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華酒店6層有幾家非常有特色的餐廳。從魯菜到淮揚菜,再到川菜,都非常講究。
尤其是永久王河鮮館,蒜用的都是四川的獨蒜,辣椒用的也是蜀味的二荊條,花椒用的漢源的大紅袍,使用的泡菜:
每一顆都要經過三到五年的長久泡製。
文華酒店旁邊的萬達廣場B座,就是萬達集團的總部。文華酒店6層,是王健林和萬達高管們最鍾愛的聚餐地點。你去餐廳廁所噓一把,都能碰到萬達人在洗手池抽菸、說辦公室政治。
萬達和融創那筆世紀大交易的起點,就是在6層餐廳的一個包廂裡。飯局的主角,就是王健林和孫宏斌兩個人。
飯局是老王邀請的。和老王還不太熟的老孫,吃得有點摸不著頭腦。直到最後,老王才說,我要把十三個萬達文旅城賣掉,明天可能和許家印聊。
老孫愣了下,馬上接話:
別找許老闆了,我都接了。
如果不是飯局上被截胡,許老闆也許還是首富。
王健林,孫宏斌,許家印,這三個男人,曾演繹了不同的成功路徑。
王健林想走國際路線,打造一個中國的民營跨國巨頭;許家印想農村包圍城市,流芳百世;孫宏斌走的是盤活資源、摘桃子的路徑。
年輕時我們可以不講武德,但終究要耗子尾汁。
1
11月10日這天,萬達的員工發現,內部OA上的集團架構變了。地產集團的名號,再次消失,萬達的四大集團,現在只剩下三個了:
商管集團、投資集團、文化集團。
地產集團在一夜之間變換旗幟,所有員工成了萬達投資集團的一員。在萬達往後的歷史中,恐怕再也不會出現地產集團這個字眼了。
然後,大家陸續聽到了讓所有萬達人五味雜陳的消息:
萬達有可能要回歸港股了。
幾個月前,萬達商管的人開始忙於準備資料、統計數據,領導們只是說,我們又要籌備上市了。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這個上市地點,可能要變成香港。
對萬達來說,很難說這是個好消息還是個壞消息。他們在2016年3月宣布從香港退市,踏上了回歸A股的路程,那時距離他們登陸港股,僅僅過去了15個月。當時的美國總統還是歐巴馬,四年多過去了,但回A的路程,還是那麼漫長。
老王身邊的人一直在勸說他,不如放棄A股,重返香港。這個決定對老王來說,面子太過不去了。但他還是妥協了。他的心境或許可以用孫宏斌的話來表達:
人有時候要敢叫日月換新天,有時候也要願賭服輸。
對此時的萬達來說,他們真的等不起了。一場疫情,對開發商來說,如果是中長期利好,對萬達來說,是絕對的利空。跟隨商戶受損失的,還有萬達這個房東。萬達文化集團,寶貝王已經出售,電影、體育虧損嚴重。
萬達投資集團以前的名字,叫金融集團。這兩年,組成萬達金融版圖的百年人壽的股權出售了,新飛凡電子商務公司也註銷了。剩下的投資集團這個名頭,現在給了房地產業務。
今年,能為萬達持續貢獻現金流的,也就是地產集團了,但在回歸港股這件事上,地產集團這個名字,似乎也成了一個累贅。
與此時的老王同樣心有戚戚焉的,應該就是許家印了。
11月8日,恆大和深深房同時發布公告,歷時四年的重組最終失敗。這個公告宣告了一件事:
恆大回A也吹了。
相比老王,許老闆為了回歸A股賠上了更多的金錢與小心。他們都明白一件事,想要回歸A股,最重要的那份審批文件,來自於證監會。
回歸A股這件事,如果只有一個開發商能做到,那應該就是地產商最講政治的許家印了。但是,他也失敗了。這其實是告訴了所有有這種想法的人,此路不通。
因為恆大回A被鎖定的,不只是76443個散戶,還有恆大引入的1300億的戰投資金。宣布失敗的那份公告說,1300億戰投中,863億戰投已籤訂補充協議,同意不要求進行回購併繼續持有恆大地產權益,357億戰投即將籤訂補充協議,50億戰投正在商談,只有30億正在回購。
在這份重組進程的公告裡說這件事,是因為太重要了。如果達不成多數一致,將後患無窮。
同樣,萬達從香港退市後,也引入了巨額戰投資金。騰訊、融創、蘇寧、京東,加起來一共投資了340億元。
這些戰投,都是讓恆大和萬達籤下了對賭協議的。是不是重新回歸港股,自己心裡的話可以不聽,但是從這些債主們口裡說出的話,是很難不聽的。
能有個擔架就不錯了,要啥自行車呢。
2
極力勸說老王回香港上市的,就是這些戰投們。比如同時投資了恆大、萬達和螞蟻的蘇寧,比如融創。
蘇寧應該是最近最慘的公司了。不僅到嘴的螞蟻雞飛蛋打,恆大和萬達回A也渺無音信,現在有息負債1800億,現金卻只剩下200多億了。
一個多月前,融創則將青島東方影都45%的股權,轉讓給了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這是一家青島的國有企業。差不多同時,融創的雲南仙湖山水國際旅遊度假園項目賣給了復星,作價11.8億。上海香溢花城的一棟商業物業,賣給了黑石集團。
孫宏斌年初的時候說要降負債、處置一些持有資產。現在,融創竟然真的在賣賣賣了。融創已經制定了降負債的目標:
自持資產的比例不能超過10%。
過去五年時間裡,融創是整個房地產行業裡最大的接盤者,被他一路碾壓過的,有宋衛平、柳傳志、王健林、鄧鴻。每當一個城市的富豪出點事情,出現在談判桌上的,總是我們的老朋友孫宏斌。他說過的最霸氣側漏的話,是給小開發商的建議:
不如把地賣給融創,拿著錢去買融創的股票,比自己開發還賺錢。
山水有相逢,現在輪到融創也賣賣賣了。他們希望用一年時間,將三道線全部降為綠色。
不僅是融創,開發商裡的好學生萬科,也開始行動了。現在,萬科的五大區域,每個區域都在清產核資,頻繁與資產公司對接,包括商業辦公在內的所有低效資產,都被擺上了貨架。
前段時間,有人問萬科南方區域執行長孫嘉,南方區域的資產怎麼樣。他想了想說:
我們一個區域的持有資產超過了900億。
年關更難過的,應該是三道線飄紅的綠地集團了。
第一財經報導說,綠地有意出讓包含上海和江蘇多地共14個項目27個物業,所有資產價值加總共計約為231億元。
這個出售列表中,不乏青浦綠地中心、綠地國創大廈、蘇州綠地中心等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地標物業。這都是他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
三道紅線的消息出來只有幾個月時間,都曾經問鼎過中國房企銷售冠軍的孫宏斌、鬱亮和張玉良,都走在了出售持有資產的路上了。
3
最近,凡爾賽文學風起雲湧。
與最精通凡爾賽文學的馬雲相比,中國地產商雖然稍遜風騷,但也各個都是專家,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財務手段來借錢。
只是過去四年,那些不經意的炫耀,全部被一一清算了。
這三年的時間裡,很多地方政府做了小心翼翼的試探,然後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政策一日遊。
在開發商裡,萬達和恆大回歸A股,算是另外一種試探。
他們的信心來源,歸根究底還是覺得,房地產依然是這個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在必要的時候,夜壺還是會從床底拿出來的。
四大開發商中的一位甚至在內部說:
只有房地產,是100%國產的產業鏈。
連他們的試探,最終也失敗了。
接下來,這個行業可能真的沒有奇蹟發生了。
回頭來看,今年8月20日的那次會議,是對整個行業的釜底抽薪。有關部門開始用對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來管理開發商。三年之後到底會不會用紅線來考核,已經不重要了。
都是打工人,請認識到自己的定位。
這次會議的精神,踩了三道紅線的融創聽懂了;踩了一道紅線的萬科,也聽懂了。
最近幾天,幾家官方媒體陸續發文章批評地產銷售榜單注水。過去幾年地產界人盡皆知的黑歷史,在這個時候大白於天下,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10月份,王健林出現在了川渝民營企業家合作峰會上。微博底下有條評論說:
老王瘦了,沒以前富態了。
這位「凡爾賽文學家」不再說一個億的小目標這樣的話了,而是告誡在座的企業家:
除了極少數企業,絕大多數進入了賺辛苦錢、賺慢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