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2月3日電1969年,臺灣金龍少棒代表隊在美國舉行的世界少棒冠軍賽中,以5比0擊敗美西隊,勇奪世界冠軍,開啟了臺灣棒球的一段黃金歲月。2018年,兩岸888名青年棒球手齊聚深圳,賽場上切磋球技、場外互相了解,打出了跨海峽棒球交流的「全壘打」。
經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海峽兩岸棒球交流合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2日在廣東深圳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逾千名大中小學棒球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齊聚深圳,展開此項大規模的兩岸體育交流賽事。
開幕式上,精彩的中華傳統武術、現代街舞、棒球啦啦操等文藝演出,贏得現場觀眾和選手的陣陣掌聲。
現代街舞表演 (攝:羅伊晴)
街舞表演 (攝:羅伊晴)
武術表演 (攝:羅伊晴)
棒球啦啦操 (攝:羅伊晴)
熱鬧喜慶的開幕演出後,國務院臺辦副主任、組委會主任龍明彪,深圳市委常委林潔,海峽兩岸棒球交流合作委員會名譽主席彭誠浩,與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臺灣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等受邀嘉賓共同為比賽開球。
開球儀式 (攝:羅伊晴)
去年成功舉辦的第一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在兩岸特別是在兩岸青年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成為一項廣受關注的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賽事。今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隊伍由32支擴大到42支,並且增加了U10組別,實現U10、U12、U15、U18、大學組5個組別全覆蓋。臺灣嘉南藥理大學的教練康明杉認為,這種小學、中學、大學都覆蓋的比賽可以推動兩岸棒球運動的合作。
本次比賽中,兩岸選手共計888人,其中20支臺灣地區學校代表隊分別來自島內10個縣市,共計445人。來自臺灣的王浩亞是上屆比賽冠軍隊伍,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的一員,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但這場比賽對他而言意義非凡,這場比賽過後,王浩亞即將迎來自己的大學畢業。「目標是一定要贏,儘量每一場比賽都贏,畢業前一定得到冠軍,」王浩亞說。這也不僅僅是王浩亞的目標,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教練江仲豪向記者介紹,2013年北方工業大學在臺灣特招了8名學生來大陸,王浩亞是其中一個。這是他們代表學校出徵的最後一年,因此打贏比賽,是這8位臺灣特招生的共同夢想。
王浩亞 (攝:羅伊晴)
江仲豪也表示,今年北方工業大學拿冠軍的壓力會比較大,因為這次臺灣(大學組)的隊伍要比去年更強。不過,江仲豪說:「我們絕對不會把冠軍讓給他們」。
江仲豪 (攝:羅伊晴)
江仲豪來自臺灣,從小學開始打棒球的他,棒球生涯已經走過第50個年頭,每每說起自己打棒球的時間,江仲豪都會感慨:「我和棒球相處的日子比現在一些棒球選手的年齡還要大」。江仲豪是為臺灣奪得世界少棒比賽冠軍的金龍少棒隊第二代隊員。2014年,57歲的江仲豪來大陸執教,他認為大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江仲豪希望,通過這次的棒球賽,讓臺灣人更加了解大陸,不僅是從棒球的角度,而是從其他方面也意識到大陸的進步,讓臺灣人知道祖國就是這樣。
即將畢業的棒球選手王浩亞也看好大陸未來的發展。王浩亞打算畢業後繼續自己的棒球生涯,留在大陸執教。他認為,深圳就是一個可以考慮長期發展的城市,因為深圳的氣候和臺灣很接近,人文氛圍也很不錯。
正如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在開幕式致辭中所說的那樣,深圳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城市,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深圳與臺灣人緣相親、商緣相連。作為本項賽事的指定舉辦城市,深圳高度重視兩岸青年的交流與合作,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深圳的發展機遇。此次比賽是兩岸青年學生重要的交流活動,深圳願意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搭建更多平臺,豐富交流內容,創新合作方式,為臺灣青年學生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共同推進兩岸的融合發展,為兩岸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促進兩岸青年學生的心靈契合。
據了解,總決賽期間還會舉行「選手之夜」晚會、「兩岸青年體育高峰論壇」等活動。此外,來自臺灣的參賽中小學生還將與226戶深圳學生家庭結對,並在他們家中入住一日,零距離融入深圳市民生活,更好地拉近深臺兩地青少年的距離。(海外網 羅伊晴)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