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宣傳走進學校 國際港務區首開線上線下培訓

2020-12-23 華商網

  10月21日下午,國際港務區垃圾分類宣傳來到陸港二幼開課,首次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專業化培訓,普及垃圾分類專業知識,提升垃圾分類工作實效,來自國際港務區的教職工以及學生家長100多人參加。

  培訓開始後,國際港務區垃圾分類講師潘樹利為學員進行專業授課,通過介紹垃圾的產生與處理、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重要意義及垃圾分類的標準等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宣傳垃圾分類理念。本次培訓採取教師線下培訓和家長線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垃圾分類宣講和問答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通過新穎的方式加強小朋友們更好更快地學習垃圾分類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分享垃圾分類知識,了解垃圾分類的標準,。

  現場認真聽講的教職工

  牽手家長認真觀看的小朋友

  百餘名教職工和學生家長參與此次培訓

  進行有獎問答活動

  積極參與的「學員」們

  現場發放小禮品

  今年以來,國際港務區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活動,開展多場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探索出線上+線下宣傳新模式,以「小手拉大手」為切入點,提升市民群眾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度、認可度、參與度,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喜迎十四運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國際港務區

編輯:張夢潔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普及垃圾分類
    內容提要:連日來,河西區圖書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為廣大讀者普及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等相關知識。圖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帶領讀者進行垃圾分類的模擬投放,引導廣大讀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 永州經開區:線上加線下 引領垃圾分類宣傳新時尚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3日訊(通訊員 鄧瑾)12月22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宣傳直播活動在永州經開區仁灣街道長豐社區俱樂部廣場進行,活動將垃圾分類宣傳與文藝匯演、有獎問答、遊戲活動有機結合,倡導市民群眾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吸引了長豐社區廣大居民參加
  • 走進綠島社區,撿拾垃圾,學習宣傳垃圾分類!
    撿拾垃圾學習、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讓更多人投身到創城活動中志願者們走進草地、犄角旮旯把垃圾都一一撿拾起來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把垃圾分別投放。在綠島家園青年匯設立的垃圾分類宣傳站,大家聽年輕的指導員的講解,旋轉轉盤,回答垃圾分類的問題,模擬分類投放垃圾。
  • 崑山陸家鎮:形式多樣化宣傳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消費日報網訊(汪宏勝 陸軒)近年來,崑山市陸家鎮不斷深入展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力推進社區、學校、企業等多領域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工作,積極營造良好的生活垃圾分類氛圍。充分利用媒介強氛圍。用好戶外大型公益廣告、公交站臺候車亭公益廣告等,在鎮區營造濃厚氛圍;用活線上宣傳這條線,通過原創更新生活垃圾分類漫畫、動畫視頻,通俗易懂地助力全民進行垃圾分類。用實小區廣播、電子屏滾動播放、各類微信公眾號發布等平臺,擴大宣傳覆蓋面。活動形式多樣有趣味。
  • 快板書、文化牆、雲直播 北京朝陽多形式宣傳垃圾分類
    、社區創新宣傳形式,宣傳垃圾分類,教居民垃圾分類知識,倡導「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近日,和平街街道勝古莊社區勝古馨園小區出現了幾處彩色垃圾分類文化宣傳牆,上面張貼著垃圾分類宣傳語、垃圾分類意義、漫畫版講解生活中減少垃圾的方法、垃圾分類歌、生活垃圾有哪些、垃圾危害等六方面。
  • 杭州濱江區探索垃圾分類「線上點、線下收」新模式
    「這個好方便,倒垃圾都不用專門繞路了。我們現在都用上智慧型手機了,教一下就會了」。  1月15日,家住杭州市濱江區御江苑的胡奶奶一邊擺弄著手機一邊豎起大拇指說道。老人住的樓層距離垃圾投放點較遠,每天需要專門繞路過去顯得格外的麻煩。  如今,胡奶奶的煩惱,已經被當地的一項新舉措解決了。為了進一步落實「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專項行動工作,由濱江區高新區域大城管黨建聯盟、浦沿街道信誠社區等主辦的「濱江區高新區域大城管黨建聯盟·地球夢公益環保計劃」近日正式啟動。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當垃圾分類走進課堂……
    自3月份印發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施方案以來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以更細緻更全面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幾個月來,高新區各中小學、幼兒園陸續開展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 疫情期間培訓學校如何線下轉到線上,轉化線上教育需要注意什麼?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輔導機構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轉型勢在必行!但是對很多輔導機構來說,線下轉移線上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以下是張校的分享:首先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北京德智雙師大慶新平臺教育校長張春秀,我本身是一名英語老師,在公立學校工作五年之後離開選擇了創業,目前在黑龍江大慶開了四家線下培訓學校。
  • 走進垃圾分類示範社區⑧丨文藝骨幹攜手黨員志願者 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編者按:  2020年是長沙垃圾分類工作的提升年,29個社區因為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敢於創新,取得成績,被評為長沙的垃圾分類可複製社區。星辰在線聯合長沙市城管執法局推出報導《走進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別小看這個轉運車,它的底盤很低,工作人員可以便捷地把四分類垃圾桶推上轉運車,同時,轉運車的運載量和空間都很大,四個不同的分類垃圾桶,可以同時碼放在轉運車上。  看到居民自己分好類的垃圾,不會被物業人員混裝和運輸,居民認可了社區和物業公司的努力,慢慢地開始自覺做好垃圾分類。
  • 山師大志願者走進泰安岱下明珠小區,宣傳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這些垃圾被分類後會如何處置呢?」「垃圾分類的意義是什麼?」「垃圾分類的出路和意義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疫路同星」未來生活探索服務隊踏上了知識探索和實踐找尋之旅。
  • ...生活垃圾分類有法可依 每200戶配置一名分類指導員 線上線下齊...
    20日,無錫市城管局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對無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產生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圖為上馬墩街道的年輕社工張貼環保宣傳畫,利用輿論陣地大力宣傳綠色環保。
  • 平潭首個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尚分美」揭牌啟動
    垃圾分類宣教中心揭牌宣教中心分為「知識宣教空間」和「垃圾分類處理」兩個空間。其中,宣教空間採用開放式布局,集靜態展示、互動體驗和宣教培訓於一體,由宣傳照片牆、垃圾四分類知識教育、再生資源產業鏈、垃圾分類流程介紹、垃圾分類智慧互聯、遊戲互動體驗區等方面組合而成。
  • 北京線上舞蹈培訓機構推薦-口碑最好的舞蹈線上教學培訓學校排行榜!
    疫情如今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不管是大環境下的各個行業,還是微觀下的每個家庭,都因為此次的疫情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其中受到影響非常大的一部分群體必然是學生群體了,尤其是藝考生,原本計劃好的校考都因為疫情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教育行業也為了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線上培訓的快速發展。
  • 線上+線下,禁毒宣傳動起來!
    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昌平區百善學校、城南中心小學、燕丹學校和城北街道二街社區通過線上、線下活動,使大家get禁毒知識,引導大家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在校期間,城南中心小學結合當前實際,以「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為主題,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線上禁毒知識宣傳,各班級分別召開主題班會。居家學習期間,學生與家長共讀「禁毒倡議書」,並製作手抄報,畫出自己心中的「健康人生」。此外,教師們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創作了書法作品。
  • 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走進廣州地鐵
    劉卓欣「小朋友,考考你垃圾分類小知識,答對有小禮物送哦。」身穿統一帥氣制服的地鐵站務員,耐心地向車站乘客宣傳普及垃圾分類小知識,並和市民進行現場互動。平日裡人流匆忙的地鐵站廳內,洋溢著一片歡快熱烈的氣氛。
  • 西安國際港務區舉行「名校+」課程校本化培訓
    近日,由西安國際港務區教育衛健局主辦、西安鐵一中陸港學校承辦的「名校+」課程校本化培訓在鐵一中陸港小學舉行。此次培訓進一步推動了全區各校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有助於實現充分挖掘教育資源,深入推進「名校+」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園區各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目的。
  • 「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宣傳走進幼兒園
    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了解垃圾的分類, 日前,繁昌區繁陽鎮繁海社區組織志願者走進繁瑞ABC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教育宣傳活動。「大家知道垃圾可以分為哪四類嗎?」「如果垃圾不分類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 莆田體育運動學校開展垃圾分類系列宣傳活動
    圖為現場指導學生進行垃圾分類。  莆田網訊 今年是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年。眼下垃圾分類正成為城市文明「新風尚」,記者昨日獲悉,莆田體育運動學校大力倡導垃圾分類理念,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引導師生共創美好的生活,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該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莆田體育運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加強指導,確保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 國家憲法日|讓憲法精神活起來,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踐行「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 綠色環保理念 培養孩子垃圾分類 從小做起的好習慣 今天上午 憲法宣傳日暨 「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活動 走進了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
  • 「老街坊」踐行「新時尚」,白將軍社區的「垃圾分類養成記」
    注重源頭分類,推動習慣養成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從宣傳到實施,如今已逐漸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然而垃圾分類並非易事,要想實行好,關鍵在習慣養成。志願者在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白將軍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發揮黨員志願者的帶頭作用,通過培訓、開展活動等方式,帶動廣大居民從家庭源頭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