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titled Workshop
臺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號
這是一家沒有招牌沒有標示的咖啡店,也大概因為如此,才取名做 「Untitled」。黃藍色相間的地磚是我今夏最愛配色,所以第一步踏進院子就心想: 來對了。
曾經的網紅菠蘿牆在剛過去的五月已被刷走,換成淺灰色牆身,使室內空間更顯通透明亮。無法命名的(Untitled)美式隨性風格,因為這恰到好處的簡潔裝潢,顯得比從前更美且獨特了。
店裡使用的咖啡豆來自芝加哥品牌Intelligentsia Coffee,一貫深度烘培的美式風味,不一定最好喝,但絕對是校園回憶滿滿。Coffee Tonic超好喝,非常適合盛夏天氣。 至於食物方面,新裝潢後的Untitled Workshop,除了有一直暢銷的Avo Toast,還新推出了非常上鏡的草莓派。
( ins: @taipeifoodie ; @joshquito )
Outfit Info:
Top & Skirt: NeedSupply.com / Bag: Chanel
Shoes: Loeffler Randall
▽
KiOSK
臺北市新生北路一段40號
KiOSK咖啡館始終是我臺北最愛的cafe,沒有之一。在這個擁有黑白極簡裝潢的摩登空間裡,洗水白原木地板,質感俐落的白色大理石桌,以及大面積採光,都使它變得格外通透而自然,舒服得不想離開。
吧檯位置的La Marzocco Mistral咖啡機以及各種咖啡設備為店面添了不少濃烈的美式工業風,巧妙平衡了黑白裝潢的客座區域的冷淡風格。這就是我理想中cafe的樣子。「整潔乾淨」是經營餐飲的基本要求,而在店鋪整體風格上追求的乾淨,則更加需要花心思與講究克制。
關於食物, Flat White很好喝。第一口喝進嘴裡就知道老闆有認真調適過它的風味,口感95分,誠意100分。而上鏡度滿分的酪梨(即牛油果)辣椒塔丁,是本店必點的網紅美食,食材健康,口感清爽可口,我們都很喜歡。辣椒其實只是Chilly Flake,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辣哈,Brunch有這道菜就感覺滿足了。
Outfit Info:
Dress: Zadig & Voltaire
▽
Fika Fika Cafe
臺北市伊通街33號一樓(伊通店)
好的咖啡館,不應只是為拍照而去拜訪一次,而應是能完全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咖啡館。這樣的實力派,一步步成為網紅店,當之無愧。因為美,更因為口碑。
2013年,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James Chen參加北歐咖啡烘焙大賽(NordicRoaster2013),他的烘豆經過兩百多名餐飲人士評分後脫穎而出,獲得第一。此後世界各地的咖啡迷都聞風而至,前來他臺北的這家Fika Fika Cafe。
我們探店的當天下午,咖啡店裡座位已經滿員,客人卻依然絡繹不絕。拍到的照片都是人人人,但單品咖啡的好喝程度不在話下,咖啡豆香輕盈而明亮,所以我們忍不住在店裡大採購了一番。
淺烘培度的北歐風格咖啡豆,若用其製作拿鐵,口味不會像平常那麼濃鬱:熱飲能喝出豆子的清香與酸度,冰飲的咖啡豆味道則被牛奶味幾乎覆蓋了。所以,如果去Fika Fika探店,我會建議叫單品咖啡(或冰滴)以及熱的咖啡飲品較妥。
室內的裝潢依然是北歐的簡約原木系風格,與它的咖啡豆風格相得益彰。
Outfit Info:
Top:Zara / Bag:Fendi / Shoes:Nicholas Kirkwood
▽
Paper St. Coffee Company
臺北市八德路一段28號1樓
位於華山文創園區旁十字路口斜對面的Paper St. 紙街咖啡,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轉角咖啡館。開放式吧檯,胡桃木色大長桌,以及黑白灰清水模風格的低調裝潢,這是一個cafe與work space結合的自在空間。
與店外十字路口匆匆忙忙的街景相反,咖啡店內閒適而安靜。坐在靠窗臺邊的位置,一邊看窗外的車水馬龍,一邊發呆,然後感覺時光都慢下來。
咖啡口味屬於那種很典型的好喝咖啡味道,穩重而不失氣質,屬於適合上班族路過外帶一杯離開的經典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