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節,讓我們一起幫他們尋親找家

2021-01-10 齊魯網

齊魯網3月30日訊 北風吹起

蘆花飛舞漫天霜

英雄出徵血灑萬裡疆場

硝煙散盡

山河已無恙

烈士魂盼回家鄉

不久前,濟南市萊蕪區從業13年的郵政投遞員朱玲華,接到了兩封寄給70多年前犧牲烈士的信,信封上都備註著小字「幫烈士找到家」。時隔70多年,因行政區劃數次變遷,信封上的地址已經不復存在。但朱玲華懷著虔誠之心,最終幫其中一位烈士徐恆吉找到了親人,而另一位烈士陳芘友的信仍然沒有成功寄出……這成了朱玲華和不少知情網友心頭的牽掛。

其實這兩封信都是從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寄來的,在張和莊烈士陵園內,共安葬有136位菏澤戰役犧牲的革命戰士。菏澤開發區佃戶屯辦事處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一直堅持為烈士找家,目前找到親屬的烈士共11位,但還有125位烈士沒有找到家人。

72年前,這些烈士衝上菏考奔襲戰一線,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

72年後,昔日戰場已成沃野平川。

山河已無恙,烈士魂盼回家鄉。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傳承革命信仰,讓紅色基因在血脈中代代延續從幫烈士找家開始!

閃電新聞即日發起#幫烈士回家#活動,面向全社會徵集烈士親屬線索,助力英雄回家!

以下為部分菏考戰役烈士名單,後續將繼續增補烈士信息

疑似烈士家人信息:

1、公培法烈士:山東省新泰縣二區劉家莊

烈士侄子,電話:18754825199

2、王尉華烈士:江蘇省六合縣馬鎮區溝石村

烈士侄子,電話:13951833082

3、朱廷法烈士:山東省長清縣六區石頭莊

烈士侄子,電話:13573777965

4、郭法秋烈士:河南省沁陽縣中心區清河村

烈士侄子,電話:13839117502

5、徐恆吉烈士:山東省萊蕪縣汶陽區米家村

烈士侄子,電話:13563417759

6、丌臣庚烈士:山東省萊蕪縣汶陽區南連河

烈士侄子,電話:13561713398

除了以上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的烈士外,在退役軍人事務部公布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信息中,有1位山東籍烈士、2位疑似山東籍烈士的家鄉仍未找到。

王振田:男,山東安丘人,1932年8月出生,1951年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3師337團戰士。

齊秀亭(疑似齊秀堂):

齊秀堂,男,山東沂水人,1928年生,1951年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6軍77師230團醫生

李雲珊(疑似李雲山):

李雲山,男,山東安丘人,1919年生,1951年2月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18師352團2營5連連長

如果您有線索,請通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

1、撥打熱線電話:0531-66661234

2、發送郵件至線索徵集郵箱:shandianxinwen@126.com

這個清明節,閃電新聞與你一起,幫烈士尋親找家,讓英魂歸故裡!

如果您有其他烈士陵園烈士尋親未果的線索,同樣可以聯繫我們。閃電新聞願意發動媒體的力量,幫助更多烈士回家!

如果您沒有線索,也請幫忙將這些信息,告訴給更多的人。

願英雄魂歸故裡!讓烈士精神永存!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劉桂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豫籍赴臺老兵離世 猛獁新聞、頭條尋人期待您一起幫他們落葉歸根
    作為中原腹地、人口大省的河南,當年就有不少豫籍子弟去往臺灣,如今隨著歲月的流逝,河南籍赴臺老兵在臺灣陸續離世,猛獁新聞·東方今報將聯合頭條尋人一起為他們尋找老家的親人,幫助他們落葉歸根。劉德文也不時接到河南親屬的求助,幫忙尋找當年來臺老兵的安葬地,並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幫長者落葉歸根。為此,他尋遍臺灣各地的墓園、納骨塔,儘可能為這些離世的老兵找到歸鄉的道路。
  • 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原標題: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清明節前夕,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省農科院86歲的倪桂芳老人家中突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更讓老人意外的是,來人給她帶來了已失聯70年的三哥倪進宏的消息——倪進宏烈士於1950年2月在一次剿匪戰鬥中英勇犧牲,目前安葬在四川省珙縣烈士陵園。
  • 這個清明節,一起緬懷兩位因公殉職的工會好幹部!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到了人們寄託哀思的日子。清明節前,我們要祭奠兩位因公殉職、倒在扶貧路上的工會幹部,他們分別是貴州省遵義市總工會扶貧幹部徐梅和陝西省佛坪縣總工會扶貧幹部餘劍。與餘劍一起犧牲的,還有陝西省佛坪縣嶽壩鎮幹部王坤,我們在這裡一同寄以哀思。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堅強!
  • 貴州「馬場」一女子被拐30年,副縣長微信尋親48小時幫她找到親人
    江蘇省宿遷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的好心人張雷傑,替一位苦命的貴州女人尋親。據張雷傑介紹,需要尋找貴州親人的,是幫他們單位做臨時保潔的一位大姐,名字叫做譚(音)冬梅。副縣長凌晨發微信幫她尋親11月初,張雷傑找到黔西南州民政局社管(社工)科科長餘國保,因為黔西南州也有叫「馬場」的地方,請求民政局幫忙尋找。餘國保把這個信息轉給了「冷禪君」 ,希望及時發布,但「冷禪君」看到提供的信息非常簡單,於是聯繫上了愛心人張雷傑,請他繼續提供詳細一點的資料。
  • 尋親後記——我和小姨家的兒女們續上了親情
    還說如果王樹春再不接你電話,我再幫你聯繫。謝過了韓雲明,我急忙到爸媽家去看看,順便吃口飯。正常情況下,我白天一般都是待在九旬父母的家裡,和保姆姜姐一同照顧二老。那天因為尋親寫文章我沒過去,晚上是我們千千闋合唱團每周四晚上例行上課的時間,同學來電話和我搭伴去上課。
  • 《尋親的路》丨你不在,這個家靠誰來撐起?
    在他失蹤之後,家中年逾花甲的父親與他的妻子兒女,在艱難謀生之餘,依然執著頑強地行走在尋親路上。李元文,你在哪裡?你不在,這個家靠誰來撐起? 在二兒子出事之前,我的家原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大家庭,那時候老伴還在世,兩個兒子都已成家並且有了各自的孩子。 2007年的時候,為了生活,二兒子李元文離開家中的妻兒老小外出打工,他走的時候,已經有一雙兒女,而且小女兒玉清才年僅一歲多。
  • 尋親路團圓夢|匯集全國2000多名愛心人士,送「迷路人」回家團圓
    為了送迷途者回家,尋親工作專班持續開展「為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找家」行動,實現了近千個家庭的團圓夢想。為民哥推出專欄「尋親路團圓夢」,講述尋親路上的動人故事,重溫流浪者的回家之旅。「為流浪乞討人員找家」尋親工作專班,不斷拓展新思路、開闢新渠道、探索新模式,讓救助工作從過去注重保障受助對象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尊重與關愛,幫助他們尋親找家、回歸家庭。
  • 溫州立體尋親、站內託養、源頭治理
    11年了,這個好消息終於等到了。何橙當即和丈夫買機票到溫州接媽媽回家。見面的那一刻,周潔一下子認出了十幾年沒見的女兒,兩人抱頭痛哭。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何橙,周潔是在8年前被他們救助的,一直滯留在站內。
  • 江陰志願者助女子湖北尋親,失散16年終於線上相聚
    3月3日,在江陰尋親協會志願者和深圳、湖北、四川等全國多地攜手幫助下,離家16年的女子曾翠找到了湖北黃岡親人。3 月2 日晚,江陰尋親協會志願者沈惠芬接到深圳愛心飛翔救助團隊易雄的電話,要求協助幫一名叫曾翠的求助者尋找分離16 年住在湖北黃岡的姑母、姑父。
  • 李升:新時代下構建多元化尋親格局,讓每位尋親家屬看到正義曙光
    藉助模擬畫像,如2018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王明清尋女感動半個中國,開著網約車掛著女兒照片尋找失蹤24年的女兒康英,3年以來發了2萬張尋人啟事,只要每帶一位乘客,王明清都會講述他女兒失蹤信息,希望乘客幫忙尋找,漸漸被乘客與社會媒體所關注,王明清尋找自己女兒的事發到網上,被遠在海外網友林佳所關注,林佳與國內山東省公安廳物證鑑定處父親林宇輝取得聯繫,希望她的父親能幫上忙
  • 臺灣青年助老兵兩岸尋親:用網絡結束歷史遺憾
    「一家人在一起真不容易。」九旬高齡的王淑蘭奶奶與從湖南跨海而來的11位親人一一握手,接受晚輩的問候。看到這溫馨一幕,客廳一角的臺灣女孩周思妤溼了眼眶。這是她負責的大陸「今日頭條」網站「兩岸尋親」項目的第34個成功案例。該項目致力於幫助海峽兩岸失散家庭團聚,累計已成功幫助54個家庭。「我們在用科技彌補歷史帶來的遺憾,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 3歲女兒意外走失 漫漫尋親27年 雙方最近相隔僅2公裡卻不知
    劉虹的媽媽駱榮枝說:「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沒有根據,只要看到那個小孩像我們家小孩,我們就認定她是的。找到最後一家幼兒園,我們就認為這個小孩子跟我姑娘,長得又像。我第一句我就問她,你喜歡吃草莓嗎,她說喜歡的,講的是白兔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認定那個姑娘是我的姑娘。也不經常去找她,人家家裡反感,不讓我找,我們到她村裡面,就圍攻我們,後來報了當地派出所我們才能走。」
  • 臥床30多年幫人尋親 河南漢子欲辦「中國尋親獎頒獎盛典」
    2001年張大勇創建了全國第一個尋親網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曉冬     通訊員 趙民強    近日,河南洛陽因患強直性脊柱炎臥床30多年的一級肢體殘障人士張大勇,卻以堅強的毅力努力著,他欲在河南舉辦「中國尋親獎頒獎盛典」。
  • 21載苦苦尋親,5歲被拐的他終於回到了洪湖老家
    「爸,媽,我是鵬鵬,我找你們找了21年,想死你們了。」青年「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用力抱住父母雙腿,失聲痛哭,一家人相擁而泣。劉某回到家後,沒見到孩子,以為他醒來後到外面玩耍去了,也就沒有留意。待劉某做好早飯後再去外面喊劉鵬吃飯時,卻不見其蹤影。夫婦趕緊將常平鎮尋了個遍,結果還是沒有找到。5歲的兒子丟了,夫婦倆急得捶胸頓足,整個家就此塌了。21年來,他們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尋找兒子。在聚族而居的鄉下,劉姓家族的全部親戚乃至全村父老鄉親都投入到了這場尋親行動。
  •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都是什麼關係,這個清明節為抗疫英雄默哀
    2008年,國家把清明節列為法定節假日,但對於清明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節日,有什麼意義,都該做些什麼,很多人仍然很迷茫。在大多數人眼裡,清明節也就是放假和掃墓兩件事。201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清明節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內涵的節日。
  • 餘氏尋祖尋親十七則(第六期)
    餘氏尋親五則安徽嶽西宗親尋遠遷先輩後裔(尋親三則)福建三明將樂餘氏總祠餘伍家尋祖尋親河北餘俊峰尋安徽餘仁知(智)、餘本良親人及後人    編者註:收到很多各地餘氏尋祖尋親信息         請大家幫我查餘德忠公,1840年就已經是新加坡大埔人的領袖。         我在新加坡發現下面圖中這個碑,大約是1840-1857年間。碑上有8名大埔先人,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定是在社會上有名望的人,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我計劃把他們的功績記下來,準備發表。請大家幫忙查他們是大埔哪個鎮的。如果有他們族譜的資料更好了。謝謝!
  • 榜樣|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
    榜樣 |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 2020-01-1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女子被拐至他鄉35年只會說布依語 女兒找人翻譯終幫她找到家
    url:https://m.gmw.cn/2020-10/20/content_1301698220.htm,id:1301698220  【貴州女子被拐至他鄉35年只會說布依語女兒找人翻譯終幫她找到家】小李多年來一直有個遺憾:聽不懂年已六旬的母親說的話,也不知道母親究竟是何處人。
  • 中國找人網_110公安尋親網尋人網真實姓名找人_失蹤人口數據查詢
    中國找人網,110公安尋親網尋人網真實姓名找人,失蹤人口數據查詢。你在哪尋人網-國內首家私家尋人服務、尋親網、尋人啟事網是專門尋人,找人,尋老賴,尋騙子,定位找人,調查找人,婚姻調查找人,尋人啟事,尋人平臺。
  • 【尋親】18歲荷蘭女孩古田尋親記:「爸爸媽媽,我想見見你們」!
    因為喜歡中國文化,他們決定領養中國的孩子,為此,兩夫妻等待了足足四年。「我們向荷蘭相關機構遞交申請,經過了許多程序,直到四年後,我們才等來了機會,當看到林德(養父母取名)的照片時,我們很高興。在2001年8月,我們來到古田,正式領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