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巔峰麥迪與巔峰哈登,在聯盟能單換的球員不超過一手之數,而有一名球員,卻在兩年時間裡,單換麥迪與哈登!他,就是凱文•馬丁!
大事件
- 2009年,火箭與國王達成三方交易,送出麥迪,換回凱文•馬丁.
- 2012年,火箭與雷霆達成交易,送出馬丁,換回詹姆斯•哈登.
初登江湖
2004年,年僅21歲的馬丁參加選秀,瘦弱的身材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在第16順位被國王選中,開始了職業生涯.首個賽季場均不過2.9分,表現平平無奇。
但從第二個賽季開始,馬丁的得分開始呈指數增長。場均可拿到10.8分,至第三個賽季,場均得分已飆升至20.2分!
司職得分後衛的凱文馬丁及其及其擅長無球跑位和投籃,職業生涯場均兩分命中率達43.7%,三分命中率達38.4%!
- 以得分最高的09賽季為例,從圖中可以看出,馬丁主要得分方式是中投,幾乎沒有投籃盲點,左側底角三分命中率甚至高達50%!而作為造犯規的開山鼻祖,馬丁罰球最多的那個賽季場均罰球數達10.3次!並命中其中的9次!罰球命中率高達89%.每場罰球得分接近總得分的一半!
連哈登都自嘆不如!
- 馬丁造犯規的方式與哈登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因為瘦,馬丁的每一次突破都很難依靠身體過人,幾乎每次身體接觸,馬丁都會失衡倒地!從而獲得罰球。而怪異的投籃方式,也讓他獲得「歪把子機槍」的稱謂!
展露鋒芒
- 2009年,進入聯盟第六個賽季的馬丁得分能力日漸嫻熟,至單換麥迪的前一年,馬丁以場均24.6分,3.6籃板,2.7助攻的數據達到職業生涯巔峰!
•而大傷初愈的麥迪,因傷病因素,開始走上下坡路,而對比年僅25歲的馬丁儼然一副超級巨星的潛質!2010賽季,與管理層鬧翻了的麥迪被火箭交易,換來了作為主要籌碼的凱文•馬丁!
- 從數據雷達圖上看,馬丁更年輕,得分也超過麥迪,而2.01米的身高可以頂替麥迪出任鋒衛搖擺人的位置。但很明顯的弱點是馬丁的組織能力接近於無。
而在倍受矚目的火箭隊,作為核心的馬丁弱點開始顯現。
- 瘦弱的身材成為防守的漏洞,身高2.01米的馬丁體重竟只有90公斤,而以身材完美著稱的麥迪,2.03米的身高卻有著103公斤的體重,超過25斤的差異!
- 出色的單打得分能力掩蓋不了瀛弱的帶隊能力,場均2.3個助攻也無法串聯起整個球隊,而搭配同樣瘦小的布魯克斯,後場的防守如同清晨的馬路.
- 在火箭的兩年,作為當家球星場均數據依舊保持在20左右,但戰績卻連續兩年停留在季後賽之外。
- 作為有著無球跑位,投籃極準的得分後衛,馬丁的定位上限類似於史蒂芬庫裡,只不過庫裡比馬丁更準,射程更遠,組織能力更好。
不善組織的馬丁需要有能跑位的隊友,能組織的前鋒,能防守的後場.而在那個陣地進攻為主的年代,隊中的陣容顯然並不適合馬丁的發揮。
2012年,受夠了的火箭管理層送出當家球星,換回來雷霆的新星,最佳第六人詹姆斯•哈登!
一筆令火箭受益至今的買賣.
- 從現在來看,無疑雷霆是做了一筆虧本的生意,但從當初的數據對比來看,這比交易算得上是一筆雙贏的買賣,兩人的數據雷達圖極為重合,但已經擁有威少和杜蘭特的雷霆並不適合哈登,雷霆需要的是即戰力,等不起哈登的成長,一名擅長無球跑位不佔球權的馬丁更適合雷霆。(當然,薪資也是雷霆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 而旨在重建的火箭隊開始以哈登為基石圍繞建隊,並建立起魔球打法!而建隊核心的哈登找到了他最合適的位置,成長為聯盟頂級球員!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雷霆
- 離開火箭到雷霆的馬丁實際上非常兼容雷霆的球員,有頂級持球後衛,有頂級進攻前鋒,馬丁只用拉開空間找到自己最舒適的位置投籃就可以了,以馬丁的無球跑位能力,完全可以擔任類似勇士隊克萊湯普森的角色!且馬丁的持球能力更勝克萊!
然而雷霆犯了和火箭隊一樣的錯誤,讓馬丁作為進攻第六人的核心帶領替補球員進攻。
雷霆是想把馬丁當做馬刺隊的吉諾比利使用。
但對比馬丁與吉諾比利的職業生涯數據,馬丁在組織能力上是遠不如吉諾比利的,馬丁職業生涯場均助攻數僅1.9個!
- 怪不得馬丁,火箭和雷霆的戰術體系本就不適合他.而雷霆手握王炸,卻都給他人做了嫁衣。(至去年,連威少都給了火箭,換來了35歲的4000萬先生保羅!這又是另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在雷霆待了一個賽季以後,馬丁就離開去了森林狼,但常年的突破造犯規,讓馬丁瘦弱的身體傷痕累累,在聯盟十個賽季以後,14-15賽季場均還能得到20分的馬丁,在15-16賽季在馬刺只能拿到6.2分,並在那個賽季之後便再也沒有登場,2016年4月28日,馬丁宣布退役。
那年他也不過33歲。
- 結語:千裡馬常有,伯樂卻不常有,雖說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體系,但聯盟中有太多的球員寂寂無聞,最終泯然眾人,馬丁在十年的職業生涯裡能讓眾多球迷記住,並且單換過兩名歷史級別的超級後衛,凱文馬丁的NBA旅程雖不完美,卻也沒什麼遺憾了.
此文獻給帶給我們難忘記憶的凱文•馬丁,感謝你曾陪伴的一段火箭歲月。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