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女教授「負氣出走美國」?放過顏寧吧,她不欠誰一個解釋

2021-01-21 新華網

一位僱員離開工作了10年的崗位另謀高就,通常沒有人大驚小怪。


但生物學家顏寧這樣做就引起了爭議。這位清華大學教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將於今年秋季到那裡做地位尊崇的冠名講席教授。對中國來說,這是極為罕見的消息。


顏寧很有可能是多年來第一位被全球頂尖學府挖去做講席教授的中國大陸教授。一位在中國實現職業起步的科學家,有這樣的機遇,是值得祝賀的事情。


此事本不足為奇。世界各高校的教授跳槽極為常見。一位學者從牛津跳到普林斯頓,不會有人說三道四,但顏寧的消息自普林斯頓傳回國內後則褒貶不一。可以看出,一些人對此不太適應。


網上有人批評顏寧忘了自己的博士導師施一公教授的「愛國宣言」,施一公是從普林斯頓辭職回到清華;還有人猜測顏寧是連續兩年拿不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而「負氣出走」,連她3年前在博客上講過的申請基金的經歷都被挖出當作論據。


顏寧闢謠「負氣出走」:無稽之談


5月9日,顏寧在微博闢謠,「我去不去普林斯頓關基金委什麼事?」顏寧寫道:「被無數人問這文章是否屬實,還屬實呢,明明就是莫名其妙,無稽之談。」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顏寧是誰?


1996年顏寧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在2000年獲得學士學位後隨即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2004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該校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年10月,受清華生物系老系主任、醫學院常務副院長趙南明教授的邀請,顏寧回到清華大學,受聘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並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當時她30歲,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原創論文14篇,研究成果於2009年和2012年兩次入選《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在清華大學的10年間,顏寧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致力於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的系統研究,帶領其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基礎科研成果,包括解析了國際上攻堅幾十年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高解析度晶體結構,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電壓門控鈉離子和鈣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其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已經被國際經典的生物化學最新版教材收入。


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價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顏寧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 


2016年9月顏寧演講。


為何離開?


5月8日,顏寧通過文匯教育稱,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因為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有優秀的學生、給我動力和壓力的優秀又友好的同事們、給我全力支持的學校和學院管理部門等等。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軟硬體條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但同時,我生怕自己在一個環境裡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換一種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是我的母校,能夠在這兩所讓我驕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我很開心10年前清華大學向我伸出了橄欖枝,2年前普林斯頓大學也同樣向我伸出了橄欖枝,讓我得以夢想成真。我也會憑著對清華的熱愛和熟悉,為促進普林斯頓等國外一流學府與清華的交流合作盡我所能,這也是我在這個階段回報母校的一種方式。


顏寧不欠誰一個解釋



關於顏寧事件,中國青年報評論稱,顏寧不欠誰一個解釋。


一所大學,一個國家,人的流動都極為重要。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已證明,人的遷徙將帶來活力與繁榮。對「單位」從一而終、「單位」包辦一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顏寧無論去往哪裡,無論出於何種考慮,都與他人無關。


其實,顏寧不欠誰一個解釋。她多年前就公開表達過到普林斯頓從教的理想。一個人實現了一個理想,是美好的值得祝福的事情。今天大量中國家庭將子女送到國外,努力追求他們的理想。總不能說這些家庭都在「背叛」國家。


中國大學有今天的局面,得益於鄧小平近40年前加大派遣留學生的表態。此後一直實施的是「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出國留學方針。顏寧當年從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留學,學成回國,如今又出國,是「來去自由」的最好體現。


「來去自由」,真正體現的是開放的大國心態。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許多人經常引用法國化學家巴斯德的名言,「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某種程度上,這句話被濫用了,用於「綁架」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之前,就輾轉多個國家,在瑞士、德國、荷蘭的多所大學任教。在每一個國家,這位巨人都在用智慧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


巴斯德此語的背景是普法戰爭,德國強佔了法國領土。德國波恩大學希望授予巴斯德榮譽學位,他在國難中拒絕,表現出了崇高氣節。華人科學家也屢有此類舉動。40多年前,在美國的華人精英陳省身、楊振寧、何炳棣、田長霖等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保衛釣魚島的運動。


在平常年月,身處海外的華人精英也以不同方式支持了中國的發展。如李政道提出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使整個物理學界受惠。


遺憾的是,很多人牢牢記住了巴斯德的那句話,卻對「科學無國界」視而不見。


中國持續加大了對科學的支持力度並且收到了效果,顏寧的出現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現在,仍在追趕的中國需要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在所有的吸引力當中,國內社會對個體職業選擇所展現出的善意,是重要的因素。


我與顏寧素昧平生。對她,我能給的只有祝福。祝福是表達善意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清華女博導顏寧:37歲攻克半個世紀不解難題,出走美國引來罵聲
    就是這樣一位重量級的中國科學家,卻在2017年出走美國,引來一片罵聲。那麼她究竟是為了更進一步,還是負氣出走呢?1977年出生在山東章丘的顏寧,以優異的高考成績,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並在2000年取得學士學位。
  • 清華教授跳槽:是「負氣」而走還是人才流動?
    近期,顏寧接受普林斯頓大學聘任邀請,受聘分子生物學系Shirley M.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輿情要點 從清華「跳槽」引爭議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顏寧將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一事引起關注。
  • 顏寧:我不結婚,我也不欠誰一個解釋
    當問到有關這方面的事時,顏寧教授直言:「我不結婚,也不欠誰一個解釋」,其實這應該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態度。顏寧教授從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起步,1996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2000年順利取得學士學位。她並沒有在大學畢業後立即投入工作,而是選擇繼續深造,繼續攻讀專業學位。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這世界有許多有才華的人,可才華橫溢又有顏值的人,不太多。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 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被負氣出走」的顏寧,「留下3句話」的許晨陽,誰在造他們的謠
    上個月,當顏寧連發了兩篇Nature之後,她又一次被捲入了輿論的中心。一位高顏值的女科學家火遍了網際網路,這並不稀奇。但讓顏寧「火」起來的原因,卻遠不止顏值高那麼簡單。初次了解到顏寧,還是在一個電腦上跳出來的網頁上,看到了她「連續三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隨後「憤然離去」,並在美國取得了院士頭銜的新聞。當時對於這則消息,我確實沒怎麼在意。
  • 清華教授顏寧中國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為何?
    但是也有很多的一部分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這些人的選擇總是能引起國人的爭議,清華女教授顏寧就是其中一個,她曾經在2007年隨著導師施一公從國外歸來,卻在2017年回到美國。早年經歷顏寧1977年出生在山東章丘的農村家庭,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是顏寧卻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天資聰慧,學習成績優異,是學校裡少見的學霸。
  • 顏寧身為清華天才女教授,她為什麼選擇為美國科技界做貢獻?
    顏寧身為清華天才女教授,她為什麼選擇為美國科技界做貢獻?縱觀古今中國歷史,不論是近代還是現今,都有不少科學家,文學獎選擇了在他們最輝煌的時候離開祖國,前往其他國家。最近,清華的天才女神教授顏寧踏入了歸國的洪流當中,也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可能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教授通常是以男性為主要人群,儘管也有一些女教授,但可能存在能力上,與男教授相比的缺陷。
  • 清華年輕女教授顏寧:37歲攻克世界難題,出走美國引來罵聲一片
    1977年,顏寧出生於山東的一個小村子,自小成績優異的顏寧進入清華大學的生物系就讀,獲得了該學士學位,後來又前往了美國留學,而她的老師就是著名的施一公教授。之後顏寧就一直在國外進行著生物學的研究,直到2007年的時候,顏寧放棄了國外的高薪職位,選擇回國工作。
  • 碩果纍纍,頗有盛譽的清華大學女神教授顏寧,為何會去美國大學
    科學家顏寧,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位。她既是網絡上走紅的美女科學家,也是平凡芸芸眾生中的一位;她的科研成績非常優秀、碩果纍纍,為中國的科研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這個享譽全國的科學家,為何卻選擇了了去美國任教呢?科研之才1977年,顏寧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小農村。
  • 清華出身的女神教授顏寧,赴美再立新功,我們為何留不住人才?
    出走美國前,顏寧曾在清華任教10年,三次提名中科院院士!2020年,顏寧團隊在《細胞》雜誌發表的研究論文,對人類關於細胞的研究做出偉大貢獻!無疑,去了美國後,顏寧的才能得到了真正的發掘和認可!
  • 蒙曼、陳果、顏寧:我選擇不結婚,也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
    不結婚是一種現象,但是更是一個選擇性的動作。這個動作在於她們選擇了不結婚。她們有較高的學歷,一定的社會閱歷,她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但是她們卻看透世俗,選擇不結婚。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女性越來越意識到自我的重要性。越是發達的社會,這種現象越是普遍。
  • 清華最年輕「女教授」,參選中科院落選,為何成了美國院士?
    ,她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顏寧從小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199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她的這份愛國情懷,和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有些類似,在美國學習知識以後,時刻不忘回報祖國,不為高薪所動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到國內,2007年,顏寧回到了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教授。
  • 清華女神顏寧兩度赴美,面對婚姻問題:我不結婚,也無需向誰解釋
    有些人選擇了冷眼相對,將紅塵凡世拋在了外面,努力的在自己的世界中尋找不同尋常的快樂,曾經的清華女神,生命科學院教授顏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靠顏值靠實力說的就是顏寧這一類人吧,在清華苦讀四年以後,顏寧並沒有選擇回歸到常人眼中的生活,而是進一步去追求心中的自己。2000年顏寧隻身一人去往了普林斯頓繼續深造,向著更高的領域發起了衝擊。又是花開花落的四個春秋,她順利的拿到了博士學位,進而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
  • 清華美女教授顏寧為何跑路?要美國終身教授是假,受了委屈才是真
    清華大學是我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不但清華裡的學生個個都是學霸,就連他們的老師也都是一個個傳奇般的人物,比如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出生於1977年的她曾是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同時還是博士生導師,只不過後來她還是離開我們跑路去了美國。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談起顏寧,大家的腦中就會浮現「清華大學最年輕教授」的這個稱號,而我想很多人認識顏寧也正是從2007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一則「最年輕教授」的新聞中了解到的。作為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的弟子,顏寧教授的成就依然是不遜色於老師的,在許多方面上還猶有過之。
  • 她比顏寧「更慘」,4次落選院士後當選美國院士,堅決不去美國
    最近,顏寧風頭正健,重磅論文連發於國際頂級期刊,更令國人心中的痛楚加重了幾分,如不是她二次出走美國,她的科研成果就都是中國的了。 不少人都把顏寧棄清華而去普林斯頓,說是落選中科院院士而負氣出走,而顏寧自己的說法是,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都是她的母校,她只是從這個母校去了那個母校而已。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清華和北大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頂尖的學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人們也都知道,只有各個地區的佼佼者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學習。而能夠在清華北大擔任教授職務的更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的最頂尖的學者,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成為不了清華北大的教授。但是清華卻有著一位三十歲的美女教授,並且至今仍獨身一人。這位美女教授究竟是誰?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顏寧,攻克了50年不解難題後,卻遠走美國
    2019年4月30日,42歲的顏寧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當時她正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擔任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幾何時顏寧是中國清華大學最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但之後顏寧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遠走美國。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於是同年,她獲得了國際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OFFER,當即決定前往美國留學。在普林斯頓留學期間,施一公教授正在該校任教,而顏寧也恰好成為施一公教授的學生。 清華任教的十年 2007年,顏寧選擇回國發展,她曾經的母校清華大學便是她的目的地。年僅30歲的她成了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讓人敬佩不已。 顏寧在清華大學一共待了10年,這10年間她不僅培養了多名優秀的學生,同時自己也取得了矚目的科研學術成就。
  • 被譽為「天才女教授」的顏寧,回應了「棄國歸美」的真正原因!
    77年出生的顏寧,在小的時候,也和普通的同齡人一樣貪玩。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貪玩的小女孩,會在日後變成一位最年輕的科學家。1996年,19歲的顏寧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而從小就對生物學感興趣的顏寧,自然選擇了與生物科技有關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