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是2021年第31屆成都大運會18個比賽項目之一,也是中國代表團的傳統優勢項目。
北京奧運會冠軍陳一冰,就是從2005年第23屆伊茲密爾大運會奪金開始走上國際賽場,此後又相繼獲得世錦賽、奧運會冠軍,成就了自己在體操男子吊環項目上的「大滿貫」。
作為成都市體育局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重點學校,成都市少年兒童業餘體校負責我市體操、藝術體操、羽毛球、籃球等項目後備人才的發掘和培養。奧運冠軍馮喆、任茜就出自這裡,李東華、陳靜、謝中博、陳光東、梁豔等世界冠軍也都是從這裡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陶麗汀是任茜在成都市少年兒童業餘體校的啟蒙教練。「我記得當時是有人向我推薦,說一個幼兒園有個小孩比較適合練體操。我去看了,覺得她外形不錯,眼睛很大很靈活,就把她帶過來訓練,一練就是3年。」陶教練回憶說。
「茜茜腰腹和下肢力量很好,但上肢稍弱。體操要求很全面,尤其是對上肢力量要求很高,我覺得她更適合跳水。」陶麗汀隨即和四川省跳水隊教練取得聯繫,對方同意帶過去觀察一段時間。
那一年,任茜6歲。2016年里約奧運會,年僅15歲的任茜奪得跳水女子單人十米跳臺金牌,成為中國首位「00後」奧運冠軍。
陶麗汀希望自己曾經帶過的弟子,明年有機會站上成都大運會的賽場,「目前一些隊員在體院的體操隊、藝術體操隊積極訓練備戰。至於任茜是否參加大運會,目前還不能確定。」
如今,陶麗汀依然堅守在訓練教學一線。作為少體校體操女隊主教練,她帶領「重點班」的孩子參加省級比賽,積極備戰省運會。
目前,受疫情影響,少體校的孩子們都各自在家隔離,陶麗汀帶領教練組制定了完備的居家訓練計劃,要求孩子們每天在微信群裡視頻打卡訓練。
此外,教練組每周最少給孩子們上3次網課,每次一般2個小時。「『重點班』的孩子分為甲乙丙等幾個班,分時段進行視頻教學。根據居家的場地情況,主要進行身體素質、力量、柔韌等基本訓練,訓練量不能太大,又要全面考慮上肢、下肢、腰部的能力訓練和一些基本動作,保證在疫情結束之後孩子們不會出現太大的退步,人員不會流失。」 陶麗汀介紹。
同時,少體校體操女隊還有「普訓班」。「『普訓班』的訓練以強身健體為主,還幫助他們提高抵抗力。同時,我們在計劃中制定了親子訓練的內容,很多教學視頻都是大人和孩子協同訓練,既能一起提高身體素質,也能促進情感交流。」
這不,陶教練帶領她的弟子,為大家帶來一組健身示範動作,相信能夠對很多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