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
根據和訊網消息,8月28日,利豐前海供應鏈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豐前海」)在前海綜合保稅區揭牌,這是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升級為綜保區之後首家落地的港資企業。
根據天眼查APP信息,利豐前海由利豐物流(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投資建設,公司成立時間為2020年8月11日。消息稱,利豐前海將攜手GLP普洛斯中國,在深圳大灣區前海建設香港利豐集團的亞太超級供應鏈中心。
深圳前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GLP普洛斯是一家專注全球供應鏈生態投資的私募投資公司,同時也是物流設施服務供應商。普洛斯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2010年在新加坡證交所主板上市,自2018年完成私有化。
根據普洛斯官網信息,普洛斯在全球沒有總部,但在世界多地設有辦公室,在中國、日本、巴西和印度市場均處在行業領先地位。
事實上,普洛斯目前也是香港利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豐集團」)的有效第一大股東。2020年3月20日,香港馮氏家族發布聲明稱,該家族與普洛斯共同出資72.2億港元私有化利豐集團。
5月27日,利豐集團私有化完成。私有化後,馮氏家族以持有60%表決股份保留對利豐集團控股股東的位置,而普洛斯則通過持有利豐集團40%的表決股份和100%非表決權股份,即總共持股67.67%,成為利豐集團有效經濟控股股東。
馮氏家族引入普洛斯這一外部私募基金對利豐集團進行私有化,旨在深化企業轉型和供應鏈改革。利豐集團CEO馮裕鈞(Spencer Fung)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今天是利豐集團新徵程的開端,我們正致力於實現全面的商業模式轉型。」
成立了一個多世紀的利豐集團是中國最早的華資對外出口貿易商。經過多年發展,利豐集團旗下涉及業務廣泛,但其核心業務仍為消費品,尤其是服裝設計、開發、採購和物流。憑藉其在亞洲市場豐富的供應鏈網絡,利豐集團一直是沃爾瑪、梅西百貨、Nike等重要的供應商。
不過,隨著快時尚和電商的崛起,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利豐集團的業績正在逐年下滑。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影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16年,馮裕鈞帶領利豐集團啟動了一項三年供應鏈改革計劃,旨在進行供應鏈創新和數位化,實現縮短從生產到商品交付周期,提高國際物流速度等。
受此影響,利豐物流業務增長強勁,成為利豐集團唯一保持增長的業務板塊,2019年實現營收11.7億美元,同比增長3.5%。
在私有化之前,利豐已經規劃布局印度、韓國、日本和印尼等新業務區域的電子化物流,同時在香港和深圳保稅區設有相輔相成的物流基地。
不過,馮裕鈞提出的這項改革還未能有效帶動利豐集團整體業績增長。從2016至2019年,利豐集團營收仍在逐年下滑,而利潤下滑的幅度還在擴大。
利豐集團需要引入普洛斯這樣擁有大量倉儲地產,並擁有大量服裝快消客戶的供應鏈專家。「普洛斯和利豐對於開創未來的數字供應鏈有共同的目標。」GLP普洛斯聯合創始人和執行長Ming Mei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我期待我們可以在物流網絡和科技創新方面,找到雙方能夠深化合作和發展共贏的領域。」
不難理解,有普洛斯中國的加持,利豐集團能夠更加順暢地落地深圳前海綜保區,並加速實現在深圳大灣區的數位化供應鏈網絡布局。
7月31日,利豐集團還引入了京東集團一億美元的戰略投資,雙方將在數字供應鏈和自有品牌等業務上的長期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