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網友@孫璐懿-LuEs發微博:「弟弟是個航模迷,爸爸前幾天跟他說要給他做一個大的航模,沒想到昨天下午就做出來了。材料都是店裡的管子,弧度是爸爸用彈簧給掰彎的,純手工。航模的成本也許不高,但父愛無價。希望以後弟弟長大成人了,還能把這個模型保存得好好的,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承諾,真心覺得爸爸棒棒的!」
這位網友是餘杭仁和鎮人,姓孫,20歲,是富陽一所高校的大二女生,喜歡健身、美食、旅遊。
孫同學的弟弟12歲,剛剛小學畢業。姐弟倆的父親是一名搞水電安裝的師傅,開有一家五金店。
孫同學說,前段時間,爸爸對弟弟說了一句,等他哪天有空,要給他弟弟做一個大大的航模。
一開始姐弟倆都以為爸爸隨口一說,因為爸爸平時真的很忙。
沒想到爸爸認真了。他說,既然說了,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
前天下午,爸爸就開始著手做模型了,用的材料都是店裡的電線管和膠水,弧度都是自己用彈簧掰彎的,費時又很費腦。
這些,都是他對照著弟弟在玩的航拍器,一步步摸索著做出來。
爸爸在自己的五金店裡為兒子做航模
當晚8點多,模型已經差不多做好了。「看到時我確實被驚訝到了。幾根普通的水管,在爸爸的手裡面就成了一個直升機模型,螺旋槳還是可以動的!」孫同學才回想起,當天早上5點多,她就聽到爸爸「窸窸窣窣」好像在工作,起了床才知道,原來爸爸一晚上都在琢磨怎樣把模型做得更像……
「爸爸一直是我很崇拜的人,特別正直,有很多心靈雞湯熬不完……」孫同學這樣評價自己的爸爸。
孫同學說,在自己七八歲的時候,爸爸是做牛蛙養殖的,後來因為瘟疫等原因,賠了很多錢。
為養家餬口,爸爸就借錢去嘉興工地打工。「我記得那個時候暑假是跟他一起的,白天他在工地幹活,晚上我就跟著爸爸去擺地攤。所以我爸總是說,要知道珍惜現在的生活。」孫同學說。
後來,家裡一個親戚在杭州城區做起了房地產生意,爸爸去做了一個物業小主管。「那個時候我弟弟已經出生了。我爸就開著摩託車每天在家和杭州城區兩邊跑。」孫同學回憶,有一次爸爸給弟弟買了個玩具,結果晚上下班路上出了車禍,肩膀粉碎性骨折。他說,當時在路上,他淨想著弟弟看到玩具時開心的模樣了……
這場事故讓爸爸沒少吃苦頭。這麼多年了,天氣不好時他肩膀就會不舒服。
再後來,爸爸希望進一步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辭掉了物業工作。
「2007年,農村裡家家戶戶都開始造新房子了,我爸就去找師傅學做水電安裝,借錢開了一家水電五金店,後來生意就越做越好,債務也還清了,換了三四輛車,也換了更大的店面,慢慢地開始承包工地。」讓孫同學佩服的是,爸爸給了姐弟倆更好的生活,卻始終告訴他們,做人要謙虛知足,要感恩。
「爸爸一直都在乎身教重於言傳,他會因為發現瓜農多找了他10塊錢,而半路上開回去還給人家,也會在我叛逆不懂事的時候給予足夠的耐心,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很多道理」,孫同學說,自己16歲那年,爸爸帶她去琴行買了一把山葉吉他給她做生日禮物;大學自己接觸了鋼琴,他又帶她去買鋼琴。弟弟喜歡航模,他就買下他看中的航拍器,鼓勵弟弟參加各種航模比賽,為他的每一次好成績喝彩。
「也許在別人眼裡這是一種溺愛,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父親在為自己的孩子喜歡的事全力支持。」孫同學說,就拿這次給弟弟做航模來說,也許成本不高,但父愛無價。「不知道弟弟在看到這個模型的時候是什麼心情。一個年近50的父親,只是為了讓孩子開心,只是為了遵守和孩子之間的一個承諾,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而已……」
孫同學說,這個模型能飛也好,不能飛也罷,她都希望弟弟長大後還能把它保存得好好的。她想像著等弟弟有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說「這是爸爸小時候你爺爺給我做的模型」,那該是很感人的畫面……
昨晚我聯繫上了這位父親孫文建。孫師傅48歲,他說自己做的航模從前天下午動工,到昨天早上完工,「不過飛是飛不起來的。」
「兒子以為我做不好的,結果他看到後說,爸爸做得真好!」孫師傅說,之前兒子買過幾個玩具飛機,自己也都研究過,這個航模是PVC電線管做的,成本將近兩百元。
現在,孫師傅的兒子熱衷於參加航模比賽,也經常得獎。「我跟他說,不要光搞航模,讀書要上進一點!他說長大要造飛機的,我說造飛機沒文化也不行的,哈哈!」
「小孩子有愛好要支持的。」孫師傅說,「我只要有能力,肯定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