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員的表情寫滿了不甘。
對於蘇迪曼杯冠軍,日本隊渴望已久。在這項賽事30年的歷史中,他們只有在2015年和今年闖入決賽,但兩次都被中國隊三場橫掃......
儘管再次「碰壁」中國,但日本羽毛球的崛起絕非危言聳聽。在十幾年的臥薪嘗膽下,他們集舉國之力發展羽毛球,如今已經擁有了桃田賢鬥等一批世界最頂尖的選手。
對於中國羽毛球隊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一年之後的東京奧運會。到那時身處日本隊的魔鬼主場,面對誓言奪取三金的對手,我們還能贏的如此輕鬆嗎?
山口茜只能面對失利的結果。
精巧布陣遇上熱血國羽
「日本已經拿到過湯尤杯冠軍了,蘇杯是三大團體賽中我們唯一沒奪得過的。」在本屆蘇杯開賽前,日本隊韓國籍主帥樸柱奉充滿自信,「這是我們最有希望衝擊蘇杯冠軍的一次。」
樸柱奉的這份底氣源自他麾下的這批「史上最強」球員——在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和混雙五個單項中,日本隊的所有選手和組合均在世界排名前三。
隊中不僅有世界排名第一的桃田賢鬥,也有女單世界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天才少女山口茜和奧原希望,以及被公認實力最強的兩隊女雙組合......
手裡的好牌太多,以至於樸柱奉敢在小組賽首輪大膽起用新人。不過,這樣的安排讓日本隊差點「陰溝翻船」,他們苦戰五局贏下俄羅斯隊,最終也失去了頭號種子的身份。
對於決賽,日本隊的安排更是心思縝密。他們派出兼項的渡邊勇大,致使決賽出場順序發生變化,對國羽實力佔優的男雙打頭陣,相當較弱的混雙則被安排在最後一個。
就算沒能贏下第一場男雙比賽,但只要在後面擁有巨大優勢的男單、女單和女雙上取得勝利,日本隊就可以3-1戰勝國羽,就算打到最後的決勝場也依然有贏的機會。
但樸柱奉的「小算盤」僅僅在三場後便落了空——
這樣的排兵布陣雖說巧妙,但是必須建立在球員們正常發揮的前提下,但是當天的日本隊很顯然被國羽熱血的年輕人逐一擊潰。
桃田賢鬥輸掉了關鍵一戰。
不刻苦訓練,就無法戰勝中國
「我的體能有些不夠了,雖然我是以世界第一的身份出戰,但還是沒能贏下對手。」在第二局被石宇奇打出個位數的桃田坦言自己壓力太大,辜負了大家的期待。
桃田吞下了在團隊賽中的首敗,同樣也讓這場決賽終結在自己的手裡。賽後《日刊體育》不無擔憂地分析道,他這樣的狀態無疑給之後的世錦賽留下了「隱患」。
對於這位如日中天的選手,中國羽協主席張軍早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在他看來,桃田防守反擊的打法並不適合團體比賽,「你守得住還好,守不住就會壓力很大。」
另一位日本隊的關鍵人物山口茜同樣令人失望。日媒在評論本場比賽時認為,在這場1小時21分激勵對決中,山口茜在後半段打得十分消極,並在決勝局被對手逆轉翻盤。
「當對方加速進攻時,我的技戰術和心態都出現了問題。」山口茜在賽後總結道,「如果能更加自信地和對方相持,可能結果就會更好。」
賽後,日本共同社也打出了「日本隊再次『碰壁』中國,最強陣容依然無法首奪蘇杯」的標題,並在文中裡寫道:「中國隊時隔4年再度奪冠,第11次制霸蘇杯。」
日本隊教練組。
傳奇名帥調教,科研團隊保障
也許這是日本隊距離蘇杯最近的一次,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以0-3輸給對手,這樣的結局真令人懊悔。」賽後,樸柱奉的臉上寫滿了失望,他告誡隊員,「如果不嚴格訓練,就無法戰勝中國,我們要懷著這樣的心情再一次出發。」
事實上,正是這位韓國籍教練的加入,日本隊才經過15年風雨終於躋身世界強隊之林。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慘敗後,日本羽協找來了前馬來西亞國家隊教練樸柱奉。在韓國人的改革下,曾經「渙散」的日本隊有了集訓制度,隊員們也開始參加高級別的比賽。
為了增強隊員們的鬥志和榮譽感,樸柱奉不斷提醒他們,
「在和國外選手比賽時,就算輸了也要戰鬥到底,這樣不僅能看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對手也將是你追趕的目標。」
為日本奪得第一枚羽毛球奧運獎牌的女雙選手藤井瑞希坦言,樸柱奉教會了她許多東西,「我從沒想過奧運奪牌,但教練一直對我說我可以,是他改變了我的心理和意識。」
與桌球一樣,日本羽毛球的教練團隊也是一支海外軍團。除了來自韓國的樸柱奉外,團隊中還有兩名印尼教練、一名韓國教練,以及一名馬來西亞教練。
此外,日本隊還有強大的科研團隊。據日本雅虎體育報導,日本隊的每場比賽都會有專人在現場最佳位置拍攝,而隊伍主要對手的比賽也會被記錄進去。
「最後這些賽事的影片會交給教練與選手,並且從對手的打法、習慣性動作等全方位進行數據統計和研究。」
山口茜無奈倒地。
傳統強隊陷低谷,日本趁勢崛起
在名帥樸柱奉十幾年的培育下,日本隊逐漸開始在大賽中嶄露頭角。2014年首獲湯姆斯杯,2016年首奪奧運金牌,2018年重奪尤伯杯和亞運會女團金牌......
不過,在他們開始復興之時,世界羽壇的眾多強隊卻紛紛陷入了長時間的低谷之中。
中國羽毛球自不必多說,自2012年包攬奧運五金後,老隊員紛紛開始退役,球隊變得青黃不接。而在這段時期內,韓國隊、馬來西亞和印尼隊也處在新老交替的「陣痛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隊迅速攀升也在情理之中。當然,他們的真正崛起還要得益於國家集舉國之力對羽毛球項目的投入,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投入。
日本羽球不僅從小學就開始培養,而且還設立了U19、U16、U13三個年齡段的國家隊。「我們一直對年輕球員的投入就很大,這並不是因為奧運會。」山口茜解釋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2年,17歲的桃田賢鬥和16歲的奧原希望贏得世青賽男女單的冠軍,去年兩人已經成為世錦賽冠軍;2013年和2014年,山口茜連奪世青賽女單冠軍......
這些年輕選手如今構成了日本羽毛球的「黃金一代」,更何況他們正處在25歲的最佳時期。一年後的東京奧運會,國羽還有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