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葉洪林
國慶70周年閱兵中,戰旗方隊旌旗蔽日,氣貫長虹。100支英雄部隊的戰旗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百面戰旗,歷經戰火硝煙,浸透著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百面戰旗,櫛風沐雨,見證著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一面戰旗就是一部英雄史詩,一面戰旗就是一份至高榮譽。
紅色基因代代傳,戰旗指引強軍路。今天@鐵肩重拳帶您走進參加戰旗受閱方隊的兩個榮譽單位,看他們如何繼續擎旗奮進,踏出強軍精武的時代足音。「道峰山營,道峰山營,火紅的戰旗血染成,一往無前打硬仗,抗美援朝立戰功。突破臨津江,飛越鷹谷峰,尖刀直插敵心臟,道峰山上出奇兵……」
9月中旬,遼東某野外駐訓場,某旅合成營戰術考核時,突遭秋雨來襲,正在接受考核的三營官兵,頂風冒雨發起戰鬥。戰車轟鳴,履帶捲起的泥濘中,步兵載員依靠步坦協同、交替掩護的戰術,向「敵」據點發起進攻。通過周密編組、精準協同,他們成功完成山地進攻戰鬥演練考核。
秋雨透寒意,戰士鼓熱血。返營途中,全營官兵雨中再次唱響「道峰山營」營歌,從那陣陣嘹亮的歌聲中,我們清晰地感受到官兵對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無限敬仰。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打響,為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協同友軍殲敵,上級命令三營擔任戰役穿插迂迴的先頭營。
面對四面受敵、地形不熟、情況不明等情況,4月23日,三營以堅決勇猛的行動突破臨津江,在敵縱深戰鬥20小時,打破敵7次阻擊,前進60餘公裡,勝利插到道峰山,並堅守了4晝夜,先後擊退敵3次圍攻,圓滿完成任務,為後續部隊進攻及戰線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戰後,三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道峰山營」光榮稱號,榮立集體二等功,全營每人榮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穿烽火,和平建設擔鐵肩;戰火硝煙打頭陣,轉型建設當標杆。政治教導員王鑫告訴筆者,70年來,三營積澱形成了「勇猛頑強、勇挑重擔、勇當先鋒、勇往直前」的「四勇」精神,一茬茬官兵不斷賡續,人人寫滿「果敢、睿智、拼搏」的精武標籤。
「我們是黨的連隊,黨讓我去哪就去哪!」2017年,適逢部隊改革合編,曾被原瀋陽軍區樹為「軍事訓練標兵連」,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五四紅旗團支部」的原40集團軍某裝甲旅坦克八連轉隸至該營。滿身光環的坦克八連來到三營後,主動把連隊榮譽融進營隊歷史,並加速開啟奮鬥新徵程的步伐。翌年,排長王曉東即在陸軍組織的「精武-2018」比武中,捧回戰區陸軍第一、陸軍第六的優異成績。
一股英雄氣,播下萬顆精武種。先進的營隊,從不缺乏優秀的兵。
現為裝步六連射擊技師的上士包紅軍,曾是該旅徵戰「蘇沃洛夫突擊」國際軍事比賽的一員,曾連續三年隨隊出徵。2017年,第三屆「蘇沃洛夫突擊」比賽在中國庫爾勒舉辦,包紅軍和車組乘員把賽場當戰場,幾經角逐,力克對手,最終贏得冠軍。
令三營官兵喜極而泣的,不只有賽場上的「逢敵亮劍」,還有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道峰山營」戰旗接受習主席和全國人民檢閱的無限光榮。
「這是一份殊榮,更是一份責任,激勵全營官兵繼續勇猛無畏、攻堅克難。」王鑫告訴筆者,情感奔湧源自官兵多年來對「道峰山精神」的守護。新兵入營,第一項活動是參觀營隊榮譽室,學的第一首歌必定是「道峰山營」營歌。官兵執行重大任務、遇上重大慶典,都會組織向營旗宣誓和開展紀念活動。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英雄血脈今猶在,強軍徵程戰旗紅!多年來,三營歷經數次改革換羽,從摩託化到機械化再到如今的「合成化」,新時期的「道峰山營」官兵,將不斷傳承先烈精神,經受實戰摔打磨練,高擎戰旗向著新的高地衝鋒!監製:龐 浩
主編:陳星佐
責編:姜萬裡
編輯:滕 健 趙憲章
郵箱:tjzq79@163.com
電話:0331-633289(軍)
0419-3933289(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