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盛大...

2020-12-18 湖北之聲FM1046

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盛大開幕.mp3

07:06來自湖北之聲FM1046

昨天(16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光谷開幕。這是湖北省專業性最強的綜合性農業盛會。本屆農博會的主題為「鄉村振興、科創先行」,超700家參展單位,集中展示全省乃至全國的部分最新農業科技成果。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公司旗下的測土車

本屆武漢農博會分為農業科技、精緻農業、數字農業與金融等六大展區。土壤是農業的基礎。土壤好不好、適合種什麼?先聽聽CT怎麼說。在國內肥料助劑龍頭企業富邦科技展臺,一輛測土車通過土壤普查系統實現了土壤元素的即時測評。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公司正藉助現有技術,不斷完善數位化土壤平臺,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專業、更好的服務。

「它是用伽馬射線在地裡這樣跑一圈,所有跑過的土地都有土壤數據,土壤信息立即可以獲得。而我們的農業不管是你種大米還是種水果,它都需要知道土壤信息,土壤的本體情況、健康狀況,才知道我該種什麼該施什麼肥。」

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基因分型團隊負責人張小波

種子,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門」。在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展臺,一張看起來十分普通的玻璃薄片就是水稻基因育種晶片。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基因分型團隊負責人張小波介紹,通過該晶片,可以開展品種定向改良、種質資源鑑定創新等多項工作。

「它為什麼能夠很抗倒,為什麼耐高溫?它這些都有它內在的基因的支撐。我就是相當於通過晶片的掃描篩選到比如說我有100株,篩選之後發現只有3株還是5株是集合了這些性狀的,我就把它選出來,其他的就不下地了,就是一輪一輪地篩選把好的性狀聚集到一個種植的推廣生產的品種上面。」

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水稻產業中心經理範忠志向記者介紹公司產品

湖廣熟,天下足。不斷深入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也為農產品新品種的推出提供可能。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水稻產業中心經理範忠志介紹,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與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與湖北大學聯合選育的兩優287被農業部評定為湖北省首個超級雜交稻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1500萬畝以上。在兩優287基礎上,公司又與武漢大學聯合培育的升級品種兩優152,目前該品種已通過國家審定。

「從品種的搭配和升級研發來說,從市場角度來說是一個很完美的品種。主要是提高了它在兩優287的基礎上解決了抗稻瘟病的能力,提高了它的豐產性,更加增加了它的種植的適應範圍。」

據了解,農博會現場還籤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33個,籤約金額868.68億元。

當然,這麼大一個農博會,除了「高精尖」的農業科技,還是有很多東西跟咱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字「吃」。

而所有的特色農產品的展臺都設在展廳一樓,也可見展方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像柑桔、蓮藕、菜苔、茶葉、土豬肉等產品也都設置了試吃專區,吸引了不少市民品嘗、購買。

恩施展區,土豬肉展臺

在恩施展區,煙燻土豬肉展臺被圍得滿滿當當。坐了兩個多小時地鐵專程前來逛展的姚大爺花費80元買了兩袋臘香腸。

「買了獼猴桃,豆絲,都是看著土特產來買的,這些東西相信它是真的,沒得假,買得放心,為了這一點過來的,每年都參加。」

利川市榮堰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榮介紹,才一上午,他們帶來的土豬肉已經賣了200多斤、10000多元。向榮說,採取農戶散養、公司統一加工的方式製作出來的燻肉,備受消費者喜愛,去年公司產品銷量達1200餘噸。在她的帶動下,3000多農戶有了致富新門路。

「農戶給我養,然後我收來我自己統一加工,這就能保證這個就能保證肉的品質。因為農村人散養的話,他會仔細一點,就是糧食豬,是一定要保證一年就是餵糧食、餵玉米。然後我們再統一加工,燻。」

展會現場,既有堅守傳統的美味,也有不少勇於創新的新口味。一盤菜薹炒臘肉,是不少湖北人關於冬天的味覺記憶。每年11月中旬到來年的2月底,是洪山菜薹集中上市的時間。如何讓極具季節性的洪山菜薹「四季常青」?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凡丹說,創新,是唯一出路。

「我們這邊有菜薹包子、菜薹醬以及菜薹的一些延伸產品,我們說品牌是產品文化的魂,你想把農業、把品牌做大做強,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它延伸的一些東西,包括它的科技含量,它的深加工產品。」

在鹹寧展區,來自百年老店趙李橋茶廠的青磚茶也引來了不少市民的關注。展臺負責人嚴雨潔介紹,現場展出的正是前不久湖北向蒙古國捐贈的同款青磚茶。

「為什麼送這一片,因為這一款這是一整塊磚,但是它裡面有凹凸形狀就可以合二為一,也就說明了兩國一家親。目前還可以有挺多人奔著咱們這款青磚茶來了,目前這款就是處於缺貨的狀態。」

除了現場品嘗、購買,記者看到,不少展臺還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

「我們直播間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這裡是蔡連區農業農村局直播,幫助我們蔡連區16家農業企業進行帶貨的現場....」

武漢市蔡甸區展臺現場設置的透明直播間

在武漢市蔡甸區展臺的透明直播間內,兩位主播正向網友推介蔡甸特色農產品。直播間負責人、武漢頭等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王建介紹,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直播可以幫助更多優秀的農產品直達消費者。

「我們有很多好產品,但它需要更好的發聲,更好的展現。今天其實我們也有2萬多人進入我們的直播間,也有很多人下了單,也通過這種效果(方式),更好更快的,我覺得把產品傳播出去。」

湖北臺記者夏曉青

通訊員張珊妮、李偉

編輯周漫、餘飛

相關焦點

  • ...黨委書記高翅應邀在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高峰論壇作主題...
    陳煥春院士、校黨委書記高翅應邀在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高峰論壇作主題報告 2020-12-17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動武漢農業高質量發展,汪祥旺調研農博會
    ……12月17日上午,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一行前往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調研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展覽情況。這是湖北省、武漢市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此次首度移師光谷。
  •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亮相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  新華網武漢12月17日電(張潘)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6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的全國第五個、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六大展區同臺演繹「高精尖」,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在...
    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猶如華廈之地基,林木之根系。在湖北武漢,農業正在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砥礪前行。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三鄉工程」實施、加強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武漢以創新培育為驅動,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主線,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推動武漢疫後重振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交出滿意「答卷」。
  • 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來了,力爭2025年實現新產值1000...
    12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正式啟動,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武漢農博會即將舉行
    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12月16日,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正式開啟。這是武漢獲批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後,舉辦的首場農業展會,展會將集中展現全省乃至全國的部分最新農業科技成果,搭建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對助力武漢疫後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武漢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我們在全球尋找農業黑科技,並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資。」
  • 五大國家農創中心本月齊聚武漢,第十七屆農博會 「高精尖」將同臺...
    12月中旬,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武漢,將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績單,一年一度的農業盛事——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武漢農博會)將於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揭開大幕,這是湖北省、武漢市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不僅湖北省、武漢市現代農業成果將扎堆亮相,還匯集了全國農業亮點,既可以體驗最前沿農業「黑科技」,又能夠欣賞休閒農業風採。
  • 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寧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吳瓊) 11月20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寧舉行。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致辭,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講話。
  • 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中旬舉行
    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後,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武漢 農博會籤約金額超800億
    12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博會獲悉,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在會上正式揭牌,現場籤約了包括招商引資籤約項目、金融服務「三農」授信等3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籤約金額超800億元。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覆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科技創新讓農業有「智慧」農田變「聰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三農大地上落地生根,全市正加速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11月17日,由市農業農村局、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武漢鄉村振興大講堂第三季第五場活動,在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高農生物園精彩開講。    全市三農戰線工作者、優秀農業科創企業代表,登上大講堂舞臺,透過直播鏡頭,向全國網友展示武漢三農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力量,傳遞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為武漢建設農業強市不懈奮進的決心和信念。
  • 農博會轉身為一場科技博覽會|長江評論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正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其中一大看點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啟動,成為繼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之後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領和支撐。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以科技助力農業現代化為主題,他表示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根本動力。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提出通過藉助金融科技、數位技術等創新手段,預防風險發生,減少風險損失。
  •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開魯縣: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0-11-27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舉行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現場 陳溯 攝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面臨哪些「痛點」?如何使農業科技成果順利從實驗室走進企業和市場?在18日舉辦的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期間,來自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的領導、專家、農業科技企業代表等行業專家共同討論,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領和支撐。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表示,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根本動力。
  • 數位化助力「三農」科技創新 武漢農博會「上雲」不落幕
    12月16日,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正式開啟。這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後武漢舉辦的首場農業展會,也是湖北武漢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
  • 趙德剛:用科技創新引領貴州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鴻傑 吳蔚 彭典)「省農科院將進一步研究貴州耕地碎片化、規模局限化等山地高原的自然生態特點和資源稟賦,走出一條用科技創新引領貴州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道路。」12月8日,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德剛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視點|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
    12月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領和支撐。
  • 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打造中國種都、發展綠色農業
    ,公司始終以引領高科技農業發展為己任,堅持以推動農業產業綠色發展為目標,以推進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高農生物園建設為抓手,通過產業開發、資本營運、投資引導、企業孵化助力農業高科技企業做大做強,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
  • 數位化助力「三農」科技創新,武漢農博會「上雲」不落幕
    12月16日,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正式開啟。這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後武漢舉辦的首場農業展會,也是湖北武漢專業性最強、行業關注度最高的綜合性農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