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機器人如何駕駛?

2021-02-21 人工智慧學家

作者:餘貴珍

作者簡介:餘貴珍,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為車輛智能控制與感知。

本文發表在《科技導報》2015年第21期,歡迎關注。

自動駕駛機器人可代替駕駛員進行可靠性、危險性和高精度的車輛道路試驗。以一款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機器人為研究對象,介紹自動駕駛機器人功能和結構,分析自動駕駛機器人的關鍵技術,開發自動駕駛機器人在車輛道路測試試驗、車道保持、跟車、換道和遠程駕駛方面的應用。

隨著汽車工業的大力發展,人們對汽車的安全性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需要大量的汽車可靠性和耐久性試驗來不斷提高設計水平[1]。汽車試驗可以由自動駕駛機器人來完成的,它相比試駕員具有控制精度高、重複性好、耐久性強等優點。特別是道路試驗駕駛機器人,通過環境感知和識別系統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可代替駕駛員完成一些疲勞性和危險性駕駛試驗[2],為駕駛員的安全和試驗結果的可靠性提供保證。自動駕駛機器人是指具有自主駕駛車輛行為的機器裝置,它可以按照人們給定的指令執行相關駕駛操作,如起步、加速、制動、換道等,也可以通過環境感知實現自主駕車行為,如車道線跟蹤、換道、避撞、停車等。

   

國外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發展以來,已取得很大成果,但關鍵技術仍處於保密階段,研發單位主要是發達國家的一些較大的儀器測試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如日本的Horiba 公司,英國的 Froude Consine,Anthony Best Dynamics(ABD)公司,德國的 STAHLE、WITT 公司 ,美 國 的LBECO公司等[3,4]。圖1為英國ABD公司研發的SR系列轉向駕駛機器人,可以通過轉向機器人測試車輛瞬間轉向性能,也可按照指定路徑進行跟蹤行駛,具有高精確度和高重複性等優點。

   


圖1   英國ABD公司轉向機器人

德國STAHLE公司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汽車整車與零部件試驗用自動駕駛機械人的供應商,圖2所示為德國STAHLE公司研發的SAP2000型駕駛機器人,可以應用於環境測試、道路裡程累計試驗、耐久性試驗、噪聲試驗、變速箱試驗、傳動系測試等。部分汽車製造公司在自動駕駛機器人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發,如德國大眾公司研發了室外道路試驗駕駛機器人,福特在全順的測試中用於測試汽車加速、剎車、轉向的駕駛機器人,但不具有環境識別能力,如圖3所示。

   


圖2   德國STAHLE公司駕駛機器人


圖3   福特耐久性測試駕駛機器人

國內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車公司、高校和科研機構中。2004年東南大學與南京汽車研究所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DNC-1,隨後研製了DNC-2型駕駛機器人[5],如圖4所示。國內其他高校如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也在相關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側重於智能車輛的研究,真正用於汽車道路試驗的機器人並不多。

   


圖4   東南大學DNC-2駕駛機器人

針對當前自動駕駛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國外還存在很大的技術壟斷,且價格較為昂貴,動輒上百萬的成本仍很難實現商業化,而國內在自動駕駛機器人方面的研發機構並不多,大多趨向於開發無人駕駛作業系統,但是後者對整車改動較大,並且距離無人駕駛汽車正式上路還存在一定時間和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當前階段只處於推廣、研發和試用階段,普及性和經濟性不強。

   

 

自動駕駛機器人實現功能和應用範圍主要取決於關鍵技術的研發,關鍵技術主要體現在環境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和執行機構3方面,下面分別進行詳細介紹。

   

1)環境感知系統。環境感知系統是為獲得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的詳細信息,是自動駕駛機器人正常行駛和準確控制的基礎,主要包括GPS定位和視覺感知[6]。在車輛定位中,為提高定位精度常採用差分GPS定位技術。視覺感知主要是進行車道線、道路標識、信號燈、行人和障礙物的信息識別,環境感知的精確性和信息處理的實時性是視覺技術的關鍵,可以選擇單目視覺或者多目視覺進行信息獲取和處理。為保證環境感知系統能夠提供可靠和精確的環境信息,可以在視覺圖像處理的基礎上藉助雷達、GPS及其他傳感器進行多源信息融合。

   

2)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是自動駕駛機器人的核心,它在人為控制指令下根據車輛狀態和環境感知信息,通過決策將控制指令發送給執行機構,實現車輛的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7,8],主要包括驅動方式和控制策略兩方面。驅動方式有氣動、液動和伺服驅動等方式[9],可根據各驅動方式特點和適用場景選擇合適的驅動方式,並體現在控制策略當中。控制策略是在考慮車輛行駛安全的前提下對車輛速度和方向進行控制,如車道保持、巡航、換道、超車、避撞等功能的實現。在道路試驗中主要考慮車輛的方向控制,這是一個典型的預瞄控制行為[10],需要通過駕駛機器人找到當前道路環境下的預瞄點,再根據預瞄點對車輛進行控制。常用的有經典的智能PID算法,如模糊PID算法、神經網絡PID算法等。

   

3)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是自動駕駛機器人實現所有預期功能的基礎,它通過操縱車輛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油門踏板、方向盤,甚至換擋杆和點火機構,實現速度控制、方向控制和安全控制[11]。在自動駕駛機器人進行各項功能操作時,需要像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一樣保證機械腿和機械腿的協調性。例如在汽車制動時,駕駛機器人需要保證離合踏板機械腿、油門踏板機械腿、制動踏板機械腿和方向盤機械手之間合理的時序關係,符合正確的駕駛行為。

   

 

自動駕駛機器人可以代替司機進行重複性、危險性和高精度的道路試驗,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單一駕駛環境下,代替駕駛員執行易疲勞、重複性的駕駛操作,如汽車耐久性試驗和道路性能測試試驗,如圖5所示。

   


圖5   汽車耐久性試驗

2)應用於控制精度高的測試試驗和駕駛要求,如通過自動駕駛機器人可以實現勻速駕駛、S型駕駛、按裡程駕駛等。

   

3)進行危險性試驗,如ABS、ESP試驗,防側翻試驗,如圖6所示,避免了駕駛員執行操作時存在的安全隱患。

   


圖6   汽車防側翻試驗

自動駕駛機器人還可以通過其他輔助系統實現無人駕駛,如環境感知系統、人工智慧控制系統等,實現自動駕駛機器人駕駛車輛的高度自動化,通過控制車輛速度和方向實現自主駕駛車輛在特定環境或路徑下載客、運輸、探測等功能和任務,如城市快速公交、景區機器人計程車、礦區自動駕駛機器人運輸車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車路協同與安全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自主開發了兩代駕駛機器人Robot Driver I和RobotDriver II,如圖7所示。Robot Driver II在Robot Driver I的研究基礎上對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進行了性能提升,可滿足不同路面加載試驗對自動駕駛車輛功能的要求,實現高強度持續工作,具有試驗效率高、重複性好等優點。

   


圖7   Robot Driver 型駕駛機器人

Robot Driver型自動駕駛機器人採用交流伺服電機驅動方式,由執行機構、控制系統和環境感知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執行機構的結構圖如圖8所示,該執行機構採用的是獨立於汽車之外的結構,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可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車輛,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環境感知系統採用攝像頭、GPS、雷達、信息採集板等設備進行單目視覺和多源信息融合技術的研發,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了各項功能的順利實現,如圖9所示。

   


圖8   Robot Driver型自動駕駛機器人結構



圖9   環境感知系統

自動駕駛系統在正式使用前需要進行反覆的軟硬體調試和功能測試,圖10為Robot Driver型自動駕駛機器人安裝和測試現場。RobotDriver型自動駕駛機器人實車測試試驗可以實現車道保持、跟車、超車換道、緊急避撞、車路協同等功能,在駕駛環境較為複雜且較為惡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遠程遙控作業系統自動駕駛機器人進行遠程監控和駕駛操作,實現功能如圖11所示。

   



Robot Driver型自動駕駛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汽車廠商對車輛的各項性能測試,而且與無人駕駛系統相比,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車型(小車、客車、貨車)等,拆裝方便,可調性高,適用範圍廣泛,可以成為汽車廠商的測試標配。

   

 

本文介紹了自動駕駛機器人的國內外現狀,分析其關鍵技術和應用。根據駕駛機器人具有操縱準確、重複性好等優點,可以代替駕駛員完成車輛道路危險性試驗和可靠性試驗;駕駛機器人外加環境感知單元可在現有車輛上實現車自動駕駛功能,隨著環境感知技術和控制技術不斷完善,駕駛機器人將會在汽車試驗行業及自動駕駛行業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對推動車輛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自動駕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Yasuhiro Ogawa, Yoshikazu Yoneshige.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C]. Testing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0: 12-15.

[2] Chen G, Zhang W. Design of prototype simulation system for driving performance of electromagnetic unmanned robot applied to automotive test[J]. Indus⁃

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42(1): 74-82.

[3] Namik H, Inamura T, Stol K. Development of a robotic driver for vehicle dynamometer testing[C]//Proceedings of 2006 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Robot⁃

ics and Automation. Auckland, New Zealand. 2006: 1-9.

[4] 陳剛, 張為公, 龔宗洋, 等. 汽車駕駛機器人系統的研究進展[J]. 汽車電器, 2009(7): 16-20.

[5] 張為公, 陳曉冰. 汽車駕駛機器人關鍵技術[J]. 江蘇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5, 26(1): 20-25.

[6] 賈祝廣, 孫效玉, 王斌, 等. 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及展望[J]. 礦業裝備, 2014(5): 44-48.

[7] Spencer M, Jones D, Kraehling M, et al. Trajectory based autonomous vehicle following using a robotic driver[C]//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CRA), Sydney, Australia. 2009: 1-10.

[8] Wong N, Chambers C, Stol D K, et al. Autonomous vehicle following using a robotic driver[C]//Mechatronics and Machine Vision in Practice, 2008.

M2VIP 2008.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8: 115-120.

[9] 李婷婷. 車輛傳動試驗臺自動換檔機械手的設計及實現[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 2008.

[10] 高振海, 管欣, 李謙, 等. 基於預瞄跟隨理論的駕駛員跟隨汽車目標速度的控制模型[J]. 吉林工業大學學報: 工學版, 2002, 32(1): 1-7.

[11] 張為公, 金偉明, 陳正威. 駕駛機器人計算機控制系統[J]. 東南大學學報, 1995, 25(6A): 23-29.

(編輯   田恬) 

萬元獎金尋找中國科技企業創新線索

為中國創新提供研究、報導和融資支持

為了進一步挖掘中國科技創新企業成果,研究中國中國科技企業創新特徵,AIE實驗室與合作夥伴提供1萬元獎金,徵集中國科技企業創新線索。

無論是您正在從事的企業項目或者您發現的科技創新企業或項目,歡迎點擊本文右下角」閱讀原文「進行推薦,或打開連結地址 http://form.mikecrm.com/wFL45P  進行填寫。活動時間為2016年5月18日到2016年8月18日。

對於推薦成功的參與者,將共同分享1萬元獎金,並獲得邀請參加AIE實驗室前沿科技研究群,優先參加AIE實驗室舉辦的活動,與業內頂級專家進行交流。AIE實驗室每月將公布獲獎名單。

人工智慧學家    Aitists


       人工智慧學家是權威的前沿科技媒體和研究機構,2016年2月成立人工智慧與網際網路進化實驗室(AIE Lab),重點研究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腦科學,虛擬實境,機器人,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和重大科學問題。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號 Aitists

投稿郵箱:post@aitists.com

相關焦點

  • 當自動駕駛遇上機器人三大定律時
    但並不是所有的機器人都必須這樣設計。 未來的機器人可以是任何形狀。 一些最新的機器人看起來更像動物。也許你已經看過一些流行的網絡視頻,視頻裡的機器人有的看起來像狗,甚至還有昆蟲機器人。它們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卻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如何利用機器人實現各種可能性。 機器人設計並不一定要有生物學上的靈感,比如自動真空吸塵器看起來並不像任何常見的動物或昆蟲。
  • 自動駕駛示教方案
    自動駕駛示教方案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23 10:50:30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規劃中多次提及要重點發展自動駕駛
  • 李德毅: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叫做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現在智能化越來越重要,加上5G和道路的智能化,讓自動駕駛變得越來越可能。過去的自動駕駛可以說主要是單車智能,智能網聯則可以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生態環境。
  • 從法航447號航班空難,看自動駕駛如何與人共處?
    比如,2017年,臉書人工智慧實驗室訓練兩個聊天機器人來完成談判,但是由於還沒有按照符合人慣用的邏輯來訓練機器人說英語,結果發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機器人開始以脫離人認可的語法,進行以下這段對話。自動駕駛如何與人共處?現在及未來將會出現的人工智慧應用中,最有可能成為快速與之建立信任,並當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當就屬於自動駕駛。之前我們經常聽到一個概念叫「無人駕駛」,但是我認為這個詞並不準確,至少在最近5到10年,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應該是人與汽車協同的模式。
  • 自動駕駛汽車是指什麼
    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自動駕駛汽車是指什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下哦!詳細內容01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driv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 Waymo改自動駕駛為完全自動駕駛 暗諷特斯拉只有駕駛輔助功能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據外媒1月6日報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是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先驅,該公司表示,它已經告別了「自動駕駛」一詞,轉而稱其車輛為「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在其車輛上出售價值1萬美元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選項」,但是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一選項過度吹噓了自動駕駛能力,可能會帶來安全問題。但是特斯拉表示,它的車輛上已經包含了這項技術所需的硬體,該功能所需要的軟體也將在晚些時候提供給車主。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專家表示,完全自動駕駛指的是車輛可以完全自主決策駕駛行為,而不需要人類幹預。
  • 李德毅:人工智慧、智能網聯賦能自動駕駛
    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出席並發表了《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為題目的演講。 在演講中,李院士分享了他關於自動駕駛技術革命的顛覆性認知,人工智慧、智能網聯技術加速賦能自動駕駛產業發展,以及我國發展自動駕駛產業的優勢與機遇等內容,對主機廠、自動駕駛、網際網路以及有實際場景需求的物流等企業,在認識及發展自動駕駛方面有重大借鑑價值。
  • Tesla輔助駕駛誤判肇事 自動駕駛或還不具備自主性
    根據國道警方詢問駕駛者後表示,駕駛者有看到前方貨車發生事故,但煞車已來不及,並聲稱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僅半開狀態,儘管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一直在不斷改進,但它還不足以防止發生此類事故。PIDA指出,彭博社去年對5,000名Model 3駕駛者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使用特斯拉自動駕駛用於市區道路和高速公路的體驗。根據調查結果,有13%的車主說自動駕駛使他們處於危險之中,包括前方道路有障礙物,但未能有停車和轉向動作判斷;而有28%的車主說自動駕駛讓他們擺脫了危險情況。
  • 優步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Aurora
    果然不出所料,Uber正在出售其自動駕駛部門。周一,該公司確認將其先進技術集團(ATG)出售給Aurora Innovation,後者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競爭對手之一。在不久的將來,這家初創公司將把ATG的專業知識用於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上。優步(Uber)從奧羅拉(Aurora)許可了這項技術,機器人計程車將稍後推出。Aurora執行長Chris Urmson表示:「隨著ATG的加入,Aurora將擁有難以置信的強大團隊和技術,通往多個市場的清晰道路以及交付資源。」
  • 達摩院3年造出小蠻驢,量產物流機器人,完全自動駕駛,4度電跑100公裡
    阿里解題:小蠻驢如何煉成?最核心的底氣,自然還是來自技術自信。除了解構小蠻驢構成時談到的傳感器和計算硬體,阿里團隊認為最能彰顯技術領先性的,是其自研的自動駕駛機器學習平臺:AutoDrive。如何評價小蠻驢?首先,小蠻驢,真的很阿里。這是一種技術的理想主義和務實落地的平衡理念。從無到有打造小蠻驢的阿里團隊,來自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
  • 洛必德機器人見證北京首個全新模式的5G自動駕駛示範區啟動運營!
    2020年12月4日,在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舉辦了主題為「加快落實『兩區』建設任務,引領科技服務創新示範」的5G自動駕駛運營示範及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發布會。北京首個國家級汽車檢驗檢測機構參與的5G自動駕駛示範區啟動運營中國移動聯合房山區人民政府、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發布5G自動駕駛運營示範及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啟動房山5G自動駕駛示範區運營,
  • 揭秘自動駕駛車輛如何定位
    之前我們介紹了以北鬥為例的衛星在天上如何幫助我們定位,不過不同應用場景對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1 自動駕駛中的定位技術如何分類 所謂車輛定位,就是解決車輛在哪的問題
  • 自動駕駛的「馬拉松戰役」
    過去數年,汽車行業將自動駕駛的演進路線根據採取技術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從低等級輔助駕駛逐步過渡到自動駕駛;另一種則是直接進入L4/L5,面向移動出行服務
  •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亞馬遜首款無人駕駛車Zoox robotaxi完成研發
    打開APP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亞馬遜首款無人駕駛車Zoox robotaxi完成研發 新戰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5 09:15:44
  • 七年軍備,轉舵與突圍:BAT自動駕駛的「抗爭宿命之路」
    自動駕駛全面落地、投入生活應用依然道阻且長。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阿里雲的雲棲大會上,推出的末端自動運輸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也未正式投入應用。雖然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資深算法專家陳俊波有底氣說出:「小蠻驢很快將大規模量產,實現『千』級別的出貨量」這樣的話。
  • 自動駕駛未來研究方向
    我們在前幾節中介紹了自動駕駛的方法在尋找路徑、選擇最佳操縱和構建可行軌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自動駕駛仍然存在局限性,自動駕駛還遠沒有達到人類駕駛能力的水平。我們將在本節中描述一些已確定的局限性需要未來持續的研究方向。
  • 挑戰特斯拉自動駕駛最強功能——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電動汽車觀察家聯合唯電新能源汽車社區,對FSD中最強大的功能,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簡稱NOA)功能,進行了一次首都機場到大興機場的雙機場NOA自動駕駛挑戰。這樣的路段中,高速路段超過90%,而且大興機場高速出口非常臨近大興機場。
  • 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離不開司機
    考慮到自動駕駛車輛在自然法則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一批完全自動駕駛車輛面市時,原本期待著能有仿佛在自己私家車上感受的司機,可能會看到另外一番景象。 但在自動駕駛普遍的未來,一場交通事故會歸咎於汽車製造商,這也就意味著車主不需要承擔責任並支付費用。 考慮到這一點,在自動駕駛車輛投入使用後的數年,法律可能會允許駕駛員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放棄駕駛車輛,使其自動駕駛。例如,英國只計劃在2030年之前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驅動的汽車。
  • 商用車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自動駕駛是中國2015製造的重點內容,對於自動駕駛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乘用車。自動駕駛技術在乘用車領域發展最好,但是其落地應該首先在特定使用場景,如自動駕駛卡車。和乘用車相比,商用車萬億規模市場更引人注意。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