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翔感悟
——送給2019年末的你我(摘自2019年12月微博)
期貨交易的周期代表了格局,短線,波動,長線,分別擁有著各自的區間,同時也有各自對應的參照點。
不同的周期,看待市場會有不同的做法,對於甲醇,單純從單邊角度來講,我見過低於500點不做的老師,也見過熱衷波段的同行,還見過為了3-5個點而拼搏的抄手。
不同的手法,對應的方向,對應的風控都是不同的,抄手承受的風險波動可能是5-10個點,現貨商承受的風險波動是20--50點,長線老師們承受的風險波動是100--200點,一旦超出自己的預期,心理那種莫名的壓力會讓人茶飯不思。同時如果,資金管理出現不當,最容易出現莫名的焦慮,砍倉的概率極高。
一直一來,個人都是以短線跟波段,以現貨基本面為交易基準,其實最終結果並非如意,相信很多人都有我這樣的經歷跟心酸。
交易過於簡短,很難看到大的機會,很難抓住大的方向,因為你的格局不夠大;即使看到,也賺不到,因為你的策略跟資金管理以及風控不是為了戰役而生,你曾經擁有的都是主觀性的短線思維,此時不實用。
這段時間一直在深思這個問題,交易其實並非每天都做,甲醇很多時候可以休息,不看多不一定非要看空,不看空也並非一定做多,學會等待,學會休息,等待市場犯錯誤,那時再出手,可能勝率更高。
期貨有時候也不要深入太細,片面的「無知者無畏」不太合適,主要矛盾了解即可。知道太多顧慮太多,記得15年在廣州的時候,個人持倉五千多手單邊甲醇,晚上可以喝酒不看盤,現如今,卻因為了解的太深入缺乏了那份魄力。
月初去杭州的時候,跟朋友聊起pp的基本面邏輯,果斷做空,後面也跌下來400多點,中間出現100多點的波動,沒有感到任何壓力;上周在深圳學習,有個老師談起雞蛋的邏輯,感覺很明了,周一入場拿到如今,也有150點利潤,中間過程回撤80點打回利潤,也沒有太多糾結。(其他品種偶爾做做甲醇為主),反觀現如今的甲醇,雖然近強遠弱,方向很明朗,我卻不敢有任何持倉,一直在等待,錯過了很多。
這些過程,讓我再次思索,格局真的很重要,放棄小機會才能找到大機會,給自己一個改變,甲醇以後看不到200點利潤的行情,不亂動手。
2020年保持長線思維,培養大格局策略,鍛鍊自己的資金管理跟風控意識。
以上是自己的交易感悟,一路走一路悟,不成功便成仁,切不可固步自封,執迷不悟
山東柏翔
2019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