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兩個國家,從恩人盟友再到「死對頭」,兩國的友誼破裂,讓我們不禁感到唏噓,不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友情」本身就比較脆弱,就像邱吉爾所言:「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近日,兩國又在深夜爆發衝突,以色列戰機突破俄制防空飛彈,炸毀伊朗基地。
以色列轟炸伊朗飛彈基地,是在給美國減壓?
據媒體報導,戰爭在深夜突然爆發,以色列出動F-16戰機,從戈蘭高地對敘利亞境內的飛彈工廠進行轟炸,敘利亞防空部隊全力進行攔截,但以色列戰機突破俄羅斯防空系統,伊朗基地損失慘重。以色列一直將伊朗的核設施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方設法阻礙伊朗發展核武器,以色列此次對伊朗猛烈襲擊,目標就是伊朗的飛彈基地和彈藥庫。
有人認為,以色列不宣而戰,對伊朗基地實施大規模的空襲,在一定程度上能給美國減少壓力。目前,美國國內亂成一鍋粥,政界和疫情問題從未真正解決,很多美國人發出抱怨:「我們受夠了」。儘管美國國會山的槍聲已經平息,但美媒認為,這一天永遠不會被歷史淹沒,更讓世界各國重新認識美國,美國政客是否領悟這個道理?
以色列還要對美軍下手?伊朗使用反間計?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以色列在給美國轉移注意力,相反,以色列要對美軍開火。據環球網報導,伊朗外長「好心」提醒美國,聲稱以色列很可能對美軍開火,他認為,以色列之所以要對美國發動襲擊,是想通過戰爭的方式交換伊朗。不過,以色列和美國是親密盟友,伊朗外長這番話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誰也無法判斷。
外界猜測,伊朗可能想利用反間計,挑撥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伊朗認為,以色列敢頻繁對伊朗下手,是因為背後有美國的支持,如果美國在軍事上不給予以色列支持,以色列或許會消停很多。如今,距離川普下臺的時間越來越近,伊朗很可能不會採取大規模報復行動,還寄希望於新上任的拜登團隊,畢竟哪個國家也不想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