技,還是有很多東西跟咱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字「吃」。
而所有的特色農產品的展臺都設在展廳一樓,也可見展方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像柑桔、蓮藕、菜苔、茶葉、土豬肉等產品也都設置了試吃專區,吸引了不少市民品嘗、購買。
恩施展區,土豬肉展臺
在恩施展區,煙燻土豬肉展臺被圍得滿滿當當。坐了兩個多小時地鐵專程前來逛展的姚大爺花費80元買了兩袋臘香腸。
「買了獼猴桃,豆絲,都是看著土特產來買的,這些東西相信它是真的,沒得假,買得放心,為了這一點過來的,每年都參加。」
利川市榮堰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榮介紹,才一上午,他們帶來的土豬肉已經賣了200多斤、10000多元。向榮說,採取農戶散養、公司統一加工的方式製作出來的燻肉,備受消費者喜愛,去年公司產品銷量達1200餘噸。在她的帶動下,3000多農戶有了致富新門路。
「農戶給我養,然後我收來我自己統一加工,這就能保證這個就能保證肉的品質。因為農村人散養的話,他會仔細一點,就是糧食豬,是一定要保證一年就是餵糧食、餵玉米。然後我們再統一加工,燻。」
展會現場,既有堅守傳統的美味,也有不少勇於創新的新口味。一盤菜薹炒臘肉,是不少湖北人關於冬天的味覺記憶。每年11月中旬到來年的2月底,是洪山菜薹集中上市的時間。如何讓極具季節性的洪山菜薹「四季常青」?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凡丹說,創新,是唯一出路。
「我們這邊有菜薹包子、菜薹醬以及菜薹的一些延伸產品,我們說品牌是產品文化的魂,你想把農業、把品牌做大做強,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它延伸的一些東西,包括它的科技含量,它的深加工產品。」
在鹹寧展區,來自百年老店趙李橋茶廠的青磚茶也引來了不少市民的關注。展臺負責人嚴雨潔介紹,現場展出的正是前不久湖北向蒙古國捐贈的同款青磚茶。
「為什麼送這一片,因為這一款這是一整塊磚,但是它裡面有凹凸形狀就可以合二為一,也就說明了兩國一家親。目前還可以有挺多人奔著咱們這款青磚茶來了,目前這款就是處於缺貨的狀態。」
除了現場品嘗、購買,記者看到,不少展臺還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
「我們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這裡是蔡連區農業農村局直播,幫助我們蔡連區16家農業企業進行帶貨的現場....」
武漢市蔡甸區展臺現場設置的透明直播間
在武漢市蔡甸區展臺的透明直播間內,兩位主播正向網友推介蔡甸特色農產品。直播間負責人、武漢頭等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王建介紹,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直播可以幫助更多優秀的農產品直達消費者。
「我們有很多好產品,但它需要更好的發聲,更好的展現。今天其實我們也有2萬多人進入我們的直播間,也有很多人下了單,也通過這種效果(方式),更好更快的,我覺得把產品傳播出去。」
湖北臺記者夏曉青
通訊員張珊妮、李偉
編輯周漫、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