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隨著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三新」經濟蓬勃發展,平臺就業、靈活就業大量出現並呈加速增長趨勢,「三新」領域已成為吸納去產能行業職工、退役軍人、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的重要渠道。8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三新」領域職工入會、開展工會服務有關情況。
「我們外賣小哥的日常就是『在路上』:奔走在路上、吃飯在路上、休息在路上,沒有固定的地方。」武漢市外賣騎手郭鋒說。長期以來,由於從業人員個體化、企業平臺化、僱主身份不清、組織聯繫鬆散等原因,「三新」領域職工入會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例如,分散流動的就業方式與工會屬地化組建和管理為主的傳統方式不相適應;部分群體未建立標準化的勞動關係,入會資格存在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礙;入會後經費保障、服務內容、管理模式等問題仍需研究。
「推進『三新』領域職工入會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全總基層工作部部長金善文表示,全總通過「三新」領域職工集中的企業「單獨建」、龍頭企業「牽頭建」、藉助行業力量「推動建」等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建會模式,開闢網上申請、流動窗口等便捷入會渠道,並採取培訓座談、熱線解答、播放宣傳片等措施吸引職工入會,確保「三新」領域職工「有會可入、入會有門」。
全總副主席蔡振華介紹,2018年以來,全總持續在全國開展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送餐員等八大群體入會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新發展八大群體會員約654.7萬人。「今年,全總繼續設立貨車司機等群體入會專項資金500萬元,努力把這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蔡振華說。
「我在2018年11月加入工會,我自己親身體會到,工會是個溫暖的大家庭,希望有更多的工友儘早加入到工會中來。」郭鋒表示。
會上,蔡振華還介紹了全總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發揮作用的情況:圍繞保居民就業任務,全總開通「工會就業服務號」平臺,累計發布招聘信息6萬餘條,提供線上崗位超過110萬個;圍繞保基本民生任務,全總積極推進「解困脫困集中攻堅」行動,專門下撥5.54億元資金支持在檔深度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圍繞保市場主體任務,全總通過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企業工會提供補貼、給返崗職工提供交通補助等形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圍繞保基層運轉任務,全總認真落實小微企業2020年和2021年工會經費全額返還政策,推動工會資源力量向基層傾斜。(經濟日報記者曾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