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文化視界網聯合出品的原創公益歌曲《祖國知道》,2月7日下午在濟南廣播電視臺錄音棚以分批次錄製的方式製作完成,儘可能地減少了人員聚集。這首歌集結了山東省內最優秀的近30位文藝工作者,並將於近日在各大網絡媒體隆重推出演唱視頻。祖國知道,人民知道,山東文藝工作者與全國的醫務工作者們一道,用自己的生命之花綻放在祖國的春天。為此,文化視界網特別對參與本次歌曲創作及錄製的藝術家們進行了專訪,本期推出的是這首歌的總策劃兼曲作者、著名作曲指揮家、山東藝術學院教授李百華先生。
歌曲《祖國知道》錄製現場
《祖國知道》這首產生於援鄂抗疫非常時期的歌曲,是著名作曲指揮家、山東藝術學院李百華教授在看到詞作家林紅髮布的最新創作的歌詞後被深深感動,他在飛機上迅速地將歌詞譜成歌曲,決心把這首抗擊疫情的好作品推出來、唱出來,鼓舞士氣,振奮精神,讓人人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祖國知道》歌曲的錄製傾注了一大批公益熱心人士的努力與支持,本次活動的總策劃由文化視界網董事長梁洪文、著名作曲指揮家李百華擔綱,總監製:劉子林、李斌、祝令華、許莉;總協調:吳沁、馬進;作詞:林紅;作曲:李百華、孫軼;導演:韓明、宋暖、李致遠;編曲:孫軼;錄音:沙雅文、孟勐、王曉樂;攝像:張龍、張哲、薛昊、丁孝剛;宣傳報導:魏鵬、周鋼、劉萍;協調人:霍德存、楊秉鑫;組織統籌:金釗、王曉樂。出品:山東教育衛視、文化視界網、濟南廣播電視臺、濟南網、山東愛樂聯盟藝術團。協辦: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公益支持:銀豐地產集團。
本次活動還得到了媒體的大力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齊魯網·閃電新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魯網·速豹新聞、文化視界網等都給予了特別關注與報導,山東教育衛視全程錄像。
本次歌曲錄製尤其得到了老中青三代18位歌唱家的積極參與,他們克服各種困難,踴躍在其中「獻聲」,他們是:雷巖、劉子林、於聯華、吳沁、李鰲、範曉藝、王利華、張延嶺、牛雁、呂泉君、柳茜芷、喬文龍、冉豔、劉爽、孫露、王飛、劉子齊、孟琳等。
當《祖國知道》這首歌進棚錄製的時候,李百華教授已身在美國,時間正值午夜,他通過微信,熱切地關注著歌曲的錄製過程,期待著勝利完成的好消息。文化視界網記者也通過微信跨時空地採訪了李教授,請他談談《祖國知道》這首歌誕生的機緣與過程,以及他此時此刻的心情。
文化視界:李教授您好,《祖國知道》這首歌您是如何策劃完成的?其中有什麼機緣與感觸?
李百華教授近照
李百華:初八的下午,我在北京機場瀏覽微信創作群時發現了林紅在初七發布的最新原創歌詞作品,其中一首《知道》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在飛機上迅速地將音樂動機記錄下來,繼而成曲。詞作家孫衛建點讚說:「完成了一首居高聲自遠、高空厚重的作品。」
此時我已身在國外探親,心卻在牽掛著祖國的疫情,我決心把這首抗擊疫情的好作品推出來唱出來,鼓動士氣,振奮精神,讓人人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由於時差的原因,我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通過微信文字、視頻語音與詞作者幾經多次修改為《祖國知道》,發起並聯合文化視界網董事長梁洪文先生一起總策劃了這次非常時期重要的演唱活動。
全省很多的歌唱家看到這首歌曲,紛紛微信回復了我,一定要參加這首歌曲作品的演唱,我與青年作曲家孫軼視頻連續幾日反覆推敲、完成了歌曲的MIDI編曲配器。又邀請了山東省內老中青三代著名歌唱家等志願者組成的宣傳、錄音、攝像製作團隊,成立了「戰疫情公益錄音群」並迅即開展了工作。
文化視界:李教授,請您簡要談一下創作這首歌的理念。
李百華:音樂創作人在藝術創作時,心中要有大愛、要有靜心、要有快樂、要有創新、要接地氣、更要有境界。所以,《祖國知道》的前奏與結束採用了《我的祖國》音樂素材變奏再加入人聲大合唱,更加彰顯歌曲的氣勢恢宏,更加感受到祖國的無比強大!也更要有對人民關愛的親切唯美之感。
在目前疫情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這麼多的藝術家能夠迅速響應為完成援鄂抗疫歌曲的錄製而勇敢地站出來、走出來,這份為武漢加油、為民族分憂解難的家國情懷值得銘記。這份攜手並肩團結一心、共赴國難勇敢前行的精神,是我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無窮力量!
文化視界:李教授,歌曲錄製中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難嗎?
李百華: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各地管控非常嚴格,困難重重,這麼多的藝術家、志願者在這個時候能找到一個錄音棚是相當的不容易了。這時山東教育電視臺、濟南廣播電視臺、濟南網經過各級領導的批覆,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幫助!在這裡,還要特別感謝銀豐地產集團對本活動的大力支持,大愛無疆!
文化視界:現在歌曲已順利錄製完成,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您還有什麼願望、祝福要表達嗎?
李百華:做公益是一項長期堅持、不懈努力、能守得住寂寞的事情,這次創作錄製《祖國知道》雖是專業能力的駕馭,更是老朋友、好朋友的信任,我只有付出與奉獻。我相信,這次戰疫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定能成功、定能勝利!定會還武漢、中國一個更加光輝燦爛的春天!
李百華簡介:
李百華,山東藝術學院教授、音樂顧問、國家一級作曲、指揮家、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團長;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藝術總監。山東省第十、十一屆政協常委、省僑聯榮譽委員、省黨外知聯會常務理事、山東高校藝術教育聯盟藝術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學會會員。擔任各種國際、國內、電視媒體大賽評委及評委主任。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第九、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代表、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由中華醫學會健康委員會授予「健康傳播大使」榮譽稱號。由國家環保聯合會、文化部、中國僑聯主辦的音樂會分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任藝術總監。央視建國60周年特別節目《銀幕交響》任音樂總監。世界華人青少年才藝大賽藝術總監,山東第十屆國際大眾藝術節開幕式總導演。
1992年以來多次率團訪日本、荷蘭、新加坡、西班牙、葡萄牙、韓國、馬來西亞、美國、香港、臺灣等國家與地區。代表作品:央視春晚《狗娃鬧春》獲作曲金獎;作曲《春曉》央視春晚及元宵節頒獎晚會演出。為長影大型電影紀錄片《孔子》作曲,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泰山童子》作曲,編曲創意的舞蹈《苦菜花》入圍文化部全國舞蹈大賽並獲首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作曲《再唱沂蒙山》文化部第十二屆全國聲樂文華獎在哈爾濱展演並獲國家藝術基金。《新時代的風採》入選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歌曲徵集活動。出版的專輯在國內外銷售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