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對Formula E電動方程式的賽事還比較陌生,但相信大部分都知道Formula 1賽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F1,兩者都屬於國際汽聯下的錦標賽。
作為一個境外體育IP,Formula E進入中國市場運營6年時間,已經在新能源行業產生了很大影響,吸引了眾多明星廠牌的車隊和車手參與。
從觀眾的視角而言,Formula E電動方程式只是一個觀賞性的競技賽事,但是實際上,Formula E賽事在中國(含港澳臺)地區的運營方伊諾華要做的不止於此,而是要以這個IP為基礎,延展出一系列的常態化產品和服務,肩負起可持續發展的推廣重任。
近日,鈦媒體獨家採訪了伊諾華CEO王知欣,從這項體育賽事的運營到IP子品牌的打造,伊諾華都有著對新能源產業的深層次思考。
Formula E 賽事為何而生?
2011 年 3 月,國際汽聯主席讓·託德,FE 全球 CEO Alejandro Agag 和義大利政治家 Antonio Tajani 在巴黎的一家餐廳設想了一項「在城市中心舉辦的電動賽事」,當時的討論內容被 Agag 記在了一張紙巾上,裡面包含「巴黎」、「歐盟推廣電動車」、「減碳」、「FIA 應該創建一個電動錦標賽」、「我來做推廣」等關鍵詞。
這樣一個不經意之間的頭腦風暴,便是FE 電動方程式賽事的早期雛形,直到2014年9月,作為全球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全電動單座賽車賽事,這項賽事正式落地,在北京舉辦了歷史上首個分站賽(E-Prix) 。
Formula E 賽事的第二賽季的揭幕戰也在北京舉辦,之後兩個賽季的首場比賽又移師到香港,而在 2018-19 年的第五賽季,FE 重返中國大陸在三亞海棠灣舉辦。
截止到現在,包括保時捷、梅賽德斯奔馳在內全球共有 12 支車隊加入,這些車隊將在全球 12 座城市展開 14 場比賽,舉辦地包括首爾、巴黎、 紐約和倫敦等。
從2014年到現在,Formula E賽事已經走過了六個賽季,原定於今年在三亞舉辦的第六賽季因為疫情的影響被延期,這也是讓王知欣團隊們始料未及的事。
儘管 Formula E 賽事雖然與 Formula 1 賽事出身同門,他們都是由國際汽聯主辦的賽事,但是在比賽形式上卻非常不同,本質上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賽事。
伊諾華CEO王知欣向鈦媒體表示,「Formula E 不僅是競速型的賽事,在選擇城市的時候,更希望都市的人群能夠感受到Formula E 賽事所傳遞出來理念。」
談到Formula E 賽事的基因,王知欣將其總結為三個元素,即:科技屬性、可持續發展與娛樂時尚,這是一項從環保維度創立的賽事, FE 賽車靠生物燃料發電、電機驅動,賽車沒有排放汙染,沒有噪聲汙染。
因此,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這項賽事創立之初最宏偉的願景,具體到中國市場,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扶持,也讓伊諾華能有機會站在這個產業鏈頂端來做一些事情,而賽事本身只是個開始。
賽事性質完全不同於傳統汽車運動
與其他很多傳統的汽車運動都不同的是,Formula E 所有的比賽都是在城市進行,FE 電動方程式會在全球核心城市的中心地標選址舉辦「城市街道賽」,運營本身對於團隊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也非常高。
Formula E 賽事選址的城市大部分都在首都,包括印尼的雅加達、韓國首爾、德國柏林、紐約倫敦,這些城市舉辦賽事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包括中國的三亞站,也是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巨大支持。
賽道的設置方面,Formula E 賽事的街道狹窄,容錯率低;所有比賽環節在一天內完成,賽程緊湊,緊張程度也更高;賽車設計利於跟車和超車,還有攻擊模式能增加超車或失誤,比賽中充滿未知,看點不斷。
「發展到第六賽季,越來越多的廠商從傳統賽事轉向電動方程式,比如奧迪、保時捷、奔馳,還有新能源企業和一些傳統製造業品牌加入。電動方程式的廠商數量比F1和WRC加起來還要多,這代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風向」,王知欣表示。
以中國站的城市三亞為例,整個比賽過程前後政府給予了主辦方非常大的支持。當然這也和海南省的發展理念相切合,作為第一個宣布全島實現新能源化的地方,海南省到2030年要實現沒有燃油車的目標,算是中國最積極的省份。
在Formula E三亞站成功落地後,伊諾華也在和當地政府溝通做一些新項目嘗試,目前的初步意向包括電動方程式樂園,它有六個組成的部分,包含主題影院、博物館、科技體驗中心,以及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人才培養、車隊入駐。
發展至今,我們不能用單獨一個賽事的視角來看待Formula E,無論是賽事本身的賽制設計,還是周邊配套的各種流行元素,抑或是其所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清潔環保的理念,都讓它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存在。
對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意義何在?
在王知欣看來,FE電動方程式是電動汽車技術前沿科技的試驗田,在節能環保和電氣化成為當前各主流車企發展的趨勢甚至使命的當下,誰在電動車方面擁有過人的經驗和技術,誰將會掌控未來發展的格局與話語權。
Formula E 賽事的比賽環境很接近電動汽車的實際使用情況,賽道選址遍布世界各地多種氣候條件的城市,比如高溫潮溼的三亞,日照強烈的馬拉喀什,南美高原的墨西哥城,還有一些賽道比如羅馬和巴黎,彎角多、賽道起伏多,賽車要頻繁加速急停,電池反覆充放電,這都對電池管理和電量管理有很高的要求。
車隊在比賽中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廠商可以迅速及時地反哺到量產電動汽車,滿足實際的技術應用需求,這也是捷豹、奧迪、奔馳、保時捷等知名汽車廠商選擇成立車隊進入FE電動方程式的原因。
王知欣向鈦媒體介紹稱,與燃油車從賽車到量產車5-10年的技術轉化周期相比,電動車的結構更簡單,電動賽車從賽場到量產平均2年就可以完成,在控制軟體層面,有些技術的轉化甚至僅需6個月就能完成。
Formula E 賽事的比賽會限制發展放緩或者資金需求過高的技術,比如空氣動力套件、剎車、傳動系統等。著眼於減輕電池重量、提高效能,甚至在未來還可能會加入快充技術。
可見,參加Formula E賽事對各大廠商來說,是一個加快技術產品升級的助推器。
以寶馬為例,賽事安全車是BMW i8,賽會用車和醫療車也是BMW i3,體現了外界對於BMW電動車或者說新能源車能力的肯定。但寶馬已經不滿足於此,其在第五賽季起投入廠商車隊運營,旨在通過參賽來推動自身量產車型技術提升。
除此之外,奧迪的Ultra輕量化技術也是脫胎於賽車很多年了。馬恆達車隊與生產電動超跑的pininfarina合作,因為都是高性能車輛,所以電池組設計、電池冷卻系統、電機、電機設計,還有軟體、控制系統、駕駛習慣等都可以直接從賽事當中獲取的經驗進行移植。
對於各大車企來說,通過Formula E 賽事搶佔市場,提前布局,無論是發展電動車技術還是為了以後的環保形象,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事實上,通過汽車運動提升品牌形象,在全球汽車發展史上,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因而,通過加入Formula E來快速在市場上建立品牌認知,對於有實力的主機廠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落地中國有哪些獨特發展模式
Formula E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影響力還是規模上面都不亞於全球任何一個地區,伊諾華的下一步正在考慮將三亞模式複製到其他城市。
對於下一步向其他城市做拓展的計劃,王知欣表示,當前正在和相關政府密切溝通,雖然還沒有確定是哪一個具體的城市,但是方向很明確。
作為新能源產業鏈技術的頂級競技場,目前意向的合作夥伴大多是重工業基地的改造項目,眾多一線城市也均在接觸之中。
」對於城市而言,一方面是Formula E在全球的影響力帶來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對於新能源產業鏈的拉動作用。長達8個月、全球14站的賽季中,中國足夠撐起其中的1-3站」,王知欣對於Formula E的在中國新城市的落地與合作有極大的信心。
在中國做其他常態化產品
Formula E說到底是一個來自境外的體育IP,從賽事本身的屬性來說,進入中國六年來Formula E已經得到了很充分的發展,但是中國沒有賽車土壤,如果只影響這一波對賽車競技感興趣的人群,那後面的發展必然會受到限制。
因此,王知欣認為,「想要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煥發生機,伊諾華還是要基於科技的基因做一些擴展,在中國做其他常態化的產品和項目。」
Formula E 電動方程式是一個很棒的賽事沒錯,但伊諾華公司給自己的定位也並非只是一個賽事公司,它的目標是要基於這種明星IP的打造,做輕資產運營的體育品牌管理公司。
從王知欣的口中我們得知,具體到接下來的戰略,伊諾華會著重做這幾件事。
1、與快手達成戰略合作
王知欣表示,目前Formula E品牌IP有盤活現有流量、吸引導入新增流量、輸出品牌形象三項訴求。近日宣布與快手達成戰略合作,也是充分圍繞這三個維度進行。
「作為達成官方戰略合作的第一個頂級國際賽事,Formula E與快手的戰略合作從線上到線下。Formula E可以為快手提供用戶流量的精細化管理,快手平臺可以為賽事填補短視頻社交領域的流量空缺,觸達更廣泛的中國用戶群體。同時,賽事品牌的衍生活動、直播、MCN等創新方式的應用也將吸引更多的泛體育人群。」
2、Formula E實驗室
在Formula E的整個生態體系中,技術儲備非常充分,國外團隊也會給到技術支持,今年會在大學建設有公益屬性的科技實驗室,對於想要進入到新能源產業當中的工科生進行最直接的培訓,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把這個實驗室作為一個子品牌注入Formula E 的生態當中。
王知欣坦言,目前參與Formula E的絕大部分廠牌在大學校園有實驗室,但是屬於比較商業的行為。Formula E本身是一個賽事品牌,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打造品牌輸出的重要載體,同時向公眾倡導科技、時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線下體驗中心
為了讓Formula E科技的元素影響到更多人,伊諾華未來還會在一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打造場景化的體驗中心,這當中有有品牌的呈現、有周邊的售賣等,以及對自己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
4、無人駕駛等子品牌競賽
2016/17 賽季的時候,FE 賽事曾牽頭打造的世界上首個無人駕駛賽車Roborace,賽車外形採用勒芒原型車設計,旨在向世人展示人工智慧領域下的無人駕駛技術也能應用到賽車運動的極端環境當中。
王知欣表示,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技術同Formula E 這項運動的深度結合,將會為諸多專注在這個領域的中國科技企業提供廣闊的的合作機會,共同把握住這個大的行業趨勢。
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伊諾華並沒有依賴賽車產業的自然增長,來帶動自己的增長,而是藉助科技的力量,站在大的風口上面,和迅速崛起的新能源的產業站在一起。
談到最終的構想,Formula E要做的是新能源產業鏈上的標準,通過FE賽事,推動新能源、5G、人工智慧等產業協同發展,助力城市文旅創新、科技升級,連結各級政府、合作夥伴與受眾共同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產業。舉個例子,比如FE認證的充電樁、FE認證的電池技術、FE認證的新能源人才的培訓班,它要做這個行業從低到高的標準。
理想很豐滿,但是目前面臨的挑戰同樣客觀存在,當務之急是做好Formula E品牌的賦能,將制訂好的戰略方向更迅速地落地,獲得更多來自政府、車隊以及新能源領域從業者的認可。(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