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無可爭議地是我國最頂尖高等學府,但是放到世界範圍內,別說排名進入前十了,也就在去年,清華大學才剛剛進入世界排名第17位,首次入選前20名。這是為什麼呢?筆者從三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的清華和北大,比起西方的現代高等教育來,起步晚了很多,並且積澱底蘊也相差很大。歐美國家完成近代高等教育平均用了約200年,而我國僅僅不到50年時間,尤其多是「拿來主義」,直接學習西方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毫不客氣地講,在西方高等教育面前,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就是小弟弟,而且是那種亦步亦趨的。所以,近兩個世紀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一直就落後於西方的高等教育,要想做到「後起之秀」,談何容易?即便是國內的最頂尖高校清華和北大也不行,這確實需要時間和過程;如果不能正視這個事實,而空談超越,那就是理想主義的,完全脫離了客觀現實!
其次、當代國際高等教育的大學排名,每個機構都是有自己一套獨立且成熟的運行體系,動輒以「我們不掌握話語權來加以推脫」,筆者只能說「夜郎自大」。比如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這一評價體系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清北在ESI的最新世界排名分別是第75和第79!
再者、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科技的巨大進步,我國的高等教育也開啟了快速發展的新模式,清華北大的世界排名差不多每年都有新進步。6月19日,2020年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發布,其中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也是分別位列第二和三位;中國大陸高校中,清華大學因其不斷提高的全球綜合實力排名全球第16位,北京大學則從全球第30位上升到第22位,兩所大學均取得了歷史上最高的世界排名。9月2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發布了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情況,其中清華大學的排名較去年上升了3個位次,與美國杜克大學並列第20位;這是清華大學自2011年以來,首所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為什麼世界上排名前十強的大學沒有中國的清華、北大」的問題,實際上特別需要我們用歷史和發展眼光來看待問題,就清華與北大短短僅有百年的發展史來看,已經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要想進入世界高校排名的前十,可以說仍然任重道遠,尚需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