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也被譯作《愛麗絲夢遊仙境》,是英國作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查爾斯·路德維希·道奇森以筆名劉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於1865年出版的一部兒童文學。在世界兒童文學名著中,它可能是讓人最感親切、最具影響力、最為奇特的一部童話故事。
各種再版及翻譯版本多達二百多個,流傳之廣據說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其影響力不在《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之下,而且《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與此前傳統童話風格迥然不同,奠定了怪誕、奇幻的現代童話基調。有理由稱它為一本奇書,一個童話世界的頂級傳奇。
故事講述一位可愛的英國小女孩愛麗絲在百般無聊之際,發現了一隻揣著懷表、會說話的白兔。她追趕著它而不慎掉進了一個兔子洞,由此墜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喝一口水就能縮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塊蛋糕又會變成巨人,同一塊蘑菇吃右邊就變矮,吃其左邊則又長高,在這個世界裡,似乎所有吃的東西都有古怪。
她還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動物:渡渡鳥、蜥蜴比爾、柴郡貓、瘋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魚、鷹頭獅、醜陋的公爵夫人。
在一扇小門後的大花園裡,愛麗絲遇到了一整副的撲克牌,脾氣粗暴的紅桃王后、老好人紅桃國王和神氣活現的紅桃傑克等等。
愛麗絲幫助兔子尋找丟失的扇子和手套,她之後還幫三個園丁躲避紅王后的迫害,她還在荒誕的法庭上大聲抗議國王和王后對好人的誣陷。
在這個奇幻瘋狂的世界裡,似乎只有愛麗絲是清醒的人,她不斷探險,同時又不斷追問「我是誰」,在探險的同時不斷認識自我,不斷成長,在終於成長為一個「大」姑娘的時候,她猛然驚醒,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個夢境。
《愛麗絲》童話有1865年出版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和1871的續篇《愛麗絲鏡中奇遇記》兩部。兩部《愛麗絲》一經面世旋即風靡了整個世界,成為一代又一代孩子們乃至成人最喜愛的讀物。被認為是一部最有趣、最充滿想像與幻想的童話故事。
對兒童來說,《愛麗絲》的故事也許更多的是奇幻、有趣、純真、意想不到的情節、輕快的節奏、美麗的韻律,但對成人來說,更多的可能就是隱喻、象徵、存在的悖論、邏輯的糾纏,是哲學、神學、時代的影射、道德的批判、宗教的釋義。
由於大家對《愛麗絲》童話故事的喜愛,而被相繼改編成音樂、戲劇、動畫、電影等等多種形式。
迪士尼曾於2010年和2016年分別推出,根據《愛麗絲》童話改編,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執導,米婭·華希科沃斯卡、約翰尼·德普、海倫娜·伯翰·卡特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3D真人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和《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
影片《愛麗絲夢遊仙境》奪得2011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視覺效果三項提名中的兩項大獎,並斬獲9.6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為當時迪士尼歷史上第二大賺錢電影。
「能不能請你告訴我,打這兒走,我該走哪條路?」 「這在很多方面取決於你想到哪兒去。」那隻貓說。 「我不大在意到哪去——」愛麗絲說。 「那麼,你走哪條路就沒有什麼關係了。」那隻貓說。 「——只要我能走到某個地方就行。」愛麗絲補上這句話作為一種解釋。 「哦,只要你走得夠遠,」那隻貓說,「你肯定會達到這個目的。」在這裡,要想停留在原地的話,就得用出你全部力量拼命跑。要想到別的什麼地方去的話,你必須比剛才加倍地快跑! 關於生長的問題,我從來都不徵求忠告! 一個人沒有辦法不長大。
#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本專供大人閱讀的兒童書。因為兒童只能夠感知書中的奇幻、童真,而書中涉及宗教與哲學層面的隱喻,只有成年人才能細細品嘗與思考。《愛麗絲》描述的不僅是一段奇幻之旅,更是一段充滿哲學意味的探索之途。
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或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