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鯤鵬人才培養高校行將走進廈門各高校

2020-12-17 網易新聞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昨日,「華為鯤鵬人才培養高校行」系列活動在華僑大學拉開帷幕。接下來,活動將陸續走進我市高校,向學子深入介紹鯤鵬生態體系,解讀鯤鵬產業發展趨勢,為鯤鵬計算產業人才培養夯實基礎。

此次活動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軟國際信息技術(廈門)有限公司協辦。活動現場,華為鯤鵬生態的技術專家,以及國科科技華為認證導師帶來了精彩演講。

鯤鵬計算產業,指的是基於鯤鵬處理器的基礎軟硬體設施、行業應用及服務,涵蓋從底層硬體、基礎軟體到上層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條。當前,我市正以鯤鵬整機製造為核心,加強產業配套和人才培養,結合傳統優勢軟體生態,積極構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為數字廈門建設注入新動能。

主辦方表示,鯤鵬計算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數量龐大的個人開發者、商業軟體開發者以及相應的硬體設計、維護、方案諮詢和設計等各專業領域的工程師。希望通過產業界和高校的密切合作,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向鯤鵬計算產業培養和輸出高素質人才。

相關焦點

  • 好消息 | 泰克教育2020鯤鵬/昇騰認證人才培養計劃申請啟動
    在2019年華為HC大會上,基於華為鯤鵬和昇騰兩大計算平臺,華為在業內首推智能計算認證和鯤鵬應用開發者認證。華為智能計算認證提供「鯤鵬+昇騰」生態戰略的人才培養方案,能力覆蓋 「鯤鵬和昇騰」 兩大計算平臺的使用和複雜方案的應用實踐。泰克作為華為領先級教育合作夥伴、華為鯤鵬凌雲首批夥伴、華為智能計算首批解決方案夥伴,全力協助華為落實鯤鵬/昇騰人才生態建設。
  • 培養新計算人才的頂流名師在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這樣說…
    期間,在華為承辦的計算系統分論壇中,來自各大高校與華為的嘉賓們圍繞計算系統的前沿核心技術、最新研究成果、教學實踐效果、產教融合方式、未來發展趨勢,共同討論了計算系統在新形勢下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華為願與教育部一起,通過教學改革及課程優化,建立以鯤鵬、昇騰及華為云為技術底座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持續為鯤鵬、昇騰及華為雲產業鏈輸送高質量人才。
  • 鯤鵬人才培養首場線下活動 湖南省首期鯤鵬訓練營正式開營
    6月20日,由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產業促進局主辦、湖南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承辦的「鯤鵬凌雲 智慧湘江」—— 湖南省首期鯤鵬訓練營暨開發者競賽活動在長沙舉行。該活動以「訓賽結合 以訓促賽」的理念,面向企業開發者和個人技術愛好者,提供基於鯤鵬生態的軟體適配等技術能力培訓,為培養鯤鵬產業高端人才貢獻力量。
  • 鯤鵬計算專場|持續發電XCTF高校網絡安全專題挑戰賽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數位化轉型大潮之下,網絡與物理空間的邊界日漸消融,越來越專業化、規模化的黑客組織攻擊帶來新的挑戰,網絡攻防態勢也愈演愈烈。基於此,XCTF高校網絡安全專題挑戰賽吹響集結號。
  • 河南25所高校籤約 共建鯤鵬產業學院
    記者昨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河南省自2019年12月啟動實施河南省鯤鵬產業學院建設工作以來,目前已有25所高校籤約共建鯤鵬產業學院。去年5月,省教育廳發布《關於推進鯤鵬產業學院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三年左右的建設期,在省內建成一批不同層次、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服務能力強的鯤鵬產業學院。按照規劃,2020—2022年面向全省高校校企共建20所左右的鯤鵬產業學院。
  • 瞭望周刊:從I到T 再到π——高校人才培養跨界行
    面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高校正在進行種種跨院系、跨專業、跨學科、跨學段、跨層次改革,以期跨過人才培養的溝溝坎坎,培養出時代需要的大批創新型、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向「跨」而行再過幾個月,一輛名叫「小天」的無人駕駛小車,將變成會說話的汽車,載著師生在天津大學校園內穿梭——「小天」的大名叫無人駕駛汽車交叉研宄平臺。
  • 華為聰明了,與湖北高校合作,不選華中科技大學,選擇武漢大學
    最近,華為一直在與全國各大高校進行項目合作,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近日,華為又出手了,這次華為學聰明了,直接選擇與湖北最牛大學合作,與武漢大學聯手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人才培養方面,武漢大學率先提出「創造、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培養大量創新型複合人才,至今已培養出50多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兩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 好事成雙,華為再次牽手兩所985高校,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合作
    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了各大高校重點建設任務,因此,校企合作項目不斷增加,其中,985高校與大企業合作最令人矚目。近日,華為再次牽手兩所985高校,引起網友熱議。本次華為合作的對象是天津高校,清一色985高校,分別是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合作內容是與兩所985大學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目的是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高質量人才。華為這次選擇非常正確,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可是天津最高的兩所大學,位居全國985高校前列,兩所985高校各方面實力都非常突出。
  • 高校電競人才培養如何發力
    張文魁攝  作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體育運動,電競產業未來人才缺口巨大,國內已有近200所高校開設電競專業課程。在遼瀋地區,瀋陽城市學院是遼寧省第一所開設電競專業課的高校,在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培養電競人才的趨勢下,該校通過建立電競運營實驗室,舉辦校內、校際比賽,讓學生以賽代練,通過實戰鍛鍊解說和賽事執行等方面能力,專項培養非職業電競選手等服務型人才。
  • 全國首家鯤鵬產業學院在平頂山學院揭牌成立
    2月19日,平頂山學院與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合作共建的「鯤鵬產業學院」揭牌開班儀式通過視頻會議形式舉行,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出席會議並講話。作為全國首家以培養鯤鵬生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學院,平頂山學院「鯤鵬產業學院」的成立標誌著鯤鵬產業與河南高等教育融合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開發者增至160萬 將投入2億美元再擴鯤鵬產業...
    3月27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在線上舉行。華為Cloud&AI BG總裁侯金龍正式宣布,目前華為雲開發者目前已增長至160萬。同時華為將在2020年投入2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屆時受惠於這個超級「大紅包」的將會包括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及合作夥伴等。
  • 華為張熙偉:鯤鵬計算產業已匯聚30萬開發者
    【TechWeb】11月28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首屆綠色計算產業峰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鯤鵬計算業務總裁張熙偉做了主題為《鯤鵬展翅,凝心聚力凝,共贏綠色計算新時代》的演講,他介紹了華為鯤鵬計算產業過去一年多的建設成果及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 高中對話高校 雙方這樣聯手培養人才
    近日,四川、重慶近百所中學校長走進川大,出席「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討論高中如何為高校培養人才、高校如何吸引優秀的學生。為何聯手高校和高中缺乏交集,培養目標不同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在論壇開幕式上說,把高中校長請進校園,彼此交流,才能讓高中校長知道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同時高校也能夠了解到高中的需求。通過雙方的合作,共同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三)
    收  藏 、投  稿     請加微信聯繫小庸:23169257本圖文由該基金項目組供稿延伸閱覽:《「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一)《「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二)
  • 華為牽手上海高校,沒選上海交大,直接選擇這兩所985大學
    好馬配好鞍,校企合作也不例外,不久前,華為的一波操作,讓人拍案叫好!雖然沒選擇上海交通大學,但是,華為開始與國內一流大學合作了!華為牽手上海高校,直接選擇與兩所985大學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一所是復旦大學,一所是華東師範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
  • 華為高校朋友圈擴大,究竟要解決什麼難題?
    2020年,華為的朋友圈,包括了國內一大批出類拔萃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一幅華為和高校的合作版圖徐徐出現,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都有華為奔赴一所所高校的身影。
  • 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華為攜手用教育聯接世界
    樹立共同培養交叉學科複合型人才,構建產教融合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全國標杆。將在醫療,農業,交通,金融四大領域重點發力並結合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5R+6D」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及完整的人才培養解決方案,為高校解決資源共享、師資培養、技術支持、引入實戰項目、孵化雙創項目、數據融合、產業賦能等不同層面的難題。
  • 鯤鵬技能「加持」,河南這些學生喜提「打工人」身份!
    參與當日雙選會的大學生們,來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2400餘名學生,他們其中不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參加過鯤鵬產業學院的培訓。據介紹,鯤鵬計算是我國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一項突破性成果。2019年10月24日,河南省政府與華為公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為鯤鵬「展翅」中原定下主基調。
  • 鯤鵬技能「加持」,河南這些學生喜提「打工人」身份
    參與當日雙選會的大學生們,來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2400餘名學生,他們其中不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參加過鯤鵬產業學院的培訓。據介紹,鯤鵬計算是我國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一項突破性成果。2019年10月24日,河南省政府與華為公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為鯤鵬"展翅"中原定下主基調。
  • 高校智慧校園如何創新發展?這個論壇進行了探討
    「智能時代的高校教師要用大數據思維指導學生,培養大學生適應加速演進的智能時代,以及在校企合作方面要進一步探索多元化聯合培養模式。」9月15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六十周年校慶當天,「高校智慧校園創新發展論壇」在該校花江校區召開,廣西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林基明在論壇上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