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獨角獸尋求收購:融資10億美金只夠花一年

2020-12-26 鈦媒體APP

文丨汽車之心(微信 ID:Auto-Bit),作者丨老爺車,編輯丨王德芙

在全球自動駕駛研發的核心地帶美國加州,外界曾將 Waymo、Cruise、Argo AI、Aurora 及 Zoox 並稱為矽谷自動駕駛「五大家族」。

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Waymo,背靠車企巨頭的 Cruise 和 Argo,以及擁有華麗創始人背景的 Aurora 們都不同,Zoox 背後既沒有母公司的支撐,也缺乏創始人的光環,憑什麼能擠進矽谷自動駕駛公司的前五呢?

這事兒得從 2013 年說起。

那一年,Zoox 在洛杉磯車展上發布了一個一鳴驚人的設計概念:一輛沒有前後擋風玻璃、沒有駕駛座、沒有車頭車尾之分的自動駕駛概念車 Boz。

Zoox 在當時就宣布將專注在 L4 以上的自動駕駛,還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受限於整體的技術水平,L4 的概念在那時看還過於超前。

在隨後的幾年,Zoox 以矽谷明星無人車創業公司的印象逐漸被大眾知悉。

其次,Zoox 曾向外界描述了一個頗具想像力的資本故事:

通過吸取 Waymo、特斯拉和 Uber 三家行業巨頭的特點——即集技術、製造和運營於一體,整合出一套電動車自動駕駛打車服務體系。

這個故事一度在市場上非常吃香,為 Zoox 吸引了一眾投資人。

Zoox先是獲得矽谷知名投資機構 DFJ、IDG 資本以及騰訊的青睞,完成 2.5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

而後,2018 年 7 月,Zoox 又宣布獲得 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

這兩輪融資在當時是一個什麼概念?

2018年,Cruise 還沒有獲得軟銀和本田 27.5 億美金的融資,即便是 Argo 拿到大眾汽車 26 億美金投資,亞馬遜和紅杉資本 5.3 億美金入局 Aurora,Waymo 首次獲得 22.5 億美金融資,也是一兩年之後的事情。

Zoox 在當時引領著自動駕駛行業的融資記錄。兩輪融資後,也讓 Zoox 估值一時躥升至 32 億美元——成為彼時全球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可以說,Zoox 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局。

自動駕駛要燒多少錢?融資 10 億美金只夠花一年

與矽谷其他四家自動駕駛公司的想法不同,Zoox 從一開始就打算完全從頭設計一輛無人車。

這種無人車長這樣:可雙向行駛(無車頭車尾之分),無擋風玻璃、無方向盤、無剎車,放棄駕駛艙而採用面對面的乘客座椅設計,乘客可以聊天、睡覺甚至娛樂。

2017 年,前法拉利公司高管 Corrado Lanzone 加入 Zoox 擔任製造業務部門副總裁。

在此之後,關於 Zoox 要自己造車的消息就不絕於耳。

到 2018 年宣布拿到 5 億美金融資後,Zoox 對外披露了一些新進展,包括:公司規模已超 500 人,計劃在 2020 年推出商用無人車,以及已經造出了 6 臺原型車。

但「造車+自研自動駕駛」的模式也註定了 Zoox 是一家比同行更燒錢的公司。

如果你對自動駕駛有多燒錢沒什麼概念,我們不妨以信息更為公開的 Waymo 為例,來看看 Waymo 每年在自動駕駛上花多少錢。

據最新的消息,Waymo 現有團隊規模已經達到 1500 人,並擁有接近 1000 輛的自動駕駛車隊。

這其中有哪些開銷呢?

根據2019年數據整理,第一個成本是人員支出:

軟體工程:340 人硬體工程:260 人車隊管理、客戶支持和遠程協助:120 人供應鏈運營:50 人產品和項目管理:50 人金融:30 人政策、營銷與公關:25 人人力資源:20 人汽車廠商合作關係:10 人工業設計:50 人Waymo 每年工資支出在 5 億美金以上。其中,軟體工程師團隊平均年薪在 30 萬美金。

隨著車隊規模的擴大,車隊管理、客戶支持和遠程協助的團隊人員會呈線性增長。

第二個成本是車隊支出 :

亞利桑那州:約 400 輛自動駕駛車輛;加州:121 輛;其他城市:約 300 輛;這其中,車輛預計採購成本與改裝成本約為 35 萬美金/輛,這就相當於一次性支出 2.8 億美金。

第三個成本是公司運營支出。隨著車輛和人員的增加,這部分成本還會不斷增加。

總得來說,自動駕駛的研發速度和燒錢速度,與自動駕駛公司團隊規模和車輛數目成正比。

Waymo 從今年 3 月融到的一筆 22.5 億美金融資,加上今天(5 月 13 日)宣布獲得的 7.5 億美金融資,這筆共計 30 億美金的融資夠 Waymo 花多久?

按照上述成本拆解,這兩筆融資大概只夠 Waymo 花 3 年。

根據通用與Uber的財報顯示,規模超過 1000 人的 Cruise 以及 Uber ATG 團隊每年的開銷也基本接近 10 億美金這一級別。

更別說擁有 1100 人員工,還要造車的 Zoox 了,其燒錢速度並不比上述三家公司慢。

這也難怪有人這麼評價:Zoox 此前總計近 10 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可能已所剩無幾。

2、堅持造車,錯了嗎?

Zoox 堅持造車這個理念,是公司前任 CEO 兼創始人 Tim Kentley-Klay 引入的。

2019 年初接替 Kentley-Klay 走馬上任的新 CEO Aicha Evans,也繼承了造車的思路,選擇了最具挑戰的方式研發無人駕駛。

她甚至在公開場合放話:「如果我們不是從頭開始構建它,我就不會感興趣。」

這個思路也讓 Zoox 成為眾多自動駕駛公司中的異類。

如果我們對現有的自動駕駛公司進行盤點,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幾乎所有的自動駕駛公司都與車企這個至關重要的合作夥伴進行了深度綁定。

除 Zoox 外,矽谷自動駕駛的其他「四大家族」更是如此:

Waymo - FCA/捷豹路虎/日產-雷諾-三菱聯盟/麥格納Cruise - 通用/本田Argo - 福特/大眾Aurora - 現代/亞馬遜沒有了車企的支撐,Zoox 想做成這一番宏偉的事業,只能用「孤立無援」來形容。早期谷歌自動駕駛團隊打造自動駕駛小車「螢火蟲」就是一個例子。

2014 年 5 月,谷歌自動駕駛團隊對外發布了一款沒有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沒有剎車的小型無人車(代號為「Firefly」,螢火蟲)。

谷歌沒有和任何一家面向大眾市場的汽車巨頭合作,而是選擇了來自底特律的供應商 Roush 代工。

Roush 製造的產品從遊樂園裡的車輛設備一直到飛機零件,範圍極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oush 生產的野馬改裝車型號 Roush Mustang 在汽車發燒友當中很受歡迎。

後來 Nuro 打造的無人配送小車 R2 也是出自 Roush 之手,據說這款小車造價不菲,坊間流傳單臺造價超過 100 萬人民幣。不過這是後話。

2014 年穀歌對外表示:要打造 100 輛「螢火蟲」原型車,並在加州運營一個小型試乘項目。但到了 2017 年 6 月,谷歌卻宣布「螢火蟲」退役。

雖然谷歌解釋「螢火蟲」並不是為量產而設計,但有行業人士認為,由於供應鏈的不完善,導致「螢火蟲」造價高昂,原本要打造的 100 輛車最終砍到了 50 輛車。

另外,由於項目進展緩慢,谷歌最終放棄了自己造車的路線。

也就是在谷歌造車這一時期(2014年-2016年),谷歌與通用、福特、本田等車企陸續有過接洽,但聽聞谷歌要造車,都紛紛敬而遠之。

最終,谷歌沒能與這些大型車企達成實質性合作。

對 Zoox 而言,還有一點至關重要:沒有巨額資金的支撐,Zoox 無法撐起自己的產業鏈條。

一般而言,造車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1、零部件邊際成本(在沒有產業鏈條或者上下遊不完善的情況下,零部件成本非常高);

2、動輒數億投資規模的工廠投入和運轉成本;

3、整車材料成本(一般與產量相關,量越大,供應商的成本會越低)。

無論是自研自動駕駛,還是建廠造車,Zoox 資金吃緊也就不足為奇了。

3、資本還會看好 Zoox 嗎?

現在回過頭再來看,10 億美金一年的開銷,再加上造車需要的巨額成本,即便是 Zoox 累計融資了 10 億美金,按 Zoox 當下的規模,也只夠花上一年。

資本還會看好 Zoox 嗎?

這不好說,以 Zoox 目前的能力,融資並非難事,只不過融到令 Zoox 滿意的數額,可能會略顯困難。

「造車+自研自動駕駛」如此燒錢,這也為 Zoox 聘請獨立投資銀行 Qatalyst Partners 來處理 Zoox下一輪融資或被收購事宜埋下了伏筆。

Zoox 的估值從 2018 年的 32 億美金,下調至如今的 27 億美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 Zoox 的模式在資本市場上的認可度正在降溫。

「造車+自研自動駕駛」,註定了 Zoox 是一家比同行更燒錢的自動駕駛公司。

融合 Waymo、特斯拉和 Uber 三家公司的特色,整合出一套電動自動駕駛打車服務體系,也註定了 Zoox 選擇了一條比同行更加冒險且艱難的路子。

相關焦點

  • 融資10億美金只夠花一年
    Zoox先是獲得矽谷知名投資機構 DFJ、IDG 資本以及騰訊的青睞,完成 2.5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而後,2018 年 7 月,Zoox 又宣布獲得 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這兩輪融資在當時是一個什麼概念?
  • 矽谷「獨角獸」已死,現在是「駱駝」公司站起來的時候了
    而當有水的時候,它們可以比其他動物更快地喝水(10 分鐘內喝 100 升)。駱駝適應世界各地的沙漠中生活,不管是炎熱還是乾燥,都能適應。也許駱駝是對我們目前所遭遇狀況的一個恰當的比喻。在新冠疫情和一波失敗的 IPO 之後,許多創業公司的領導者都在質疑矽谷思維中的 " 不計成本的增長方法論 "。
  • Airbnb:最坎坷的獨角獸在掌聲中上市
    他回憶起11年前,三人到處融資,到處碰壁,多次啟動項目卻多次失敗時,曾經在拉斯維加斯看到一座漂亮的辦公樓。「我們當時簡直太羨慕了,當時只希望以後我們也能有這麼好的辦公地點。」 而美國時間本周四,Airbnb擁有的早已不只是漂亮的辦公樓,還有公開交易首日就暴漲的股價,以及在全球獨角獸公司群體中更難能可貴的從危機中存活下來並完成盈利救贖的經歷。
  • 投70 萬回報 35 億,獨角獸的天使投資人們才是真正贏家
    中國未上市的、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公司數量站在了全球絕對的第一梯隊,在這幾年的起起伏伏中,無論是數量和總估值,也一直可與美國相抗衡。投到過一家獨角獸公司,是多少投資機構、投資人的願望。對於個人投資人,職業生涯中捕獲、經手過那麼一家,大概就足以在行業內立足了。
  • 聚名網:估值超20億美金,健身領域的獨角獸Keep做對了什麼?
    1月11日,國內網際網路健身賽道的獨角獸Keep宣布已於去年年底完成 3.6 億美元F輪融資。此外,伴隨著此次融資,也有外媒消息稱Keep考慮最快今年IPO。對此,Keep方面對記者表示:「暫時沒有IPO計劃。」據媒體報導,此次融資後Keep估值為20億美金,這距離2020年5月Keep上一輪融資時10億美金的估值翻了一倍。在此之前,Keep共完成七輪融資。
  • 獲1.15億美元C輪融資,矽谷明星公司News Break躋身獨角獸
    【獵雲網北京】1月8日報導1月7日,美國最大的本地新聞信息平臺、總部位於矽谷的明星公司News Break宣布完成1.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由專注於創新技術的矽谷私募股權機構Francisco Partners領投,老股東IDG資本繼續跟投。
  • Grab又融8.5億美金,東南亞兩大獨角獸要合併?
    創業8年,依靠近20次融資,Grab的業務瘋狂擴張。眼下,一個「滴滴+美團+螞蟻」的超級APP正在崛起。橫掃金融市場,東南亞「超級獨角獸」Grab的野心藏不住了。創業八年融資史:近20次,總金額超100億美元自2012年成立以來,Grab已經完成了近20次融資,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 矽谷無人車五大家族,誰能C位出道?
    2019年10月,Zoox啟動C輪募資,先期募集2億美金,可惜遲遲未能完成。4月,Zoox解僱了幾乎所有的合同工,包括參與測試的安全員,大約有120人失業,成為疫情爆發後第一家公開裁員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福布斯》文章指出,Zoox此前總計近10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可能已所剩無幾,公司決策層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 獲1.15億美元C輪融資,矽谷明星公司News Break成新晉獨角獸
    2021年1月7日消息,美國最大的本地新聞信息平臺、總部位於矽谷的明星公司News Break宣布完成1.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由專注於創新技術的矽谷私募股權機構Francisco Partners領投,老股東IDG資本繼續跟投。此輪融資後,News Break成為新晉獨角獸公司。
  • 尋求IPO募資10億美金、收縮體育版權業務,DAZN自救升級
    文|劉夢龍近日,全球體育版權巨頭DAZN試圖尋求以IPO(首次公開募股)方式籌集10億美元資金的新聞,使其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DAZN訂閱資費為每月9.99歐元DAZN尋求SPAC模式上市,其日本業務部分股權或被出售根據彭博社消息,此番DAZN所計劃籌集的資金總額高達10億美元。
  • 獲1.15億美元C輪融資,矽谷明星公司News Break躍升新晉獨角獸
    1月7日,美國最大的本地新聞信息平臺、總部位於矽谷的明星公司News Break宣布完成1.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此輪融資後,News Break成為新晉獨角獸公司。這家公司在2015年由鄭朝暉和任旭陽在美國矽谷創立,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擔任首席顧問,前微軟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領域世界級專家沈向洋擔任董事長。前赫芬頓郵報運營總負責人吳泳升擔任COO,前雅虎搜索資深專家陸榮清擔任技術帶頭人。本輪由專注於創新技術的矽谷私募股權機構Francisco Partners領投,老股東IDG資本繼續跟投。
  • 獨角獸早報 | 如意集團尋求將近期收購的Lycra在美國IPO籌資5億美元;虎撲體育再次啟動上市輔導工作
    如意集團尋求將近期收購的Lycra在美國IPO籌資5億美元如意集團尋求將近期收購的Lycra在美國IPO籌資5億美元。小象互娛完成A+輪1.25億元融資,PDD領投近日,專注於網際網路直播和遊戲內容的小象互娛正式宣布完成1.25億元的 A+輪融資,估值10億元。本輪融資由知名電競選手PDD(劉謀)領投,騰訊跟投,PDD也將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小象互娛。
  • 投出百億美金教育獨角獸,這支基金再募5.85億美元放眼全球|專訪
    說到這隻貓頭鷹,也就是貓頭鷹基金(Owl Ventures),許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其投資組合下的公司很多人或許有所耳聞。例如,印度在線教育巨頭Byju's、美國在線學習工具獨角獸Quizlet,以及中國的三節課和樂樂課堂。2020年,其投資的很多項目都取得了指數級的增長,最具代表的Byju's已成為估值超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 日本首富投的又一獨角獸涼了 暴賺「神話」破滅?
    日本首富投的又一獨角獸涼了,暴賺「神話」徹底破滅? 摘要 【大舉裁員80%!日本首富投的又一獨角獸涼了 暴賺「神話」破滅?】繼WeWork大敗筆之後,軟銀領投的另一家獨角獸也傳來壞消息。據報導,軟銀投資的矽谷獨角獸Zume Pizza計劃裁減至多80%的員工。
  • 當年值11億美金的Tumblr,現在被300萬賤賣,只因為……
    不用揉眼睛,也不用懷疑自己,你沒看錯:最終價格就是這個數(or 只可能更低)。曾幾何時的社交新秀,一度和 Twitter、Facebook 分庭伉禮,如今的 Tumblr,只值300萬……創辦於2007年的 Tumblr,和早一年誕生的 Twitter 同為當時的社交網絡新秀。
  • 英國在線支付獨角獸Checkout融資4.5億美元 估值達150億美元
    本輪融資由老虎環球管理公司領投,Greenoaks Capital、Insight Partners、Coatue Management和DST Global等現有投資者跟投。150億美元的估值較去年6月上一輪融資時獲得的55億美元估值增長近兩倍,這也使Checkout.com成為全球第四大最具價值的私人持股金融科技企業。
  • 現在,教育獨角獸真貴:估值半年漲350億
    至此,這家成立僅8年的在線教育公司,一躍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太快了,估值真高」,這是不少投資人聽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此次融資,距離猿輔導上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僅僅過去了5個月。一級市場「錢荒」已久,但猿輔導依然一次又一次地締造融資奇蹟:從2018年F輪開始,猿輔導最近三輪融資的估值分別從30億美金到78億美金,再到130億美金,每一次都是幾乎翻倍增長,令人驚嘆。這也導致了在線教育領域盛產富豪。
  • 2020杭州獨角獸與準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10家上市44家新晉
    據了解,自2018年起,杭州市連續3年發布獨角獸與準獨角獸榜單,在2020年的榜單中,杭州共有5家企業成功從準獨角獸晉級獨角獸(估值10億美金以上企業)隊伍,39家企業首次進入準獨角獸(估值一億美金以上企業)隊伍。
  • 2000億美金!支付寶上市,轟動全球
    作為全球最大、最吸金的獨角獸;從2015年開始,螞蟻金服一直位列全球獨角獸榜單第一名。雖然官方目前還沒有放出具體的市值;但幾乎所有人都在肯定,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在2000億美元以上!!毫無疑問,2000億美金的巨頭公司上市,將創造整個2020年度全球IPO最大上市公司記錄。。這是繼2014年馬雲的阿里巴巴上市之後,馬雲創立的又一家千億美金級別的世界級巨頭集團上市;在馬雲之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人做到:同一創始人打造2家以上千億美金級別的世界級巨頭!!
  • 10家上市,44家晉級!2020杭州獨角獸與準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
    受訪者供圖今天,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萬物生長大會上,杭州市創業投資協會聯合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微鏈」共同發布的《2020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榜單》顯示,截至2020年6月12日,杭州共有獨角獸企業31家,準獨角獸企業142家,所有企業總估值超過3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