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兩黨為了臺中市長盧秀燕16日前當著「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的面,回絕美國萊豬進口而吵翻天。出身臺中「賴派」政治世家的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學系主任賴文儀18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起事件中盧秀燕、AIT或藍綠護航,每個參與者背後都有政治力量在發聲,但他不覺得「誰特別過分」。盧秀燕有自己的政治利益,美國亦然。況且美國也不光只有美豬這項議題,彼此互槓是小事,對現代政治而言也沒什麼不對。
賴文儀說,臺中自治史近70年來僅4位市長連任,另有9位市長僅做一任就下臺,因此臺中算是很難連任的一區。盧秀燕本期待捷運通車能為其加分,但開張一周後便停駛,加上面對上次被她趕下臺的「交通部長」林佳龍虎視眈眈,讓盧秀燕不得不抓住契機,狠打一耙來拉高政治聲量,這確實是高明的政治謀略。
賴文儀表示,在盧秀燕與AIT這起事件中,他認為每個參與者或單位,其背後都有特定的政治力量在發聲,因此不覺得這事件上誰特別過分,包括AIT也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而存在的,因此彼此互槓也沒什麼不對或特別。
賴文儀說,這些玩政治的背後都各有立場,這是當代政治的一種特色,也可稱之為「民粹」。美方畢竟來者是客,官員登門拜訪盧秀燕,若事前知道盧想趁此表達不滿,可能AIT也不會去臺中了,因此外界才認為盧秀燕「突襲」了美方這樣的說法。
賴文儀說,當然AIT主動去找盧秀燕,本身就有要事相談,會晤過程也不能控制盧市長想講什麼,後來AIT也批評了盧秀燕,這點就失去了高度,但這其實體現了當代政治下,只要目標正確,而不考慮手段的政治特色。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