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祂的腳蹤行(黃奕明)

2021-02-13 OC舉目

基督為義受苦,祂不僅僅呼召彼得,也挑戰我們,讓我們一起用信心來回應祂的呼召。

作者|黃奕明

  

有一首我很喜愛的詩歌《跟隨我》,歌詞寫道:

我聽復活主慈聲說:

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懇切呼召整日不輟,

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

使徒彼得晚年寫信給小亞細亞五省的眾教會,勉勵他們在所寄居的外邦榮耀主,跟隨上帝的腳蹤行。具體如何跟隨呢?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彼前》2:11-12)

第一句原文是「蒙愛的人啊!」這個愛正是主的愛Agapao,我們都是蒙愛的人,這是我們的身份,這一句經文也總結了前面所有的論述。因著這個身份,彼得下面提出了幾個命令。第一是要禁戒肉體的私慾,與此命令平行的是「應當品行端正」——彼得耳提面命的,是希望信徒不要像外邦人一樣,放縱肉體的私慾。

我們來看當時的背景。羅馬帝國是一個很放縱情慾的社會:同性戀、廟妓、婚外情等都很普遍,富有的人常常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記載了當時的奴隸制度與巨大的貧富差距,其實跟今天的美國社會也很像。

羅馬帝國衰亡史

但是彼得要求信徒應當品行端正,在墮落的社會中,出淤泥而不染,讓大家因看見他們的好行為,便在鑑察的日子(又可譯作「眷顧的日子」,大多數解經家均認為是指主再來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1、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

「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彼前》2:13-14)

2章13-20節都在談「順服」這件事。這個動詞的意思今天有了改變。但原來的意思是指對權柄的無條件服從,即不管要求合不合理,都要去做!當時對基督徒的逼迫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暴君尼羅剛剛作羅馬皇帝,野心勃勃。

這裡的勸勉似乎是要他們逆來順受,不要違抗,所以很多人用這段經文來鼓吹和平主義,或是不抵抗主義,如同甘地或馬丁路德・金博士那樣,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去想一想,這兩個人其實是外表順服,骨子裡卻不一定順服。他們其實是在表達無聲的抗議,這與無條件服從命令不同。而彼得說「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是無條件地順服。

甘地

馬丁·路德·金

2.  要作上帝的僕人

「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胡塗無知人的口。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或譯陰毒),總要作上帝的僕人。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上帝,尊敬君王。」(《彼前》2:15-17)

彼得要基督徒作上帝的僕人,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基督徒行善,可以堵住那胡塗無知人的口。我們真正臣服的對象是主耶穌。真理使我們得了自由,我們既已從罪與死的權下被釋放了,就不可以濫用自由去犯罪作惡,倒要用我們的自由去服事上帝。

作上帝僕人的表現就是尊敬眾人,「尊敬」與「敬畏」不一樣,「尊敬」是給眾人應有的尊重,不輕視或得罪他們,「敬畏」是畏懼,因為上帝才是一切權柄的來源,所以我們敬畏上帝!對人的「尊敬」源自對上帝的「敬畏」。基督徒在公民責任上的態度不是陽奉陰違,是心甘情願的、打心裡服從世俗的法律。

3.  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上帝看是可喜愛的。」(《彼前》2:18-20)

這裡彼得話鋒一轉,他對著信徒中做家奴的弟兄姊妹說話,這裡的「僕人」不是Servant,而是指奴隸Slave。今天人們似乎覺得奴隸制度很遙遠,但其實美國的南北戰爭不過距今150年。羅馬帝國初期,大約有15%-20%的人口為奴隸,彼得對身為奴隸的弟兄姐妹說話,這表現出基督信仰對人很大的尊敬。

彼得勸勉他們為了服事基督的緣故,要甘心事奉肉身的主人。因為當時很多人以為自己信了主,就與信主的主人一樣平起平坐了。這是不可想像的,社會公義無法伸張的時候,彼得的教導不是革命,而是聽從。

此外,我們也確實看到,基督信仰是現代廢奴運動的啟蒙者。著名的詩歌《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牛頓曾經是一個販奴的船長,他悔改以後做了牧師,影響了英國的一位國會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最終為大英帝國1833年完全廢除奴隸制度鋪平了道路。

約翰·牛頓

電影《奇異恩典》中威廉·威伯福斯的形象

這段經文最難解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這不是教我們逆來順受,而是要我們明白如何盡心竭力守住自己的身份,順服基督。信主所得的真自由,並不是讓我們反抗一切威權,或是誤以為平等主義是真理。相反,我們要運用我們所得的自由,願意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才是順服的真義!

「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並不是畏懼主人,而是存敬畏上帝的心去順服主人。主僕關係背後所涉及的是權柄問題,無論順服什麼權柄,那權柄都是神所設定的,所以我們總要存敬畏上帝的心去順服。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祂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2:21-25)

基督受的苦,是祂無辜受害,卻不為自己辯解;祂被罵不還口,任憑人用假見證攻擊祂;當兵丁唾棄祂、替祂戴上荊棘冠冕,祂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當祂背著沉重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群眾的咒罵與輕蔑,都不能使祂動搖……

代罪羔羊的滋味,我們有誰嘗過呢?我回想自己的一生,我實在受不得委屈。遇到與我無幹的事情,一定想盡辦法撇清,務求全身而退。甚至,我們常常會嫁禍於人,更何況情願代人受過呢?有誰想過,主耶穌所承受的那些鞭子,本來是應該抽在我們身上的呢?

主耶穌基督甘願被掛在木頭上,祂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我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我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因祂受的鞭傷,我們便得了醫治。跟隨主的腳蹤行,是讓我們迷途知返的唯一道路!主耶穌留下的榜樣,不是逃避苦難或是冤屈,反而是因行善而受苦。我們受苦,常常都是自找的,比如因為犯罪受責打,有什麼可誇的呢?「但我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上帝看來是可喜愛的。」這裡所說的「行善」,筆者以為很可能指的就是代人受過。

若我們能堅持因行善受苦,有時即使是被誤會,被冤枉,但若能榮耀基督,個人榮辱實在可以置之度外。中國人要面子,死都不肯認錯道歉,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且,在上帝面前,吃虧就是佔便宜!

彼得曾經因被抓、被打而心裡歡喜,因他覺得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他特別勉勵弟兄姐妹若因為作基督徒受苦,不要感到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上帝。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而是上帝揀選的門徒才能做到!

戴德生

宣教士中就不乏這樣的人。戴德生、馬偕等都曾經為了宣教而受苦,他們被潑糞、被辱罵,忍受貧窮、飢餓、疾病,但仍然不改其志。我也聽過一位宣教士的故事,她在柬埔寨宣教,得過瘧疾,有一次病了,還是長老過去把她「押」回臺灣治療的。她心心念念都是柬埔寨的宣教事工、那些孩童的面孔。

這些人原是這個墮落的世界不配有的人,是上帝特別揀選的聖徒。他們受苦的時候心甘情願、一點不埋怨,他們效法基督的榜樣,跟隨祂的腳蹤行,為要使人得到福音的好處。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受的誤會比基督深嗎?你受的痛苦比得上祂的鞭傷、釘痕嗎?你被最愛的人出賣過嗎?你被最信任的人否認過嗎?如果是,恭喜你!若你與基督一同受苦時,能不埋怨,能甘心,就是跟隨祂的腳蹤行了!

馬偕

如今的時局,誰也不能參透。正如沒人能保證疫情會儘快結束,經濟很快會復甦,或者有人有能力化解美國社會割裂的危機。但正如彼得當時所面對的,是被當權者污衊、甚至追殺,環境一點也不好,但他並沒有逃走,也沒有起義或是反抗——那個曾經拔刀出鞘削掉別人耳朵的彼得已經改變了,他只是安靜地順服,正如耶穌曾對他說過的話:「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輕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21: 18-19)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預備心,跟隨基督的腳蹤行。基督為義受苦,祂不僅僅呼召彼得,也挑戰我們,讓我們一起用信心來回應祂的呼召。

將憂慮帶到我腳前,

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我要親自為你承擔,

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恐懼戰兢靠我懷間,

便可安度一切艱難,

我要將你眼淚擦乾,

跟隨我,跟隨我,跟隨我。

相關焦點

  • 《恩典365》信任神,跟隨神的腳蹤
    我們在講命定——神要做的事,祂做事是有計劃的,祂對永恆都有一個完整的計劃。而神在祂那個完整的計劃裡面,也有祂要你、要我做的事情,那是祂對我的命定、祂對你的命定。而我們一直在講說,關鍵不是在我怎麼弄清楚神要我做什麼,因為只要你願意,衪一定有方法讓你明白祂要你做什麼。因為祂是全能的神,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如果祂連讓你搞清楚祂要你做什麼都做不到,祂怎麼叫作全能的神呢?
  • 恩典365|信任神,跟隨神的腳蹤
    我們在講命定——神要做的事,祂做事是有計劃的,祂對永恆都有一個完整的計劃。而神在祂那個完整的計劃裡面,也有祂要你、要我做的事情,那是祂對我的命定、祂對你的命定。而我們一直在講說,關鍵不是在我怎麼弄清楚神要我做什麼,因為只要你願意,衪一定有方法讓你明白祂要你做什麼。因為祂是全能的神,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如果祂連讓你搞清楚祂要你做什麼都做不到,祂怎麼叫作全能的神呢?
  • 2020.04.06《恩典365》信任神,跟隨神的腳蹤
    --點擊下面綠色圖標即可收聽節目--婚姻家庭系列欣賞.包容.紀念.擔當信任神,跟隨神的腳蹤經文:【弗2: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我們在講命定——神要做的事,祂做事是有計劃的,祂對永恆都有一個完整的計劃。而神在祂那個完整的計劃裡面,也有祂要你、要我做的事情,那是祂對我的命定、祂對你的命定。而我們一直在講說,關鍵不是在我怎麼弄清楚神要我做什麼,因為只要你願意,衪一定有方法讓你明白祂要你做什麼。因為祂是全能的神,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如果祂連讓你搞清楚祂要你做什麼都做不到,祂怎麼叫作全能的神呢?
  • 跟你腳蹤綜合
    跟你腳蹤第1到10講(一)跟你腳蹤第11到20講(二)跟你腳蹤第21到30講(三)跟你腳蹤第
  • 《跟隨主的腳蹤行》——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跟隨主的腳蹤行》——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借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
  • 非典型的MVP——史上最強射手柯瑞(黃奕明)
  • 恩典365:放下經驗跟隨主的腳蹤(4月4日)&恩典365: 不要懷疑神永遠的愛
  • 朝拜 | 跟隨三王,達至主前,朝拜祂
    跟隨三王,達至主前,朝拜祂各位主內弟兄姊妹:
  • 讀李文斯頓|跟隨主的每一天
    讀傳記書籍就是跟隨著偉人/先賢/智者的腳蹤,讀他們的人生路,讀他們的掙扎與軟弱,也讀他們對生命的思考與反省。 這是一本不該被錯過的書,如果你是一位願意為主活、立志為主活的人。 李文斯頓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一時想成為宣教士,並不保證一生都能行在這條路上。一時信仰的復興,也不能保證以後能夠走到底。能夠走到底的人,是讓耶穌基督的信仰成為他的生命與性格。我年輕的時候以為,沒有口才怎能傳道?不能講道,怎能傳福音,後來我才知道,福音的信息與傳福音者的生命特質最有關係。
  • 天行者的崛起——一個虛構傳奇的完結篇(黃奕明)
    文 |黃奕明終於結束了。《星球大戰》(Star War,又譯為《星際大戰》,簡稱星戰),這個虛構的電影傳奇系列,前後歷時42年(1977-2019)。(《羅》1:3-4)在祂身上並沒有光明原力或黑暗原力的糾結,而宇宙也並不是由善惡二元對立的元素所共同支配的。耶穌救贖工作的實踐,是「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
  • 【詩歌】祂帶領我
    祂帶領我,祂是親手在帶領我,這一個何等甘美的思想!在教會詩歌史中,多少稱頌主是好牧者的詩歌,皆由此一詩篇而產生。《祂帶領我》就是其中傳誦最廣的一首。這首詩歌的作者是吉爾摩弟兄(Joseph. H.Gilmore),於主後1834年出生在美國波士頓城,他父親任新罕布夏州(NewHampshire)的州長。
  • 認識創造的神 | 01 祂有計劃
    祂是怎樣的一位神呢? 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禰!禰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以色列的先祖,也就在這末世,藉著禰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曉諭我們,又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感謝禰在這末後世代,讓我們藉著學習禰聖經的話語,來追隨禰的腳蹤,遵從禰的命令,效法禰的榜樣。
  • PTY靈修1202|祂的名
    今日的題目是《祂的名》,經文出自:《使徒行傳》9:15-16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在保羅去大馬士革的路上,神光照了保羅,差派亞拿尼亞去見保羅,將神的指示告訴保羅。
  • 講章精選丨約翰福音第三講:真順服祂,跟從祂
    7:31 但眾人中間有好些信他的,說:「基督來的時候,他所行的神跡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嗎?」 7:32 法利賽人聽見眾人為耶穌這樣紛紛議論,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他。    7:33 於是耶穌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       7:34 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
  • 祂改變了我
    祂改變了我,一點一滴的、不可言喻的改變著我。
  • 基督《潔淨我們的心靈,遵行祂的旨意》
    他們的心都被世界的虛榮和權利、金錢所充滿著,所以當這個文士想要跟隨耶穌時,耶穌知道他的心不是真正的想要跟隨他,所以耶穌對他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暗指著告訴他你的心已經被世界所充滿,世上的動物都有地方住,而在你的心裡沒有我絲毫的地方。
  • 【​羊群腳蹤】​周三追求 <<出埃及記Life-Study—五十二周>> 之第五周 耶和華神的名和祂的約
    耶和華—成就應許的神祂的名代表祂的人位。它不是一個虛無的名稱,而是表明祂的所是。作為耶和華,神是永存的神和成就應許的神(出六6~8)。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死了,並沒有享受應許的成全(來十一13)。對他們來說,祂是應許的神,但不是成就應許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