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無障礙英語就診環境 用漫畫「指導」分娩姿勢 外籍「熊貓血...

2020-12-14 瀟湘名醫

10日晚,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隨著一聲響亮的新生兒啼哭聲,來自英國的「熊貓血」產婦CoCo(化名)順利誕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她的丈夫和醫護人員高懸的心終於落地。CoCo和丈夫十分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助,讓他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醫院個性化服務漫畫「指導」分娩姿勢

CoCo和丈夫都是福州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籍老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少在榕的懷孕外教選擇回國待產分娩,而CoCo選擇了留下。她和丈夫第一次前往福州市婦幼保健院諮詢時,最關心的是能否通過英語和醫護人員順暢交流,她不僅是第一次懷孕,而且血型還是稀有的O型Rh陰性血,即「熊貓血」。為此,她不免擔心。

對於CoCo的擔憂,福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給予了耐心專業的解答,並在她的整個孕期,提供了無障礙的英語就診環境。

這樣的就醫體驗不僅體現在CoCo每一次產檢中,更是延續到整個分娩過程。

前些日子,CoCo入院待產,醫院為她安排了LDR(待產、分娩、恢復三位一體)產房。為保證分娩順利進行,醫護人員通過漫畫告知CoCo正確的分娩姿勢以及發力方法,分娩時還安排英語水平較高的醫生陪伴左右,及時反饋生產進程,了解她的需求。

多學科密切配合「熊貓血」產婦順利分娩

考慮到CoCo的血型是「熊貓血」,她一旦出現大出血,若難以第一時間找到合適血源,將面臨生命危險,而且寶寶也易發生溶血症狀。為此,福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兒科以及麻醉科組成了醫護團隊提前做好各種應急預案。

婦產科提前與省血液中心聯繫,確認「熊貓血」的庫存情況,派專人前往血庫待命,確保分娩過程中如有需要,可以第一時間獲得血源。婦產科二線、三線值班醫生提前做好產婦產後出血等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搶救準備。同時,兒科醫護人員備好新生兒搶救物品。麻醉科醫師也到場,隨時配合搶救。

10日晚7點18分,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CoCo順利產下一名男嬰,沒有發生大出血,母嬰平安。「謝謝你們,你們的技術很棒,很慶幸自己選擇在這裡生產。」這是她對醫護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阿特蒙醫院完成首例外籍「熊貓血」商保患者手術
    子宮肌瘤恰逢「熊貓血」  經腹子宮次全切除術並不是一個很難的手術,但對外籍的R女士(化名)來說,求醫之路似乎是那麼的艱難。首先是子宮肌瘤太大,其次她是RH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  對「熊貓血」患者來說,一旦術中出現大出血,將是一件危及生命的事情。手術一拖再拖,R女士的子宮肌瘤長至140mm*94mm*140mm。巨大的子宮肌瘤在她的身體裡就像是一顆炸彈,還引起一系列併發症。這一次,她不能再等了。  在朋友的推薦下,R女士來到上海阿特蒙醫院尋求幫助。
  • 比陰性熊貓血更稀有 重慶市血液中心全國尋血保高齡孕婦分娩安全
    日前,重慶市血液中心接到重醫附二院的一項疑難合血申請,一名34歲的AB血型孕婦為預防生產過程大出血,需備全血400mL。據了解,該孕婦懷孕已39周,準備自然分娩,醫院在合血過程中發現該孕婦血液抗體鑑定結果異常,遂送至重慶市血液中心進行疑難交叉合血。
  • 外籍寶寶平安降生 母親給寶寶取了一個中國名字
    三名來自西班牙、印度、喀麥隆等外籍孕產婦,自懷孕到順利生下健康寶寶,全程與醫護人員無障礙交流,產科醫護人員的溫馨服務受到外籍產婦及其家屬點讚。三位外籍孕產婦懷胎十月,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許晚紅與其交流信息萬餘條,耐心指導她們如何產檢,細緻入微關注著她們的健康。
  • 罕見「熊貓血」溶血新生兒被救治 2天全身換血4次
    進一步問診和檢查後,醫護人員發現小尹為「熊貓血」(B型Rh陰性),這是她第三次懷孕、第二次分娩,她寶寶患的恰恰是「重度Rh新生兒溶血症」。  「和ABO溶血相比,Rh新生兒溶血要兇險得多,進程也快,稍一搶救不當,患兒就很可能因心衰夭折;有時即使救回來了,患兒也會留下膽紅素腦病等後遺症。」 王春林主任說,「我們科室開科到現在,重度Rh溶血的,這是第二例。」
  • 還有比「熊貓血」更稀有的血型!徐州出現了
    「『熊貓血』患者搶救急求血,『熊貓俠』千裡獻血」 「各地成立愛心互助『熊貓血之家』」「熊貓血媽媽生二胎該怎麼辦?」……「熊貓血」這個詞一次又一次出現在各種熱點新聞裡,大家對其已經並不陌生,但是如果你認為稀有的血型僅僅是熊貓血——Rh陰性血型這一種,那可就OUT啦!
  • 三名外籍寶寶降生長沙市第四醫院,不會中文的父母給孩子取中文名...
    三名來自西班牙、印度、喀麥隆等外籍孕產婦,自懷孕到順利生下健康寶寶,全程無障礙交流,尤其是產科醫護人員溫馨服務備受外籍產婦及其家屬點讚。三位外籍孕產婦懷胎十月,產科專家許晚紅副主任醫師與其交流信息萬餘條,耐心指導她們如何產檢,細緻入微的關注著她們的健康。
  • 熊貓血媽媽生產遭遇大出血 醫生術中回收失血來補血
    一周前孕37周的吳女士因肚子一陣陣發緊被緊急送往醫院就診,可因為稀缺的血型以及胎盤植入的高危風險,吳女士輾轉多院,最後來到了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經產科醫生檢查發現,吳女士宮縮頻繁,且陰道出血不斷增多。需要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
  • 【小倫敦·英語之星】崔瑀彤:期望用英語無障礙交流
    因為我最大的夢想是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所以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讀英語。」    她一直在努力學英語,且希望有一種能力——可以無障礙地用英語與他人交談。她就是內蒙古小倫敦英語之星崔瑀彤。    崔瑀彤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    來小倫敦前,崔瑀彤學過幾年英語,基礎還好,但是聽說能力需要提升。
  • 熊貓血生孩子危害:罕見溶血症患兒全身被換血
    17日晚上,一位35歲的「熊貓血」媽媽在中山醫院生下Rh溶血症男嬰歡歡(化名)。因為母嬰間血型不合,歡歡病情危急,在出生2小時後,醫生為他進行全身換血,目前病情已平穩。  出生2小時就全身換血  歡歡媽的血型是罕見的「熊貓血」Rh陰性。
  • 內地買不到「抗D免疫球蛋白」 「熊貓血」媽媽們尋找「藥神」
    7月9日,原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劑師、「問藥師」平臺創始人冀連梅在看過《我不是藥神》後發了一條微博:「『熊貓血』在中國人群所佔比例約千分之三。人群佔比雖然不如美國、歐洲大,但咱人口基數大呀!咱都有指導產科醫生如何使用這個藥的專家共識,可就是沒有藥!!!繼續請醫生、藥師、患者、醫院管理者、媒體等各方力量一起呼籲,希望這個藥儘快審批上市!」
  • 北京冬奧用圖說話 營造賽會無障礙環境
    本報訊(記者 褚鵬)9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帕運會部組織委託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寫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指南技術指標圖冊》正式發布。圖冊通過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效果圖及文字說明等,營造安全、人性化的無障礙環境,確保賽時高質量的無障礙體驗。
  • 男子受重傷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
    男子受重傷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為啥不能提前儲備?「熊貓血」為什麼不提前儲備?急需「熊貓血」一事引起了市民的關注,不少市民表示:「『熊貓血』這麼稀有,為什麼不提前儲備呢?」對此, 內蒙古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因稀有血型人群比較少,且血液的普通保存期為30天,平常儲備怕會浪費。
  • 孕婦四種分娩姿勢,哪種更容易順產?不見得是常見的仰臥式
    哪種分娩姿勢更容易順產?很多寶媽會毫不猶豫選擇仰臥式,我們見到的大多數生產姿勢也是這種,可在實際的分娩時,這卻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三種姿勢比較少聽到,助產士也會用到呢。分娩時可能不會一個姿勢用到底分娩其實是因人而異,就比如說,大多數人選擇右手拿筷子,可是也有人使不慣右手,非要換左手,或者直接用勺子,這是一個道理,分娩姿勢也一樣,生產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孕婦覺得哪種姿勢能夠使上力,能夠緩解疼痛,只有自己最清楚,助產士要做的就是配合孕婦,讓順產變得更加順利而已。
  • 番禺區首個孕期運動營和分娩體驗館開課啦!
    9月28日,番禺區婦幼保健院(何賢紀念醫院)孕期運動營和分娩體驗館正式開課,推出孕期運動、分娩體驗、新手爸媽訓練營等項目,提供一站式孕產體驗,幫助孕媽媽順利分娩、產後快速康復。通過不同孕周不同的課程設計來糾正不良姿勢、改善體態、增加肌肉力量、增加心肺功能等方式,幫助孕媽媽順利分娩及產後快速康復。分娩體驗促自然分娩產房、產床對於孕媽媽都是一個神秘的或是令人恐懼的地方。分娩體驗館,為準媽媽爸爸揭開分娩的神秘面紗。
  • 狂奔千裡,全身換血2遍,罕見「熊貓血」溶血寶寶在深獲救
    罕見:患兒得了重度 RH溶血症,屬於"熊貓中的熊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小鴻媽媽是罕見的 Rh陰性血型。現在血型檢測一般常用的有兩個系統,一種是我們熟知的 A/B/O型分類,另一種稱 RH血型分類,按陰性、陽性進行分類。李女士是 A型血,同時也是罕見的 RH陰性血型,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檢查結果顯示,她的 E,c血型抗原陰性,而寶寶為陽性。
  • 北京華信醫院建檔條件、建檔流程及醫院就診環境
    醫院就診環境北京華信醫院生產提供無痛分娩及導樂,但羊穿和無創需去其他醫院就診。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幫助準媽媽們順利建檔,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我們的文章
  • 分娩方式原來不只一種,很多姿勢第一次聽說,全部知道的算我輸!
    首先就是產婦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胎兒由於位置不好也很難從產道順利分娩,這時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姿勢就尤為重要,想了解更多懷孕分娩知識,推薦這本圖解大百科,你想知道的,這裡全都有了。下面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各種新型分娩方式的特點吧。
  • 「熊貓血」溶血寶寶出生後病危,轉運至深圳,換血2遍轉危為安
    罕見:患兒得了重度RH溶血症,屬於「熊貓中的熊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小鴻媽媽是罕見的Rh陰性血型。現在血型檢測一般常用的有兩個系統,一種是我們熟知的A/B/O型分類,另一種稱RH血型分類,按陰性、陽性進行分類。李女士是A型血,同時也是罕見的RH陰性血型,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
  • 組圖揭秘女性分娩姿勢,原來躺著非「最優選」,網友:真漲姿勢了
    但是其實女性的分娩姿勢是有非常多種的,並不是只有單一的躺在床上。根據每個孕婦的體質不同,以及孩子在子宮當中的狀態,所以採用的姿勢也是會有不同的。 女主是用繩子吊著站立著生的。當時很多的網友在看到這一個畫面的時候都覺得很吃驚,甚至在質疑編劇這一個設定是不符合現實的。 但其實在古代就有關於站立生孩子這樣一個姿勢,它是可以縮短產婦分娩的時間,但是也因為站立是它的重力會更大,所以很有可能會出現陰道撕裂等一些問題。
  • 有一種孕婦叫非洲媽媽,分娩姿勢如「母雞下蛋」,看著就疼!
    我們都知道孕婦懷胎十月非常不易,分娩時就更難了,幾乎是一腳踏進鬼門關,確實產婦分娩時痛苦萬分,她們大多都是躺在床上,但你知道嗎,產婦分娩其實不止躺在床上一種姿勢,幾乎是千奇百怪。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分娩前準媽媽們都獨自在房子裡生活,這制度令人難以置信,但更令人感到奇葩的是她們的分娩姿勢,竟然是蹲下生孩子,看起來就像是「母雞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