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刷劇,看到了孫儷的新劇《安家》,孫儷演技自然是不在話下,編劇六六之前也有《蝸居》《雙面膠》這樣的好的作品,本來對孫儷和知名編劇六六的攜手合作還是很期待的,但是看了兩集就棄劇了,感覺這個劇為了向原版日劇《賣房子的人》靠攏,也是為了突出孫儷「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的人設,大大挑戰了正常人的智商。
海清飾演的博士,居住在小一室裡,因為生二胎,要換兩室,但是苦於資金有限,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而孫儷就通過裝修一下房子,跟海清說了下詩與遠方,就把一套戶型奇葩,積壓在公司手裡幾年的房子給賣出去了。
這個房子戶型有多奇葩呢?
我給還不太會看房型圖的同志們敲一下黑板吧。
這個房子是兩室沒錯,但是俗稱跑道房,因為有一個房間是獨立在外面的,只有一個天窗,沒有獨立的衛生間。
這意味著,這個房子一旦作為臥室使用,白天還好,晚上,不管是誰睡在這個臥室,一旦有上衛生間的需求,需要穿過一個公共走道,再拿出自己家鑰匙開門進屋,上完廁所,鎖門,穿過走道,回去睡覺,這麼一折騰,誰還能睡得著?
而海清,作為一個已經看了幾年房子的博士,就憑藉孫儷一番能看見星空的說辭,就把這套房買了?
這套房子的實用性太差了,作為一個沒有看了七八年房子,也不是博士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管中介說的如何天花亂墜,我也不會買。
實在是替編劇的智商捉急啊。
而接下來呢,雖然局方成功的拋出了#買房該不該加兒媳婦的名字#這個梗,並成功的降臨熱搜,但是看完整個故事你就會發現,編劇再一次成功傷害了我們的智商。
海清要想買跑道房,就得把自己的小一居室賣出去,而接手這個小一居室的,是一對賣包子的夫婦,他們要給兒子買婚房,而且是全款,300萬。
孫儷你瞪大眼睛看清楚啊,300萬,全款,買一個小的一居室,而且兒媳婦還懷孕了,這過幾年不還是海清夫婦的情況嗎,不還是得面臨換房嗎?
作為一個專業的中介,難道你不應該勸說這對老夫妻把部分資金作為首付款,直接買一個小的兩居室?
所以編劇的邏輯就是:海清要買跑道房——必須賣一居室——必須有人買一居室——賣包子的老夫妻全款300萬買——海清有首付款了,去買奇葩的跑道房——孫儷厲害,果然沒有她賣不出去去的房子。
編劇,你清醒一點啊。
300萬買房的大爺,你也清醒一點,拿這錢做首付,買個兩居室,它不香嗎?
看到這,棄劇,感覺不棄劇都對不起自己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