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4月8日電(王曉震 通訊員 江志新 饒曉華)從最初的0.5畝到現在的26萬畝;從一隻辣椒到如今的早春大棚蔬菜、高山蔬菜、秋延後蔬菜、常規特色蔬菜、食用菌等五大生產格局。
近年來,江西永豐通過「大品種+特色品種」布局、「雙層大棚+水肥一體化」配套、「綠色品質+公用品牌」聯手等手段,發展蔬菜產業,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全國蔬菜標準園示範區、江西省蔬菜生產十強縣、江西省最大淡季蔬菜生產供應基地。
圖為永豐縣佐龍鄉580畝高標準蔬菜(辣椒)示範園(無人機拍攝)。新華網發
「大品種+特色品種」布局,蔬菜發展有特色
為策應吉安市提出的蔬菜「大品種」戰略,永豐縣根據各地土壤氣候條件和菜農種植習慣,多方調研論證後提出「辣椒、白蓮兩個主導大品種」+「蘆筍、雙孢蘑菇、扁蘿蔔、淮山、空心菜等多個特色品種」的產業發展布局規劃。
圖為農時工正在光平家庭農場管理早春空心菜。新華網發
辣椒是該縣蔬菜產業的主打品牌。該縣突出抓好縣蔬菜(辣椒)高標準示範園建設,帶動佐龍、坑田、恩江等重點區域實現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統一。南部山區具有發展白蓮產業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條件。該縣優化白蓮品種,配套示範推廣「良種+良法」生產技術,推廣「白蓮+」種植新模式。
在發展辣椒、白蓮兩大主導蔬菜品種的同時,永豐縣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品種,逐步把雙孢蘑菇、大球蓋菇、空心菜、蘆筍、扁蘿蔔、藤田大蒜、百合、淮山等地方特色小品種做成大產業。目前,全縣蔬菜面積達26萬畝,總產量53萬噸,年產值達12億元。
「雙層大棚+水肥一體化」配套,保障蔬菜收益
面對這次的倒春寒,由於有了雙層鋼架大棚,對於佐龍鄉580畝蔬菜高標準(辣椒)示範園的工人來說,分外輕鬆。這種經過科技人員改良的雙層鋼架大棚具有便於機械化操作、防風防雨保溫效果明顯、省時省力等顯著優點,可以輕鬆調節蔬菜生長所需要的溫度,讓蔬菜上市時間大大提前,搶佔市場空白。
讓菜農更省心的是示範園還全面採取了「水肥一體化」生產技術。傳統的澆水施肥要佔據菜農一半以上的勞動力成本。菜農全憑「手感」,蔬菜「飢一頓飽一頓」,產量和商品合格率均不理想。實施了「水肥一體化」生產技術之後,管理人員只需輕輕一按,營養全面的水肥順著管道直達幾十個大棚蔬菜的根部。
從今年開始,永豐縣以高標準示範園為龍頭,全面推廣雙層大棚和水肥一體化設施技術,力爭兩年內所有集中連片基地全部用上「水肥一體化」技術,最大可能更換雙層大棚,變蔬菜生產「靠天吃飯」為憑設施技術吃飯,讓收益更有穩定保障。
「綠色品質+公用品牌」聯手,蔬菜銷售有路子
憑藉著「硬核」的綠色品質,餐飲業復工後,永豐民康蘆筍基地的蘆筍就開始熱銷井岡山、吉安、南昌等地的超市、酒店。永豐縣堅持以綠色有機品質贏得群眾青睞,以做大做強品牌拓展市場,通過「綠色品質+公用品牌」聯手,推動蔬菜產業生產、加工、銷售良性運轉。
永豐縣廣泛推廣生物有機肥和生物農藥,建立蔬菜追溯、產地環境監測和農產品質量檢測制度。全縣綠色蔬菜生產覆蓋率達90%以上。
同時 ,永豐縣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做大做強「永豐蔬菜」公用品牌。出臺優惠扶持政策,設立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和支持全縣綠色蔬菜產品統一使用「永豐牌」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